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视新闻是以阐述事实为主体,以电视节目为传播载体,令人们接收相对应的信息内容。基于此,本文以电视新闻编辑为切入点,阐述电视新闻编辑技巧的应用价值,并对电视新闻编辑技巧与运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电视新闻;编辑技巧;应用
中图分类号:G221 文獻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20.029
电视媒体在传统媒体行业中占据重要的位置,通过多元化信息内容的呈现,满足人们日常工作与生活,对信息内容的获取诉求。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下,信息内容多样化的呈现形式,对传统的广播电视行业造成一定的冲击力。例如新媒体所具备的传输效率高、信息内容覆盖面广的特征,正在逐步符合用户的阅读诉求,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广播电视在整个市场中的占有率。对于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对电视新闻媒体行业的监管力度,深度分析出新闻媒体与网络平台之间存在的差异性,结合新闻编辑技巧,提高整个广播电视新闻的传输质量,增加用户的忠诚度。本文则是针对电视新闻编辑技巧与运用进行探讨,仅供参考。
1. 新闻编辑的相关概述
新闻是通过真实性、简洁性、时效性的特点,依托于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等结构,设定出具有客观属性的信息内容体系,然后通过传统报纸、广播以及电视等进行传播。但是从新闻产出角度而言,受限于时间环境等方面的影响,需要在新闻报道之前针对整个内容进行多维度的分析,进而保证新闻信息内容所阐述的真实性,起到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在此过程中新闻编辑是针对整个广播电视新闻内容建设的主体,全部程覆盖到整个新闻产品的制作与处理中的。这就需要新闻编辑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以及职业素养。针对新闻内容产出与制作进行高精度的审核,然后在全过程监控下,实现以信息反馈为主体的优化处理与加工。在网络时代的到来下,传统媒体正面临着新媒体、自媒体等行业的冲击,间接加大了编辑工作的繁琐性。对于此,必须保证新闻编辑内容的合理性与真实性,令整个内容在多元化的信息体系中实现主体整合,进而提高用户的忠诚度。
2. 电视新闻编辑技巧的应用价值
2.1 保证新闻质量
电视新闻通过视频、音频、图片与文字等信息进行整合,将不同要素关联到整个新闻展示界面,进一步提高新闻内容的多元性,令内容可以实现时效性、真实性、对接性的传播。在此过程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则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其需要针对不同语言内容、文字内容等进行分析,令每一类板块在报道中可以经过严密性的策划,实现内容的精准化呈现,进一步提高新闻制作质量,增强新闻播报效果。
2.2 加强对观众的吸引力
从现有的市场行业来讲,在网络平台的建设下,传统电视新闻行业所遭受的冲击降低了市场竞争力,而产生此类问题的主要原因则是由于传统电视新闻在内容呈现过程中具有单一化与框架化,且整个内容的播报形式与创作手段,并不具备互联网平台的多元化处理能力,长此以往,将令观众产生视觉疲劳。这就需要新闻在编辑过程中摆脱传统新闻内容的编排框架,真正符合受众群体的阅读诉求,提高传统电视新闻产业的竞争力度。在此过程中,新闻编辑工作则需要对整个技巧及运用形式进行创新,覆盖到多个受众群体层中,保证内容的产生与传播,可以精准的对接到用户诉求中,进一步提高电视新闻的收视率。
2.3 有效规范编辑行为
从行业发展角度而言,电视新闻编辑工作正伴随着整个电视新闻产业的发展而呈现出规范化、科学化的发展模式。编辑工作本身所具备的标准性与流通性特征,则深化整个编辑行业与电视新闻内容之间的关系。电视新闻编辑技巧的科学性设定,则是真正服务于整个新闻内容产出与类别划分之上,通过编辑人员的工作能力与职业素养,构设出更为完整的新闻产业链条,以实现技术创意为驱动的发展格局,推动广播电视行业的健康发展。
3. 电视新闻编辑技巧与运用
3.1 新闻标题、导语、结构的运用
从新闻创设角度而言,整个电视节目内容编排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其需要技巧艺术以及敏锐感相结合,保证每一项编辑内容的呈现,可以深度挖掘出新闻素材本身的价值,同时还要肩负着整个舆论的导向作用,提高新闻内容传播的质量性,令受众群体在观看电视新闻节目时,可以激发出受众群体的观看欲望,在整个新闻内容播放时长的实现全过程驻足。从新闻传播角度而言,其本身是立足于真实性之上,保证每一类的内容所体现出的价值观与思想观,是符合现阶段群众思想的发展诉求。对于此,在新闻内容编辑过程中,可以将整个标题作为内容框架的阐释主体,通过简洁性的语言,凸显出整个新闻内容的核心观点,同时也可以增设副标题,对整个内容进行建设,令观众了解到内容报道梗概。其实我们从阅读的角度,,当我们对于一个事物产生兴趣时,其往往决定于一个导语本身所具备的语言魅力,或者是通过一个细节便可吸引观众的全部注意力。这就需要在导语创设过程中,将整个内容进行简洁化的分析,然后其所涵盖的内容体系则用建立在语言吸引力之上,提高用户的认可度,激发出用户对整个新闻内容的观看兴趣。
3.2 编辑组织指导技巧的运用
电视新闻编辑组织指导技巧,主要是针对整个电视内容进行分析,从不同角度设定出具有对接功能的编辑框架,深度根植于整个内容呈现过程中,以此来提供电视新闻的编排质量。一方面可以通过先进的技术体系设定出与电视新闻内容相关联的各类连接框架,例如通过技术设备、通讯网络平台,保证每一类信息内容的时效性与多元性。对于此,新闻编辑人员必须通过发达的网络体系实时了解外界信息,争取在不同渠道中获得第一手新闻素材,然后通过节目制作需求以及新闻内容呈现特征等,提高新闻作品的产出效应与真实性。另一方面,新闻编辑组织应针对现阶段市场需求设定出基于节目区别性、多元性的内容呈现体系,例如针对国家出台政策、市场变化趋势以及时政热点等进行专题化解读,并选好内容呈现的对立性,每一类节目在激辩与论述过程中,提高用户的参与性,这样才可确保电视新闻节目真正贴合于大众生活中,满足观众的阅读诉求。 3.3 民间拍摄素材的运用
伴随着科学技术与经济体系的不断发展,摄像设备已经呈现出大众化的发展属性,大部分群众也通过DV摄像设备记录下日常中的所闻所见。此类民众所拍摄的地位素材对于电视新闻行业而言,可以通过素材的二次加工,令整个新闻内容呈现出大众化的色彩与报道。大多数新闻视频素材是通过专业的摄像人员对内容进行采集,而在民众生活期间也可以通过现场不同角度的摄像,令整个内容在不同角度上予以参考与设定,为新闻内容的编排提供更多的素材。对于此,电视新闻在编辑过程中,可以扩大对民间素材的采集力度,从不同关注视角构设出一个可观赏性的新闻内容体系,提高内容产生的多元化。与此同时,在针对民间录像内容进行采集时,考虑到素材本身的清晰度、采集角度的问题,则需要针对内容语言与文字方面进行凝练处理,保证编辑内容所具备的典型性、话题性特征,可以实现对民间素材的二次或多次处理,进一步提高画面整体的质感。此类摄像内容的呈现可以真正立足于內容传输本体之上,将整个摄像内容进行大众化视角的解析,贴近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中。
3.4 电视新闻编辑监督节目技巧的运用
电视新闻内容在编排呈现过程中,是针对社会实践以及新闻时政进行真实化的报道,保证每一类内容体系以及内容效果是符合社会主义发展价值观的。对于此,在针对新闻编排监督工作建设时,必须严格遵循党的方针及路线,将整个内容体系作为社会责任的一个承载体,进一步保证电视新闻节目播放的多元性。在进行监管的过程中,必须发挥出媒体人自身的责任感,将整个职业素养作为编辑意识的衍生体,向观众传达主流价值观。这就需要在电视新闻编辑监督过程中,做到全方位、科学性的管控与约束,保证每一类监管内容是建立在舆论导向与社会反馈共通上的,提高内容参数的真实性,避免产生错误的价值观领导。除此之外,电视新闻电台节目还应在整个行业里形成一个引导效应,因为电视新闻作为一种传统的媒体产业,其所具备的价值观念是一国家为监管实现规范化引导的,这就需要在行业领域中发挥出带头效果,通过自身监管职能与引导职能,对整个自媒体新媒体行业树立一个新的发展标杆。
3.5 电视新闻编辑后期控制指挥技巧的运用
在电视新闻编辑后期制作过程中,整个电视新闻节目的呈现需要导播以及后期控制指挥人员,制定出更为完整的时间列表,提高各类内容之间的连贯性,令用户在观看电视新闻节目时,不会产生的疲劳感。对于此,在进行新闻素材加工以及具体播放排列时,则应考虑到新闻素材的及时性特点,是否在固定的导播体系内存在插播性的突发性新闻。这就需要在后期制作过程中,必须针对实际导播内容设定出不同的应急处理方案,避免节目在编排过程中影响实际播放质量。
电视新闻编辑技巧的运用,是全过程落实到新闻内容采集、制作、监督与指挥中的,保证相关新闻内容呈现出实效性与质量性。从未来发展趋势而言,电视新闻媒体行业在互联网、新媒体平台的冲击下,逐步削弱电视新闻媒体在整个市场中的竞争优势。为此,在后续发展过程中,必须深度分析出电视新闻在制作与呈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编辑人员为主体,强化新闻内容的产出质量,令内容信息更加趋近于大众化,提高用户的认可度,增强市场占有率。
参考文献:
[1]杨建平.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的编辑技巧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21,42(07):183-185.
[2]张旭.新媒体视角下广播电视新闻的编辑技巧研究[J].中国传媒科技,2021(01):99-101.
[3]韩芹.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技巧提升策略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20,41(19):150-152.
[4]李洁娜.新媒体视角下广播电视新闻的编辑技巧研究[J].记者摇篮,2020(08):51-52.
【关键词】电视新闻;编辑技巧;应用
中图分类号:G221 文獻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20.029
电视媒体在传统媒体行业中占据重要的位置,通过多元化信息内容的呈现,满足人们日常工作与生活,对信息内容的获取诉求。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下,信息内容多样化的呈现形式,对传统的广播电视行业造成一定的冲击力。例如新媒体所具备的传输效率高、信息内容覆盖面广的特征,正在逐步符合用户的阅读诉求,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广播电视在整个市场中的占有率。对于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对电视新闻媒体行业的监管力度,深度分析出新闻媒体与网络平台之间存在的差异性,结合新闻编辑技巧,提高整个广播电视新闻的传输质量,增加用户的忠诚度。本文则是针对电视新闻编辑技巧与运用进行探讨,仅供参考。
1. 新闻编辑的相关概述
新闻是通过真实性、简洁性、时效性的特点,依托于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等结构,设定出具有客观属性的信息内容体系,然后通过传统报纸、广播以及电视等进行传播。但是从新闻产出角度而言,受限于时间环境等方面的影响,需要在新闻报道之前针对整个内容进行多维度的分析,进而保证新闻信息内容所阐述的真实性,起到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在此过程中新闻编辑是针对整个广播电视新闻内容建设的主体,全部程覆盖到整个新闻产品的制作与处理中的。这就需要新闻编辑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以及职业素养。针对新闻内容产出与制作进行高精度的审核,然后在全过程监控下,实现以信息反馈为主体的优化处理与加工。在网络时代的到来下,传统媒体正面临着新媒体、自媒体等行业的冲击,间接加大了编辑工作的繁琐性。对于此,必须保证新闻编辑内容的合理性与真实性,令整个内容在多元化的信息体系中实现主体整合,进而提高用户的忠诚度。
2. 电视新闻编辑技巧的应用价值
2.1 保证新闻质量
电视新闻通过视频、音频、图片与文字等信息进行整合,将不同要素关联到整个新闻展示界面,进一步提高新闻内容的多元性,令内容可以实现时效性、真实性、对接性的传播。在此过程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则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其需要针对不同语言内容、文字内容等进行分析,令每一类板块在报道中可以经过严密性的策划,实现内容的精准化呈现,进一步提高新闻制作质量,增强新闻播报效果。
2.2 加强对观众的吸引力
从现有的市场行业来讲,在网络平台的建设下,传统电视新闻行业所遭受的冲击降低了市场竞争力,而产生此类问题的主要原因则是由于传统电视新闻在内容呈现过程中具有单一化与框架化,且整个内容的播报形式与创作手段,并不具备互联网平台的多元化处理能力,长此以往,将令观众产生视觉疲劳。这就需要新闻在编辑过程中摆脱传统新闻内容的编排框架,真正符合受众群体的阅读诉求,提高传统电视新闻产业的竞争力度。在此过程中,新闻编辑工作则需要对整个技巧及运用形式进行创新,覆盖到多个受众群体层中,保证内容的产生与传播,可以精准的对接到用户诉求中,进一步提高电视新闻的收视率。
2.3 有效规范编辑行为
从行业发展角度而言,电视新闻编辑工作正伴随着整个电视新闻产业的发展而呈现出规范化、科学化的发展模式。编辑工作本身所具备的标准性与流通性特征,则深化整个编辑行业与电视新闻内容之间的关系。电视新闻编辑技巧的科学性设定,则是真正服务于整个新闻内容产出与类别划分之上,通过编辑人员的工作能力与职业素养,构设出更为完整的新闻产业链条,以实现技术创意为驱动的发展格局,推动广播电视行业的健康发展。
3. 电视新闻编辑技巧与运用
3.1 新闻标题、导语、结构的运用
从新闻创设角度而言,整个电视节目内容编排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其需要技巧艺术以及敏锐感相结合,保证每一项编辑内容的呈现,可以深度挖掘出新闻素材本身的价值,同时还要肩负着整个舆论的导向作用,提高新闻内容传播的质量性,令受众群体在观看电视新闻节目时,可以激发出受众群体的观看欲望,在整个新闻内容播放时长的实现全过程驻足。从新闻传播角度而言,其本身是立足于真实性之上,保证每一类的内容所体现出的价值观与思想观,是符合现阶段群众思想的发展诉求。对于此,在新闻内容编辑过程中,可以将整个标题作为内容框架的阐释主体,通过简洁性的语言,凸显出整个新闻内容的核心观点,同时也可以增设副标题,对整个内容进行建设,令观众了解到内容报道梗概。其实我们从阅读的角度,,当我们对于一个事物产生兴趣时,其往往决定于一个导语本身所具备的语言魅力,或者是通过一个细节便可吸引观众的全部注意力。这就需要在导语创设过程中,将整个内容进行简洁化的分析,然后其所涵盖的内容体系则用建立在语言吸引力之上,提高用户的认可度,激发出用户对整个新闻内容的观看兴趣。
3.2 编辑组织指导技巧的运用
电视新闻编辑组织指导技巧,主要是针对整个电视内容进行分析,从不同角度设定出具有对接功能的编辑框架,深度根植于整个内容呈现过程中,以此来提供电视新闻的编排质量。一方面可以通过先进的技术体系设定出与电视新闻内容相关联的各类连接框架,例如通过技术设备、通讯网络平台,保证每一类信息内容的时效性与多元性。对于此,新闻编辑人员必须通过发达的网络体系实时了解外界信息,争取在不同渠道中获得第一手新闻素材,然后通过节目制作需求以及新闻内容呈现特征等,提高新闻作品的产出效应与真实性。另一方面,新闻编辑组织应针对现阶段市场需求设定出基于节目区别性、多元性的内容呈现体系,例如针对国家出台政策、市场变化趋势以及时政热点等进行专题化解读,并选好内容呈现的对立性,每一类节目在激辩与论述过程中,提高用户的参与性,这样才可确保电视新闻节目真正贴合于大众生活中,满足观众的阅读诉求。 3.3 民间拍摄素材的运用
伴随着科学技术与经济体系的不断发展,摄像设备已经呈现出大众化的发展属性,大部分群众也通过DV摄像设备记录下日常中的所闻所见。此类民众所拍摄的地位素材对于电视新闻行业而言,可以通过素材的二次加工,令整个新闻内容呈现出大众化的色彩与报道。大多数新闻视频素材是通过专业的摄像人员对内容进行采集,而在民众生活期间也可以通过现场不同角度的摄像,令整个内容在不同角度上予以参考与设定,为新闻内容的编排提供更多的素材。对于此,电视新闻在编辑过程中,可以扩大对民间素材的采集力度,从不同关注视角构设出一个可观赏性的新闻内容体系,提高内容产生的多元化。与此同时,在针对民间录像内容进行采集时,考虑到素材本身的清晰度、采集角度的问题,则需要针对内容语言与文字方面进行凝练处理,保证编辑内容所具备的典型性、话题性特征,可以实现对民间素材的二次或多次处理,进一步提高画面整体的质感。此类摄像内容的呈现可以真正立足于內容传输本体之上,将整个摄像内容进行大众化视角的解析,贴近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中。
3.4 电视新闻编辑监督节目技巧的运用
电视新闻内容在编排呈现过程中,是针对社会实践以及新闻时政进行真实化的报道,保证每一类内容体系以及内容效果是符合社会主义发展价值观的。对于此,在针对新闻编排监督工作建设时,必须严格遵循党的方针及路线,将整个内容体系作为社会责任的一个承载体,进一步保证电视新闻节目播放的多元性。在进行监管的过程中,必须发挥出媒体人自身的责任感,将整个职业素养作为编辑意识的衍生体,向观众传达主流价值观。这就需要在电视新闻编辑监督过程中,做到全方位、科学性的管控与约束,保证每一类监管内容是建立在舆论导向与社会反馈共通上的,提高内容参数的真实性,避免产生错误的价值观领导。除此之外,电视新闻电台节目还应在整个行业里形成一个引导效应,因为电视新闻作为一种传统的媒体产业,其所具备的价值观念是一国家为监管实现规范化引导的,这就需要在行业领域中发挥出带头效果,通过自身监管职能与引导职能,对整个自媒体新媒体行业树立一个新的发展标杆。
3.5 电视新闻编辑后期控制指挥技巧的运用
在电视新闻编辑后期制作过程中,整个电视新闻节目的呈现需要导播以及后期控制指挥人员,制定出更为完整的时间列表,提高各类内容之间的连贯性,令用户在观看电视新闻节目时,不会产生的疲劳感。对于此,在进行新闻素材加工以及具体播放排列时,则应考虑到新闻素材的及时性特点,是否在固定的导播体系内存在插播性的突发性新闻。这就需要在后期制作过程中,必须针对实际导播内容设定出不同的应急处理方案,避免节目在编排过程中影响实际播放质量。
电视新闻编辑技巧的运用,是全过程落实到新闻内容采集、制作、监督与指挥中的,保证相关新闻内容呈现出实效性与质量性。从未来发展趋势而言,电视新闻媒体行业在互联网、新媒体平台的冲击下,逐步削弱电视新闻媒体在整个市场中的竞争优势。为此,在后续发展过程中,必须深度分析出电视新闻在制作与呈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编辑人员为主体,强化新闻内容的产出质量,令内容信息更加趋近于大众化,提高用户的认可度,增强市场占有率。
参考文献:
[1]杨建平.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的编辑技巧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21,42(07):183-185.
[2]张旭.新媒体视角下广播电视新闻的编辑技巧研究[J].中国传媒科技,2021(01):99-101.
[3]韩芹.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技巧提升策略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20,41(19):150-152.
[4]李洁娜.新媒体视角下广播电视新闻的编辑技巧研究[J].记者摇篮,2020(08):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