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通过了解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其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患者进行抽样,选取2000例患者对比观察,对2012年、2013年的护理纠纷发生率、患者综合满意度作出分析与探讨。结果 在实行护理风险管理后,护理纠纷发生率、患者综合满意度均得到良好的改善,护理质量有所提升,实施前后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不仅有利于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几率,还可提高患者的综合满意度,实现护理质量的提高,在临床护理中风险管理起到了一定的前瞻性、干预性的作用。
【关键词】 风险管理护理管理综合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2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160(2014)02-0137-01 患者在住院护理期间,所有潜在的风险事件即称之为护理风险,任一疏忽都会致使发生护理风险事件,引起医疗纠纷,给患者与院方带来巨大的损失。风险管理是对可能会发生的风险事故进行识别与评估,并能够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属于一门管理科学[1] 。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应用风险管理,可有效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为其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保证护理质量。依据上述事实,本文将我院两年内收治的2000例患者进行研究,对2012年、2013年的护理纠纷发生率、患者综合满意度作出分析与探讨,目的在于更多地了解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更好地实现其应用价值,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相关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选择我院于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患者共2000例,2012年1000例患者中,男性占有600例,平均年龄52.3±2.4岁,女性有400例,平均年龄50.4±4.7岁;2013年1000例患者,其中男性有600例,平均年龄54.6±3.6岁,女性有400例,平均年龄52.3±2.6岁。两年度选择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均存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观察。
1.2 一般方法:对2012年1000例患者实行传统的护理管理,对2013年1000例患者实行护理管理结合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建立以主动干预为目的的风险管理方法,提出个别护理纠纷案件,提升医护人员对日常工作中的重视,尽量避免出现此类事件,使其认识到护理工作中风险的重要性,培养出发现和应对护理风险的能力。建立护理风险管理机构,由护理部带领下,其附属成员包括各科室护士长、资历老的护理工作者组成,明确各方护理职责和义务,在日常工作中对护理风险进行防范。能够根据护理风险事件,制定有效的处理措施,降低护理事故的发生几率,将损失将至最低。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严格贯彻和遵循有关护理安全管理制,认真落实护理风险管理工作,定期考核相关工作并评分,积极引导护理风险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特殊或高危的护理工作进行监管,避免再次出现此类事件,分析和研究各类护理纠纷的原因,对如何避免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作出讨论。建立研讨会、座谈会的形式,组织相关人员共同探讨护患纠纷问题及其原因,并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对护理纠纷事件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最后对2012年、2013年的护理纠纷发生率、患者综合满意度的情况作出评价,护理纠纷发生率应根据实际存在的护理纠纷事件与整体护理业务事件的百分比进行量化处理,患者综合满意度应制定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评价内容包括护理技术、服务、能力、心理护理等,以一百分为满分,分值越高则代表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越高。
1.3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治疗进行数据的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检验标准为α=0.05,P<0.05时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组选取的2000例患者,在实行护理管理时结合风险管理,所取得的成果比较理想,实施前患者综合满意度为73.4±5.34,实施后患者综合满意度为89.4±6.72,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1所示。
表1两年度患者实施前后护理纠纷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
综合比较[ ]
3 结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的提高,相应的法律意识及观念也在逐步加强,近几年来医疗纠纷事件屡屡发生,对医院的正常运作造成一定的影响,进一步损害了医院的社会形象 [2]。为此,护理风险管理受到院方广泛的关注,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在日常护理工作中严格贯彻风险管理制度,对高危护理进行严密的监督与管理,从而减少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率,使医院的风险管理水平得到提升。通过临床实践表明,在一般的护理工作中对护理风险缺乏一定的认知,处理护理风险的能力相对不足,易于将事件扩大,进一步加剧护理风险事件的损害。在护理工作中运用风险管理,不仅可以提高护理工作者的专业技能与业务能力,还能提高护理服务意识,使其在日常工作中国认识到护理风险的重要性,善于发现护理风险,评估护理风险,从而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进一步规避护理风险的发生,将损失降至最低[3] 。本文选取我院两年内收治的患者共2000例,在日常护理管理中结合风险管理,现已获得不错的成果,实施前后护理纠纷发生率、患者综合满意度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在实施风险管理后,我院的护理纠纷发生率得到下降,而患者综合满意度得到大幅上升,因此,在医院的护理管理中结合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医疗事件、护理纠纷的发生,使患者均能对护理工作感到满意,从而保证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军丽.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9):102+105
[2]宴奕虹.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2):99-100
[3]吴云梅.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3(6):544-545
【关键词】 风险管理护理管理综合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2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160(2014)02-0137-01 患者在住院护理期间,所有潜在的风险事件即称之为护理风险,任一疏忽都会致使发生护理风险事件,引起医疗纠纷,给患者与院方带来巨大的损失。风险管理是对可能会发生的风险事故进行识别与评估,并能够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属于一门管理科学[1] 。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应用风险管理,可有效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为其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保证护理质量。依据上述事实,本文将我院两年内收治的2000例患者进行研究,对2012年、2013年的护理纠纷发生率、患者综合满意度作出分析与探讨,目的在于更多地了解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更好地实现其应用价值,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相关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选择我院于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患者共2000例,2012年1000例患者中,男性占有600例,平均年龄52.3±2.4岁,女性有400例,平均年龄50.4±4.7岁;2013年1000例患者,其中男性有600例,平均年龄54.6±3.6岁,女性有400例,平均年龄52.3±2.6岁。两年度选择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均存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观察。
1.2 一般方法:对2012年1000例患者实行传统的护理管理,对2013年1000例患者实行护理管理结合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建立以主动干预为目的的风险管理方法,提出个别护理纠纷案件,提升医护人员对日常工作中的重视,尽量避免出现此类事件,使其认识到护理工作中风险的重要性,培养出发现和应对护理风险的能力。建立护理风险管理机构,由护理部带领下,其附属成员包括各科室护士长、资历老的护理工作者组成,明确各方护理职责和义务,在日常工作中对护理风险进行防范。能够根据护理风险事件,制定有效的处理措施,降低护理事故的发生几率,将损失将至最低。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严格贯彻和遵循有关护理安全管理制,认真落实护理风险管理工作,定期考核相关工作并评分,积极引导护理风险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特殊或高危的护理工作进行监管,避免再次出现此类事件,分析和研究各类护理纠纷的原因,对如何避免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作出讨论。建立研讨会、座谈会的形式,组织相关人员共同探讨护患纠纷问题及其原因,并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对护理纠纷事件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最后对2012年、2013年的护理纠纷发生率、患者综合满意度的情况作出评价,护理纠纷发生率应根据实际存在的护理纠纷事件与整体护理业务事件的百分比进行量化处理,患者综合满意度应制定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评价内容包括护理技术、服务、能力、心理护理等,以一百分为满分,分值越高则代表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越高。
1.3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治疗进行数据的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检验标准为α=0.05,P<0.05时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组选取的2000例患者,在实行护理管理时结合风险管理,所取得的成果比较理想,实施前患者综合满意度为73.4±5.34,实施后患者综合满意度为89.4±6.72,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1所示。
表1两年度患者实施前后护理纠纷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
综合比较[ ]
3 结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的提高,相应的法律意识及观念也在逐步加强,近几年来医疗纠纷事件屡屡发生,对医院的正常运作造成一定的影响,进一步损害了医院的社会形象 [2]。为此,护理风险管理受到院方广泛的关注,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在日常护理工作中严格贯彻风险管理制度,对高危护理进行严密的监督与管理,从而减少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率,使医院的风险管理水平得到提升。通过临床实践表明,在一般的护理工作中对护理风险缺乏一定的认知,处理护理风险的能力相对不足,易于将事件扩大,进一步加剧护理风险事件的损害。在护理工作中运用风险管理,不仅可以提高护理工作者的专业技能与业务能力,还能提高护理服务意识,使其在日常工作中国认识到护理风险的重要性,善于发现护理风险,评估护理风险,从而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进一步规避护理风险的发生,将损失降至最低[3] 。本文选取我院两年内收治的患者共2000例,在日常护理管理中结合风险管理,现已获得不错的成果,实施前后护理纠纷发生率、患者综合满意度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在实施风险管理后,我院的护理纠纷发生率得到下降,而患者综合满意度得到大幅上升,因此,在医院的护理管理中结合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医疗事件、护理纠纷的发生,使患者均能对护理工作感到满意,从而保证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军丽.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9):102+105
[2]宴奕虹.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2):99-100
[3]吴云梅.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3(6):544-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