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患者院内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lphi_qua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医疗专业的发展,ICU病区已成为院内危重患者的集中收治和抢救的重要场所。由于工作环境及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操作不当或其他原因造成的感染几率远大于其他科室。因此,加强监测管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发生,对医疗和护理质量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采用多层面分析找出ICU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通过对ICU患者院内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实施有效合理的管理防范监控措施,减少和避免了ICU院内感染的发生。
  常见的医院感染的原因
  呼吸道感染:ICU住院患者中院内感染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原因与患者原有肺部基礎疾病、意识不清、不能有效清理呼吸道、介入性操作及空气中微生物含量有关。有文献报道[1],肺部感染是ICU最常见的感染。由于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使人体的正常防御屏障破坏,呼吸道黏膜分泌物变黏液变黏稠,利于细菌繁殖,诱发肺部感染。
  泌尿系感染:泌尿系感染仅次于呼吸道感染,是医院感染的第二大因素。长时间留置导尿管,导尿管改变了尿道生理屏障作用,以及导尿操作不规范导致尿管污染或将周围细菌植入膀胱有关。另外管道不通,如管道堵塞、管道扭曲、管道折叠等,也是造成感染的直接原因。
  切口感染:主要与切口受污染情况、手术时间的长短、手术类型、局部血运、围手术期护理、抗生素的应用,所用的器械、物体表面、工作人员的手、空气等污染,消毒不彻底或无菌操作不严格,导致院内交叉感染。加上患者的自身疾病,免疫力低下,护理不当等,也可导致切口感染。
  血液感染:侵袭性操作是造成血液感染的主要途径。各种先进的监测治疗技术使入侵性有创伤口日益增多,如血液动力学监测应用的气囊漂浮导管、动脉测压导管等。各种人工气道及治疗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动静脉血液过滤装置等,为患者输液、输血及营养支持通道的血管置管,有创伤口的增多,增加了菌血症发生的机会。
  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ICU患者来源于院外和院内不同的科室,病人可能带有不同科室的各种杂菌及耐药菌株,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导致耐药菌株增加和繁殖,而且机体失去了正常的抗菌的能力,破坏了正常菌群,造成了微生物失衡,使正常情况下不致病的条件致病菌得以大量繁殖,从而引起条件致病菌和真菌的双重感染。
  病室环境因素影响:不同病种、不同部位与程度感染的危重患者同住一室,区域划分不明确,查房、治疗、护理内容多,使得室内医务人员流动性大,各种操作频繁,且会诊、探视人员也易将病原菌带入病室内,极易造成交叉感染。
  消毒隔离制度执行不严格,抹布混用,用后不消毒,床铺、地面不能湿式清扫,造成病室空气污染。终末消毒不彻底,造成病人之间的污染。医护人员手污染是造成院内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由于医护人员接触病人及污染的物品机会多,易将病原体通过手传递给其他病人或物品,另外,医务人员院内感染意识淡漠,对其危害性认识不足,对监控措施重视不够,落实不到位,也是造成院内感染的重要因素。
  防范措施
  加强院内感染知识培训: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是防治医院感染的关[2]。因此要加强医务人员院内感染知识的培训,提高护理医务人员整体素质,使其充分认识到搞好护理工作对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性,只有提高认识才能加强责任心,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预防和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环境监测控制:监护病房应环境安静,阳光充足,定期进行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将同类耐药菌感染或携带者集中安置,对于重症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或携带者和其他特殊感染患者,建议分组护理,固定人员。接受器官移植等免疫功能明显受损患者,应安置于正压病房。医务人员不可同时照顾正、负压隔离室内的患者。
  减少侵袭性操作,掌握有创监测指征,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尽量减少侵袭性操。作各种置入体内导管不宜放置过久,尤其是动、静脉置管。每班应严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热痛等表现,一旦发现病人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要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在处理不同患者或直接接触同一患者不同部位前后必需认真洗手。保持各种管道、检测装置的畅通,定期更换消毒液,室内各种装备、器械、物品进行消毒后保持干燥,避免污染。
  合理使用抗生素:尽早明确病原学诊断是合理应用抗生素的前提。在使用抗生素时,要严格遵守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并严格把握联合用药指征,尽可能在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后选用抗生素,不得擅自用药。要根据患者的诊断、感染的部位、细菌培养结果、及目前院内细菌的耐药性和流行趋势、全身情况选择有效的抗生素。同时要求护士掌握药代动力学知识,在给药过程中,自觉按规定时间给药,以最大限度提高抗生素的使用效果[3]。
  加强营养和基础护理:积极治疗原发病,危重患者及营养低下患者,需要采取必要的营养支持,包括肠内营养以及肠外营养,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加强皮肤口腔护理,及时发现口腔等部位的隐蔽病灶,预防继发感染的发生。勤换床单、被服,如有血迹、体液或排泄物等污染,应及时更换,预防皮肤感染。
  重视监测工作:加强监测控制是预防医院内感染的主要措施。医院成立院内感染监控小组。定期对发生的院内感染类型、发生率及感染的病原学特点等方面进行定期监测,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查找原因制订有效的防治措施。
  讨论
  ICU患者病情危重,病种繁杂,抵抗
  力低下,侵入性操作较多,所以较其他病人感染的几率显著增加。资料显示ICU感染56.31%,较我国平均医院感染率9.7%明显增高。提示ICU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采取有效地监控措施,加强管理,是防止感染蔓延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 袁咏梅,吉正平,顾萍.重症监护患者医院感染监测及预防.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11):1247-1250.
  2 蒋冬梅,唐春炫.ICU护士必读.长沙:湖南科学出版社,2002:267.
  3 葛惠芳.ICU医院感染病原菌分析及感染管理.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5:102.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26例745眼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手术并对术后患者的视力及并发症进行分析,同时选取同时
【目的】探讨为80岁以上高龄患者实施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在选择手术方式上的特点。【方法】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共有68例(75只眼)高龄白内障患者在本院实施白内障手
[目的]观察纳洛酮对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神经组织蛋白(S-100B)含量的影响,探讨纳洛酮对急性TBI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用放射免疫
<正>维生素D,特别是其活性代谢产物--活性维生素D3是调节体内钙磷代谢平衡的重要激素。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
【目的】比较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与预混胰岛素治疗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低血糖的风险。【方法】70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组(简称甘精组)和预
<正>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多新挑战。信息化时代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辟了新的教育模式。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
辛亥革命时期正是中国社会各个方面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立宪派的思想同样在这一大的背景之下,有新的发展和变化。辛亥革命之前,立宪派依然坚持着自己的政治信仰,从各个层次
以生理酸性肥料硫酸铵为芦苇炭化物的碱性改良材料,研究二者配比使用对番茄育苗基质的改良作用和促进番茄幼苗生长发育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基质中添加硫酸铵可以显著降低基
PPH术又称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是通过专用的吻合器,在环形切除直肠下端肠壁黏膜和黏膜下组织的同时进行机械性吻合,消除了痔疮发生的根源。是近年来治疗Ⅲ期、Ⅳ期环形内痔
中世纪以来,亚瑟王传奇一直牵动着整个西方世界的心。不可胜数的骑士冒险为整个传奇增添了浪漫色彩,而圆桌骑士的圣杯追寻则赋予了整个传奇宗教情怀。圣杯终究是映照人心善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