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结”的故事

来源 :名人传记·财富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做着诗人梦的女孩,在漫长而艰难的创业路上,她用自己的热情谱写出了生中最美丽的诗篇,也将几近失传的中国民间工艺——“中国结艺”再获新生,打造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创业之路。
  她,就是尚静云。也许你不认识也不知道她这个人,但相信你一定知道如今红遍神州大地的中国结。中国结,牵动着中华民族悠悠脉线,更牵动着中国百姓的殷殷之情。正是尚静云,演绎着中国结艺产品开发推广的序曲。
  
  曾做诗人梦
  
  和许多年轻人一样,尚静云也有过做梦的季节。那时,凭借对文学的爱好和天赋,她的诗篇频频在全国许多报刊上发表。在学校,当时被誉为“小诗人”的她更是男孩子注目的焦点,但她只对同样喜欢文学的柳志别有一番深情。因为在柳志面前,她能找到诗一般的感觉,两人的感情如同池塘中的荷花一样悄悄地开放着。
  当多彩的校园生活结束时,为了挣钱,柳志去了南方打工,尚静云却留下来做了一名薪水仅够养活自己的文学编辑。在此期间,尚静云笔耕不辍,守着文学这块纯净的天空,同时也等待着柳志的归来。闲暇时,尚静云总会用绳子编结各种图案,来回忆跟奶奶学这门“手艺”的快乐。后来,在寄给柳志的信中,她都会用红绳子打—个“同心结”放进信封里,希望红红的绳子能牢牢连结两人的爱情。但一年后,尚静云等到的却是一张结婚请帖——柳志发来的,但新娘不是自己。尚静云一下子蒙了,多少梦幻和苦恋,就这样烟消云散了。
  尚静云病倒了。她想不通,她认为自己所追求的事业是非常神圣的,但最后却失去了自己所珍视的神圣爱情。最后,她还是走了出来。毕竟,她还有一支笔来书写人生,她要用这支笔作桨,划向梦中的神圣殿堂。
  
  成败两茫茫
  
  初恋的失败并没有让尚静云改变初衷,而一个与她素不相识的男孩,不经意说的一句话却改变了她的一生,这是她始料不及的。为了文学,她失去此生最爱,而为了文学,她却又放弃了文学。
  那年,她去北京参加一个笔会,联欢结束,最后的一个活动是游长城、访古迹。当时组委会由于经费不足,临时决定每个到会会员都要交300元钱。当时有位陕西来的农民作家也在场,他和年轻的尚静云谈得很投缘。这位农民作家当时很清贫,来北京的经费也是卖了家里的粮食才凑齐的,组委会的决定使他为难,一如缺金少银的尚静云。
  一分钱尚能难倒英雄汉,何况是300元呢!尚静云和那位农民作家便商议,到组委会询问一下,看能否照顾一下。到了组委会财务室,当时,收钱的会计是一位刚参加工作的小伙子,听了尚静云一番话,白了她一眼:“没钱?没钱搞什么文学,当什么作家?你长得还算漂亮,做点别的行业不行嘛?”一句话说得尚静云和农民作家都惊呆了,在场的文学界人士都很气愤。但尚静云和那位作家却一言不发地走开了。
  最后,尚静云和那位农民作家都没去长城,而是在北京的十字街头徘徊。他们在探讨,更多的是思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没有纯文学,纯文学能否生存。那男孩年纪虽不大,说话也有点偏激,但却给了他们很大的启迪。他说出了一个很多年一些人都没有明白、即使明白了也不敢面对的—个事实:搞文学创作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离开物质基础,纯文学很难生存。
  经过思索,终于,尚静云决定开始将目光转向商界。她不会让诗歌在现实的商业生活中毁灭,而是让自我让诗歌在商业中得以永存。
  
  寻觅创业路
  
  初涉商界,她并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离开了手中的笔,她竟然找不到自己的方向。她干过营业员,跑过业务,其中滋味,难以细说。但她只有—个信念:一切从零开始,不成功誓不罢休。
  一次,她在做业务时,一位台湾老商人告诉她:“你要记住,你这样做一辈子,仍然是为别人打工。人活着应该做自己的事业!”到现在,尚静云依然记得老人说话时的神态。
  当晚,尚静云心潮澎湃:“是啊!不能老是给别人打工,即使做得再优秀,也还是给人家干,要有自己的事业才行!但是,该做些什么呢?”
  从此,她处处留心,每个小小的机会都不放过。天道酬勤。在一次商品交易会上,她深深感到,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到来,中国手工艺品将会受到全世界的青睐,但中国手工艺品的种类繁多、流派各异,到底做哪—类呢?
  商海游弋的尚静云并没有丢下手中的书籍。一天,她在《易·系辞》上看到“古结绳,上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书目契”的记载,继而又在《周易注》中看到东汉诗人郑玄的话:“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尚静云突然眼前一亮,幼年时在老家农村有关绳结的美丽记忆瞬间在她脑海中复活,一座尘封的历史之城悄然打开了。
  多年的创业渴望萌动了,一种责任和使命感在尚静云心中升腾:把失散的“中国结艺”寻找回来,并当作产品发扬光大。于是,尚静云买来一大堆绳子,四处拜师,潜心研究。穿、插、勾、引、扣、结,工艺技法越来越熟练,图案形式越来越丰富。后来,她借鉴中国古典诗词给这些图案起了好听并富有文化内涵的名字,比如:吉祥如意结、同心双喜结、延年长寿结、年年有余(鱼)结、荣升结、思归结等。产品有了,但怎样推广普及,让更多的人认识接受呢?
  
  心系千千结
  
  由于前期开发中国结花费很大,后期尚静云已经没有资金做宣传广告了。于是,她就印了一些最便宜的宣传单,亲自散发。她发现只在一个地区散发,收效甚微,便订了个目标:把宣传单从平原散发到沿海!
  尚静云带着宣传单到了浙江杭州,已身无分文。她忘了自己是怎样走进泰华对外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办公室的,但总经理李华是个很有眼光的人,看到尚静云的宣传材料和中国结样品,恳求尚静云留下来发展,并提供一切优厚待遇,并且在一家豪华酒店,盛情款待了尚静云。在尚静云的一生中,那顿饭吃得最饱、最香。—年冬天,尚静云又到石家庄开展业务。下车时已是深夜12点,外面雪花漫天飞舞,候车室里满当当全是。尚静云舍不得住宾馆,最后决定和一个外出打工的妇女挤在地板对付一宿,疲劳的她很快就进入了梦乡。谁知早上一觉醒来,妇女和被子已不知去向,她几乎冻僵了。
  “杭州的饭最香,石家庄的地板最凉。”成了尚静云创业路上的一个见证。
  付出总有回报。由于尚静云的推广宣传,人们开始慢慢认识并接受了中国结。后来,尚静云又为它们起了一个具有民俗风格的名字,在中国这个传统民俗国度里得到人们普遍的认同,前来购买者络绎不绝,有时还要事先预订。一家外贸公司把她设计的几款中国结卖到台湾,在台湾试销后大获成功。浓郁的中华民族特色,深深的乡土气息,吸引着很多台湾游子。曾有一位台湾老太太手捧中国结,望着上面的丝线,老泪纵横,说:“我多想飞回大陆,看看年迈的老娘。儿时,她就拿红红的绳子给我的头发扎好看的蝴蝶结。”
  
  中国结情系万家
  
  尚静云有了名气,很多人慕名而来投师学艺,为推广结艺艺术,她免费培训学员。如今,她的徒弟遍布全国各地,也带动着中国结红遍中国。但是,她没有就此止步,她又在中国结艺基础上又开发出更具现代时尚气息的系列玉石翡翠串珠饰品。中国结艺博大精深,中国结饰也被视为吉祥物,所以将中国结艺与玉石结合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针对慕名求学者,尚静云实行免费培训,并举办多类型的编结技艺学习班,扩大中国结艺的编结队伍,靠“众人拾柴”的经营策略,带动市场。此外,她还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在中国刮起了一股“中国结”风潮。
  尚静云成功了,她的中国结红遍了整个中国。在中国传统技艺发扬光大的过程中,曾经屈辱的尚静云终于干出了一番大事业。
  这两年,随着市场的饱和,尚静云的事业发展遇到瓶颈,光靠产品取胜让她压力很大,一些南方市场的结艺产品价格特别低,但做工太差,没有了原有的美感,简直是在糟蹋中国的结艺艺术。但也有一些人只认便宜,大大冲击了中国结市场。她想,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靠品牌取胜,不但要做出好的产品,也要有好的品牌,延伸产品,增加翡翠玉石产品,与结艺艺术完美结合。这时,长香玉珠宝饰品公司通过猎头公司向她伸出橄榄枝,邀她加盟。就这样,她成了长香玉饰品的首席设计师、首席顾问,尚静云的故事又在精彩演绎着。(编辑/燕子)
其他文献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Monster到中华英才网,没看财务报表,只是到张建国的办公室转了一圈,就决定投资。后来人们都打趣说,看一眼张建国的办公室,价值5000万美元……    经常坐北京地铁的人一定对获奖广告展中的一个广告记忆深刻——无所不能的超人,却因为找工作方式不当而屡屡碰壁,通过使用中华英才网,一切难题迎刃而解。  2007年,中华英才网的广告可以说铺天盖地,通过各种形式轰炸着人们的眼球,与此同
期刊
初涉商海,两败而归    王威1971年出生于河南荥阳。家中兄弟姐妹四人,他是最小的。王威小时候,当生产队长的父亲为贴补家用,偷偷地搞“副业”,把农户们的羊奶收起来,再送给奶粉厂,从中赚取差价。这在王威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后来上学读书,王威的功课并不好,等到离开校园后,他才意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于是他亡羊补牢,通过自学,硬是啃完了大学课程。  上世纪90年代初,荥阳生产加工电焊机的比较多
期刊
作为一个拥有近80家分公司、横跨5个产业的企业掌门人,人们惯常于用“民企神话”来形容祝义才的创富传奇——对此,祝义才认为:“神话”之说,是人们把现实想象得过于美好,只是看到了雨润的超速发展,而没有看到其中的艰苦过程;要说成功,也不过是我们抓住了几次机遇而已——如此自我解读,唯有“举重若轻”者。  在祝义才的身上,兼具“徽商”和“苏商”的特质:内敛、务实、勤奋、智慧、诚信;凡是见过祝义才的人,既能感
期刊
廖英龙和廖英虎兄弟俩来自广东普宁农村,当年他们外出打工,如今在深圳,他们已是小有名气的民营企业家,经营着属于自己的文具、体育、餐馆、茶馆等6家商店。    电梯里谈出第一桶金    1987年春节,初中刚毕业的廖英龙来到深圳麻雀岭的电子厂做杂工,捡纸屑、清垃圾、冲洗厕所,每个月收入300元。  没有一技傍身,多挣钱的惟一办法是多干活。廖英龙当年的工卡每月工作时间超过400小时,最多的时候每天工作1
期刊
【人物档案·郭倩如】  郭倩如,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艺术品拍卖行政博士候选人,国际高等艺术管理学院艺术企业行政硕士。台湾罗芙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睿芙奥艺术顾问公司总经理。华人区唯一取得法国政府认证的鉴定拍卖官,主持过数十场国际级大型艺术拍卖活动,历创台湾每年单场拍卖的最高成交金额纪录。    教育痕迹是终身培养的产物    女人喜欢艺术,亲近的方式有很多。一是创造,二是欣赏。而郭倩如,选择的是鉴别
期刊
当韩剧《浪漫满屋》登陆中国后,一位单眼皮小眼睛的男生便在中国迅速蹿红,他就是韩国男星Rain。他狂放、性感的舞蹈,纯真可爱的笑容使千万少女为之疯狂。很难说是《浪漫满屋》成就了Rain的大红,还是Rain的加盟使得《浪漫满屋》大紫。但一副小眼睛单眼皮的长相显然成了判定帅哥的又一个新标准。此外,Rain很有投资意识,这使他在股票方面收入颇丰。今年5月,他更是被美国《时代杂志》评选为“2006年最有影响
期刊
在产在产业最底谷的时候仍然坚定不移坚持理想的人不多,孙正义就是这样一个在全世界难得一见的大智慧的人。   我说“我说了6分钟,孙正义给我3500万美元。”  我说“我没想到钱来的那么轻松,他没想到我不是来向他要钱的。”   …………    后来想起来,这是我一生中最戏剧化的一个场景。   那是1999年10月的一天,我被安排与雅虎最大的股东、被称为网络风向标的软银老总孙正义见面。当时我经营的阿里巴
期刊
2006年,牛排、大酱,就是靠着这两样东西,吉林省长春市的姜道泽着实火了一把。姜道泽靠着牛排酱汤火锅不仅在长春市区开了3家店,而且得到了各种媒体的广泛宣传。就在他风光得意的时候,他没有想到迎接自己的将是内忧外患。姜道泽能在各种媒体上高调亮相,是因为他用牛排和大酱做成了一道牛排酱汤火锅。就从这道菜开始,姜道泽赚得了千万财富。     创业源于一道菜    姜道泽的创业开始于1999年。那年,姜道泽在
期刊
困境重重屡屡失败  2万元积蓄摆起地摊初涉商海的卢红梅屡屡呛水。有一年,她看到一次性塑料碗具有做头,便将2万元积蓄全部投了进去,在武汉找门面租房做厂,第一批成品出来,她联系好外地的销售零售商,货经火车已经发了过去,只等着收钱。这时,丈夫却闹着来要孩子。卢红梅只好把生意先转给合伙人,要他去收款。可最后,孩子被丈夫抢走了,回款也一分没收到。合伙人一句“亏了”就没了踪影。  当时,年关将至,卢红梅随着人
期刊
每天早上不到5点,施丽就起来了,她忙完家务后,就开车去自己公司的几家网点转转。这个曾经的棉纺女工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会当上“老板”,还管理着上百名员工。  棉纺女工、保险业务员、家政公司女老板,这些风马牛不相及的身份在施丽身上神奇变换。靠着做家务,46岁的她已经积累了百万财富,还当上了Z市劳模、再就业先进个人。  10年前,施丽还是Z市国棉三厂的一名普通职工。1997年,施丽的父亲重病住院,那时找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