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段看图写话“五步法”教学策略探究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cppc8254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看图写话是第一学段写话训练的重点内容。针对低年级学生因为生活经验不足而导致的“看不懂图意”和“表述不清”的现状,教师可以尝试通过“五步法”来改进教学。具体而言,就是抓住“看、想、说、演、写”这五步并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让学生迈好作文的第一步。
  【关键词】看图写话;五步法;策略探究
  小学生写作的起步训练是第一学段的看图写话,它是培养初入学的学生从直观感受向细致观察客观事物过渡的桥梁。第一学段的学生虽有了一定的识字量,但由于生活经验不足,认识水平低下,写话往往不够流畅和丰富。基于这一现状,笔者在广泛调研和反复试验的基础上,初步摸索出第一学段看图写话“五步法”,以探究课堂写话教学的新途径。
  看图写话“五步法”强调在课堂教学中,要抓住“看、想、说、演、写”五步,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训练,使其看得准确、想得全面、说得细致、演得精彩、写得真实。同时,教师要在学生“看、想、说、演、写”逐步升华的过程中加以指导。
  一、看——有序观察,启发思维
  写话的前提是看图。在课堂教学中,教给学生看图的策略与方法,是学生看懂图、看全图的关键,要让学生明白看什么、按什么顺序看、用什么方法看。这就需要指导学生对图进行全面、细致、有序的观察。
  (一)单幅图重有序
  对于单幅图的观察,重在引导学生明白观察的顺序:可从下到上,或从上到下;可从右到左,或从左到右;可从近到远,或从远到近;也可从四周行进到中间,或从中间扩散到四周。对图中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和情节,要先有整体性的了解,接着引导学生厘清图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然后把图中的事物、情节联系起来。这样的训练不但让学生容易接受,也能帮助他们准确地领悟和把握图意。
  如《春天来了》这幅图,图的中心意思是“春天到了”。在教学时,先带领学生在校园里欣赏春景,按方向远近欣赏,让他们有直观的感知。然后,看图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静态的图按“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的方法来观察。实践证明,只有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才不会遗漏或重复,才能把画面表达的意思表述得有条有理。
  (二)多幅图重联系
  对多幅图,在教学中,可以把它们先连起来观察一遍,让学生大概地了解这些图讲了一件什么事,接着一幅一幅地细致观察,领会图中的意和情。然后指导学生对这些图与图之间的演变、联系加以比较,引导他们连续着看,把这些图变成一个完整的、连贯的故事,使图中的情节更加曲折与动人,图中的人物形象更加逼真和丰满。这就是“整体—部分—整体”的看图方法。
  如《小鸡吃虫》三幅图展示了小鸡由怕大青虫到勇敢地捉大青虫吃的全过程。在教学时,笔者是这样做的:(1)指导学生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进行观察,根据这三幅图大致地说一说讲了一件什么事。(2)先看第一幅图,观察背景、角色、事件,判断是什么时间,是谁,到哪里,干什么。再看第二、三幅图,观察小鸡和鸡妈妈的动作、神态及两个画面中事物的变化,推断事情发生的经过(第二幅图是小鸡不敢吃大青虫,鸡妈妈教它们吃,第三幅图是小鸡们自己抢着吃) 。(3)引导学生说一说,从整体上看,这三幅图表达的意思是什么,自己有什么感受。
  二、想——自主质疑,联系想象
  看图与写话之间的桥梁是想图,想图不仅是对看图的检验,还为说图、演图、写图打下基石。这也是借由看图写话来拓展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想象的重要环节。在看图写话的教学实践中,可以运用“角色体验”“情景体验”“互动体验”等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广泛设想、自主质疑的情境,引导学生把观察和想象结合起来。学生的疑点往往是理解画面的难点和重点。
  (一)角色扮演,童话入手
  在指导学生看图写话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喜好,以学生的兴趣为起点,比如从学生喜欢的童话形态的图入手,像小猫迷路、蜗牛与小老鼠搬家、乌鸦喝水、小鸭掉进井里等。这些生动活泼、趣味浓厚、吸引力大的图片能让学生进入情境,乐于进行角色体验,易于发散思维,从而自觉进行想象,编写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产生动手写的感觉。
  (二)融情于景,“无中生有”
  指导学生看图写话,在观察画面时,要让学生融情于景,“启动”自己的五官,让画面动起来,即引导学生用触觉、视觉、嗅觉、听觉等,想象可能会闻到什么、听到什么、碰到会有什么感受等,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让语言尽可能生动。这样不仅能清楚地表达出画面上直观画着的内容,又合理想象出画面外的、与之相关的一些丰富的信息。
  在进行《堆雪人》看图写话教学时,笔者就图画内容,引导学生“启动”五官,展开丰富的想象。学生说道:“大雪过后,小朋友们跑到院子里,有的传雪球,有的打雪仗,有的在雪地上踩脚印。可大伙最喜欢的还是堆雪人……不知是谁把自己的草帽戴在了雪人的头上。围着可爱滑稽的雪人,大家又跳又唱,开心极了!好像雪人也开心地笑了!”这篇写话中的情景,有些是图上明确画着的,有些则是图中没有明确表达的,完全是学生借助想象完成的。这样的描写动静结合,生动活泼。
  三、说——遣词造句,口头表达
  说图就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遣词造句,按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六个要素,条理清晰、详略得当、有头有尾地把图画中所反映的故事连贯起来叙述一遍。要在看清楚、想完整的基础上进行说图。
  (一)课内词语,学以致用
  由于年龄小、积累少,第一学段的学生写话时的语言往往都是平铺直叙,比较枯燥乏味。因此可以指导学生平时多记忆积累课内学到的词语,写话时鼓励他们多运用这些掌握的词句,以此来增加写话语言的丰富性。
  有一次看图写话,笔者的教学用图上画了一些长满树木的山。结果大多数学生是这样写的:“有一座座山,山上长着很多树。”看到这些写话,笔者是这样做的:第一步让学生仔细回忆一下课文中学过哪些描写山和树的词句,结果他们纷纷回答“高高的山、连绵的山、群山环绕、绿树成荫、茂盛的树林……”再鼓励他们结合这幅图,选择合适的词語,用到这段写话中。写完后,学生的语言就丰富多了:“远远望去,连绵的群山上,有着茂盛的森林,森林绿树成荫,林中鸟语花香,美丽极了。”   (二)板书帮助,降低难度
  教师可以把学生说话的主要内容用词句的形式板书出来,然后要求学生边看板书边说话,把要表达的事情说完整。
  例如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中的《小兔运南瓜》共有三幅图。教师可以把关键词句板书出来。
  图一:小兔—园子—大南瓜—怎么办
  图二:小熊—车轮—滚南瓜
  图三:南瓜到家—妈妈惊讶
  这样,学生能依据提示将三幅图的内容用一段通顺、连贯的话说出来。
  此外,在教学中,可安排情境让学生互动训练。“生生共说”是非常必要的,既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又可以扩大训练面。在这个环节,首先,教师要用自己比较规范的语言进行示范,让学生仿说。其次,在学生能成功仿说的基础上,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说话情境,启发想象,鼓励他们互相说、小组说,同时积极评价,及时培养学生说话的兴趣。比如第一学段的《植物妈妈有办法》《妈妈睡了》《动物儿歌》,这些文章都是说话训练的好内容。除了说话内容要拓展外,说话的时空也可拓展。除了在课堂上进行说话训练外,我们还可以利用班队课、实践课、拓展课程对学生进行训练。
  四、演——开放课堂,参与表演
  在弄清图意的基础上,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明白图意,加深理解,为“写话”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以让学生参与表演,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想象、兴趣、情感等因素,使其形成最佳的心理状态。
  (一)融情于演
  笔者在教学中,对于《让座》《不随意丢垃圾》《爱护树苗》这些内涵丰富并且思想性强的看图写话练习,让学生分角色排练小话剧进行表演,结果大大激发了学生说话写话的兴趣,锻炼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和说话能力,培养了他们的表演才能。学生在情境中感知真情,切身感悟到“爱与被爱”的快乐,从中渗透正确的价值观教育。
  (二)融想于演
  笔者在指导看图写话《过河》时,用了“演”的策略。画面是这样的:一只小鸡过不了河,小鸭看到了,就用木板帮助小鸡过河……笔者在指导时,引导学生思考:(1)画面中是谁?它们碰到了什么困难?(2)小鸭想到了什么好办法?(3)小鸡是怎样在小鸭的帮助下顺利过河的?思考后让学生演一演,演出真情,然后创设语言环境让学生说一说。通过这样的引导,表演中融进了与画面相关的细节、想法和情感。由此,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跃了,画面丰富了,写出的话也生动了。
  (三) 融演于思
  在对《帮倒忙的大公鸡》这几幅图进行看图写话时,学生一般都这样写:“小明去菜地里,发现大白菜被虫咬了,就回家抱了大公鸡捉虫,后来大公鸡把虫捉了,把菜叶吃了。”笔者在教学中是这样设计的:指导学生表演这一情节,让画面活起来,这时再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小明是怎么想的,做的时候动作是什么样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如此学生就知道了应该怎样写具体。
  五、写——由演到写,布局谋篇
  对第一学段的学生来说,写话无疑比说话更难。在学生开始写的时候,教师就必须强调要做到以下几点:书写工整,格式规范,无错别字,有常用的标点,语句一定要通顺。教师应把写“布局”在课内课外,渗透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中,运用多样化的形式让学生充分练笔。
  (一)重视课内写话要求
  1.写完整
  第一学段的学生还不懂汉语的语法,他们不明白怎样才是一句完整的话。这时教师要让他们清晰地理解:完整的话就是一定要告诉别人,你写的是谁(或者谁和谁),他们在哪里,在干什么,等等。在学生明白了什么是“完整的话”后,就可以让他们在课堂上大量地反复练习,并放手让他们自己进行评议。
  2.写具体
  如何写具体?教师可以在这些方面下功夫:一定要重点指导学生写事物的主要情节,抓住与情节有关的人物的语言、神态、行为、心理活动等去写具体,要捕捉细节,猜想人物与人物之间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关联,人物可能在想什么、说什么、干什么,后果可能会是什么,从而使画面动起来,使人物活起来。
  (二)注重课外积累质量
  1.词语句子,多多积累
  大部分一年级的学生一开始连一句完整的话都写不出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们就能写完整的句子了。到了二年级后,尝试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采集本,把平时学到的、看到的、听到的佳句美词摘录下来。这样,学生就可以慢慢积累丰富的词语。
  2.多写日记,每周布置
  写短日记是训练写话的有效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重观察身边的琐事,从小事入手,看、闻、听、想,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感悟到的写下来。学生有内容可写,才能写得真实生动。
  (三)小组分工合作完成
  同伴互助,即在同学的帮助下合作写作,是一种既降低写话难度又能学到好文句的好方法。具体来说,首先,考虑到学生写作水平处于不同的程度,为方便他们互相帮助,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接着,呈现要写话的图画(最好是几幅图),组里的伙伴合作先给图画编一个故事,然后分工,每一个人完成其中的一部分。对于这样的写作方式,学生除了感到新奇,还会觉得比平时独立写一篇文章要简单,他们合作的时候也会兴致勃勃。
  从对学生今后作文的影响来说,第一学段看图写话一定要成功,要让他们迈好作文的第一步。其实看图写话的任务就是要让学生的习作训练从“作文真容易”“知道写什么”“有东西可写”开始。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王有声.从看图写话到独立作文——辅导低年级儿童写作入门的技巧[J].少年儿童研究,2005(1).
  [3]王春辉.观察 想象 实践——指導低年级学生写话的方法[J].小学语文教学,2002(6).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蔚澜学校 311100)
其他文献
【摘 要】特质推理能力,是指认识他人行为特征并对其进行特质归纳和判断的能力。研究发现,小学阶段是儿童特质推理能力发展的关键期,且同一年龄段中儿童语文成绩与自发特质推理能力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为提高儿童特质推理能力,教师应立足语文,深度解构人物形象,加深学生对特质概念、符号的理解;立足语文,融合德育和美育,在培养特质认知的同时实现立德树人;关注课堂内外,创设交流平台,引导儿童在实践中提升
为尽快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报业集团企业化管理模式,促进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近两年来,台州日报报业传媒集团先后修订出台了《台州日报报业传媒集团中层干部年度考核办法》、《台州
于右任这首《题张岳军藏丈雪和尚诗轴》诗是对明清时高僧丈雪生平事功的概写。头陀即苦行。相传灵山法会上,佛陀十大弟子中唯有“苦行第一”的迦叶是佛心禅宗的接法人,于右任对
恰尔阿依格尔泥石流沟位于克孜河上游,历史上曾发生多起堵江事件。通过现场实地调查,在查明沟域内松散物源分布及稳定性的基础上。对该沟泥石流发育特性、爆发规模及频率以及堵
【摘 要】课堂追问是教师的一项基本技能。有效的课堂追问,能帮助教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教学变得高效。为此,教师在展开追问时需联系生活实际,拓宽学生视角,紧扣文本,做好引导,将知识学习、情感体验、价值观输入与语文的人文性、工具性融为一体,把学生的理解和感悟引向深层次。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以生为本,充分预设,处处留心、高效捕捉课堂生成,才能让追问真正实现其价值。  【关键词】課堂追问 课堂生成 思
文章试图从对"地质环境"及"地质环境评价"基本概念的探讨上为地质环境综合评价理清思路,以期从理念上对地质环境综合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的构建有所启示。地质环境是一个复杂的、
通过土钻取土烘干法及作物指标常规测定方法测定了不同年春季储水灌溉定额及种植方式下小麦、玉米出苗率、土壤水分变化规律、耗水规律及水分利用效率,并结合气象数据比较不同
摘 要:随着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化发展,数字资源管理与使用是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研究了数字图书馆资源的建设以及数据存储方法,并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有特色的数字资源管理方式,这是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点,也是图书馆充分展示个性,提高信息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数字图书;服务师生;管理      一、数字图书馆的定义   20世纪80年代末,计算机的应用特别是数据库
成都自古为多桥城市,历代能工巧匠修筑了各具特色、展现城市风貌的桥梁。这些桥梁不仅是跨越河谷、连续交通的重要工具,在城市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科学技术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中江是人文荟萃的状元故里。除《宋史》同《中江县志》的历史记载之外,最能令人信服的实物是至今仍辉耀在玉江边上的《铜陵纪胜碣》。该碣是北宋进士,曾任云南布政使、陕西左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