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美学视野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批判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n73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众传播媒介的普及、网络技术的推广都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空间及价值观念。人们似乎沉醉于审美的世界,但事实并非如此。现实生活中的这些所谓的“审美”只是一种假象,因为它并未使人感到幸福,相反是使人感到空虚。所以,需要借助一种新的美学方法来对现实生活中这种所谓的“审美化”进行批判。作者认为文化美学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方法,它除了研究艺术以外,主要研究一切审美文化现象,并且要对现实生活进行批判,克服审美异化和审美泛化,引导人类向自由、完善的方向发展。
其他文献
哈贝马斯通过考察市民社会理念的历史变迁,创造性地将交往行为中的主体间性原则应用于市民社会,获得生活世界的出场;利用主体间交往行为规范,对理性标准进行合法性规制,拯救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就马克思主义地位削弱现象发表了意见和看法,力图巩固马克思主义地位并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具体来说,
传统法行为是现代法行为的渊源,我国传统法行为模式的特征表现为:与礼行为的关系上,法行为具有附属性;儒家伦理的原则支配和规范着法的发展,成为立法与司法的指导思想,这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