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腹地琢璞玉

来源 :中国扶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ingxing0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疆和田地区和田县塔瓦库勒乡地处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年降水量仅30毫米左右,年浮尘天气平均达260天以上,自然环境极其恶劣。全乡辖18个行政村,总人口2.7万,人均占有耕地少,土地贫瘠,受地理和自然条件的限制,农业发展十分缓慢,农民群众收入普遍微薄。
  自治区团委作为第四轮定点帮扶和田县的牵头单位,2011~2015年定点帮扶和田县塔瓦库勒乡。2011年以来,自治区团委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优势,转变扶贫方式,强化扶贫力度,创新扶贫模式,探索形成了“民生项目扶贫、文化引领扶贫、队伍建设扶贫、创新模式扶贫”四项扶贫举措,为塔瓦库勒乡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贡献了一份力量。
  服务民生,增加农牧民收入
  为了充分掌握塔瓦库勒乡的基本情况,自治区团委驻村工作组挨家挨户开展全面细致的走访摸排工作,经常性地深入到田间地头、农牧民家中,通过对老党员、困难户、残疾人、五保户、未成年人等弱势群体进行访贫问苦,真正了解了群众关注的难点和热点问题。自治区团委主要领导也多次赴塔瓦库勒乡调研,在深入调研、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召开不同层面的座谈会、研讨会,充分听取农牧民群众反映集中的困难和问题,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有针对性地制定扶贫工作计划。
  2014年,自治区团委为塔瓦库勒乡共招商引资1400万元,争取国家级生态村项目建设资金100万元;与自治区交通厅、水利厅积极联系协调,先后申请建成村级主干道10公里,修缮防渗渠12公里,投入40万元援建防洪闸口;对村委大院进行700平方米硬化,村级阵地环境明显改善,督促完成36户抗震安居房项目,协助做好扶贫开发、土地整理、“四好建设”等民生任务。


  针对当地就业率低,社会治安环境混乱的实际情况,自治区团委创新开展就业创业扶贫,联系自治区团校和新疆青年就业服务中心等单位,组织18名青年参加烹饪、双语等技能培训;协调3名新疆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服务;开展农村“科技播火”实用技术培训9期,培训农民700余人次;输送34名初中毕业生赴乌鲁木齐等地接受中职教育;帮助257名群众办理“便民联系卡”外出经商务工;与库车县棉花种植大户达成2015年200名用工意向。
  同时自治区团委在各类节日走访慰问贫困户、残疾户、五保户、“四老”,送去大米、面粉、清油等慰问品;为当地学生募集总价值18万元的婴幼儿用品,文具爱心包400份、自行车50辆;组织和田维吾尔医专、和田地区维吾尔医院等医院的27名专家开展义诊,惠及群众400多人次。
  文化引领,占领群众文化思想阵地
  为维护民族团结,增强凝聚力,自治区团委强抓正面宣讲工作,切实植入民族团结理念。按照抓住重大节点,不限时间地点,把握宣传要点,宜讲则讲的原则,大力开展宣讲活动,潜移默化将民族团结理念根植在群众的思想中。
  针对当地文化基础差,配套设施匮乏,自治区团委加强文化宣传阵地建设,初步形成乡有宣传文化中心、村有文化活动室、户有“文化大院”示范户的乡、村、户三级网络体系,并组织开展农牧民群众系列文化活动15项80余场次。
  为壮大文化宣传队伍,自治区团委积极挖掘乡村文化能人,成立乡文化协会,建立健全乡村宣传文化工作管理制度,打造教、学、用为一体的文化宣传载体,形成良好的宣传队伍培育、选拔体系,充实壮大基层现代文化宣传队伍。
  结合塔瓦库勒乡维族民族特色,自治区团委着力打造特色宣传文化品牌,建立乡史博物馆、新农村建设展示馆、新农村文化墙等宣传文化新阵地。创作发行乡村歌曲《塔瓦库勒之歌》在全乡干部群众中传唱,激发他们爱国爱疆爱家乡的热情。经中国音乐家协会在北京组织印青、努斯来提·瓦吉丁等多位全国知名词曲作家进行终审,自治区团委文化扶贫项目——新疆第一首乡村歌曲《塔瓦库勒之歌》通过层层选拔,最终荣获第二届“新歌唱新疆”歌曲征集活动“优秀歌曲奖”。此外,依靠农村青年现代文化引领者的作用,自办广播栏目《塔瓦库勒之声》已成功播出100多期,开通新浪微博“你好,塔瓦库勒”搭建党政与群众交流沟通的平台,编辑出版《沙漠魂》农民文学刊物一期,加强对群众开放式的思想引领。
  队伍建设,为扶贫工作夯实组织保障
  自2011年起,自治区团委高度重视对口帮扶塔瓦库勒乡工作,专门建立领导联系点制度,书记班子成员每年至少保证两次基层调研。为加大扶贫力度,于2011年度专门选派一名处级干部前往塔乡挂职锻炼;于2013年选派3名干部前往塔乡卡尔墩村驻村开展集中整治工作;于2014~2015年抽调26名干部在4名厅级领导班子成员带队下进住塔瓦库勒乡开展“访汇聚”工作,帮助扶贫点完善发展思路。通过召开基层团支部会议,从青年中推选出政治坚定、作风良好的青年干部作为“青年模拟班子成员”,按照每个青年的特点,经当地党支部审定同意,与村干部结对子,手把手培养接班人,通过理论学习、“科技播火”、外出观摩等多种方式,开拓视野,强化经济意识,初步了解区域经济概念,争取留下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
  同时,自治区团委定期召开村全体团员青年大会,改选村团支部班子,吸纳一批优秀的青年人进入团议事机构,建立志愿者服务队、文化宣传队等多支队伍,共同推进基层扶贫工作落到实处。
  创新模式,探索新型高效扶贫方法
  为提高扶贫工作效率,加快当地人民群众脱贫致富步伐,自治区团委在原有的扶贫方式方法基础上,创新扶贫模式,探索新型高效扶贫方法。
  一是针对手机普及率逐步提高的实际情况,建立微信群,并面向全国开通了“建设路9号上的卡尔墩村”、“和甜的喀克夏勒”、“和甜的喀克夏勒第二季”微信公众平台,通过微信及时了解群众思想状况,动态发布建议和倡议,引导农村群众致富。
  二是探索开展驻村干部教双语活动。共开办双语培训班89次,培训群众10000人次,进一步提升干群关系,加强各族群众交流思想,沟通感情,也为农村青年外出务工,增加收入打下坚实基础。
  三是自治区团委驻村干部在喀克夏勒村首次试点成立汉族小队,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增加民族互信,推进扶贫工作高效进行。
  在自治区团委和塔瓦库勒乡党委、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在各级组织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关心帮助下,在全体塔瓦库勒乡群众的共同支持下,塔瓦库勒乡的脱贫致富工作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势头,民生建设任务全面落实,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迅速,劳动力转移培训步伐明显加快,农牧民脱贫致富能力得到增强,定点扶贫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其他文献
6月16日至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省视察调研,18日上午在贵阳市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扶贫攻坚及“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发表了重要讲话。中央有关部委以及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7个省区市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连日来,全国迅速掀起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各省纷纷表示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广泛运用辩证思维,认真谋划和抓好扶贫开发工作。按照习近平
期刊
中国人民银行(下称“人行”)石家庄中心支行扶贫工作队进驻邯郸市广平县牛庄村以来,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创新扶贫思路,拓展扶贫途径,坚持以智力扶贫为先导,以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增加群众收入、提高发展能力为帮扶工作重点,集中力量予以扶持,取得了显著成效,受到了村民的广泛称赞。  开展扶贫思想先行  工作队进驻牛庄村后,通过与村干部、村民座谈,走访农户,发现村民接受新
期刊
一场秋雨过后,天空显得异常澄澈。金灿灿的阳光洒在白墙黛瓦、俨然村舍间,村庄显得安宁又祥和。  这是一年之中最为欢愉的季节。瓜果飘香、笑靥如花。“中国扶贫第一村”福鼎市赤溪村,已然掩映在一片丰实的年景中。  地处太姥山麓、九鲤溪畔的赤溪村,曾经是山高路险,住不挡雨、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穷山村。然而,30多年前因为一封刊登在《人民日报》头版的《穷山村希望实行特殊政策治穷致富》的
期刊
“落脚河上面崖对崖,威宁草海荞花盛开,谁把月亮挂天上?照得想说的话流成海。越过绵绵的高山,越过无尽的沧海,如果期待依然在,总是春暖到花开。请你轻轻留下来,让梦卷走这尘埃,香飘在书厢之外,奏响美丽的天籁……”这是电视剧《奢香夫人》的主题歌词。《奢香夫人》讲述的是明朝初年,贵州彝族女政治家奢香夫人,在毕节这方热土上忍辱负重,顾全大局,安抚民心,开辟龙场九驿,打通西南与中原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通道,维护边
期刊
6月27日至7月1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5年年会—“生态文明与开放式扶贫”分论坛在贵州举行。  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出席分论坛并发表演讲,贵州省委副书记谌贻琴致辞,联合国系统驻华协调员兼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诺德厚代宣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海伦·克拉克对分论坛的贺辞并演讲。分论坛开幕式由贵州省副省长刘远坤主持。  刘永富在主旨演讲中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
期刊
一场规模宏大的选派第一书记工作正紧锣密鼓地在全国展开。12.8万个贫困村,正迎来驻村第一书记。最穷的村庄,最贫困的群众,将在未来几年的攻坚拔寨期发生巨变。  为啥选派?  多年来,一些地方和单位探索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选派党建指导员、派干部驻村等做法,抓党建、抓扶贫、抓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有益经验。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这一经验得到进一步运用和推广。实践证明,选派机关优
期刊
新县位于河南省信阳市东南部、大别山腹地、鄂豫两省交接地带,如今全县还有73个贫困村,1.2万贫困户,4.28万贫困人口,扶贫任务依然艰巨。  为打赢扶贫攻坚战,新县扶贫办积极开展“雨露计划”工作,探索扶贫技能培训转移就业的新途径,以加快贫困村经济发展步伐,提高贫困村劳动力素质,拓宽就业渠道,增加贫困村农民收入为目的,采取有力措施完善培训机制,保质保量地开展培训,使大批贫困村农民在较短时间内学到一技
期刊
灰瓦白墙的教学楼,宽敞明亮的教室,钢木材质的课桌,标准化的篮球场,色彩亮丽的塑胶跑道,生机盎然的校园和青山绿水相映成趣,这就是已举行了竣工仪式并交付使用的河南省新县陶冲村“八一爱民小学”。  “七一”前夕,由济南军区援建信阳市浉河区冯湾村、新县陶冲村、商城县里罗城村的3所“八一爱民小学”全部按期挂牌、交付使用。老区的孩子们为之雀跃,教师们为之振奋。  作为著名的革命老区,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地处鄂
期刊
当前,我国扶贫开发工作面临十分艰巨而繁重的任务。要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在“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认真贯彻“四个切实”, 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  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要全面落实领导责任,确保如期完成任务。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坚持党的领导,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这是我们的最大政治优势。要强化扶贫开发工作领导责任制,把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地)县抓落
期刊
根据中央关于扶持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的方针、政策,1985年底,湖南省岳阳市发改委正式入驻省级特困乡—岳阳市平江县咏生乡开展定点扶贫。30年来,岳阳市发改委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扶贫与扶志共抓,采取“整村扶贫,流动联点”的方式,以点带面推进全乡扶贫开发。  30年间,岳阳市发改委先后共派出12批工作组、62名干部到咏生乡定点扶贫,累计帮助该乡新建项目70多个,解决资金5546万元,办理实事248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