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孩子心灵 激活语文课堂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guan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课堂是师生心灵的一种释放、一种感悟、一种跨越,其学习过程是群体灵魂跃动的轨迹,为燃烧自己的生命之火,乃鸣奏学生的心弦之歌。因此,从放飞孩子心灵,激活语文课堂入手,对如何确保学生健全发展进行概述。
  关键词:心灵;激活;语文课堂
  心灵的天空,飞翔着梦想的精灵;事业的耕耘,肩负着创新的使命。孩子带着梦想走进课堂,面对如此斑斓的世界,我们的教育不能仅仅满足于传承,也不能久久停留于适应,应立足于孩子的梦想而不断推进、不断拓新。随着教师一次次拓展梦想的空间,一只只快乐“小鸟”舒展双翼被细心呵护着送入蓝天。那么,如何放飞孩子心灵,激活语文课堂呢?
  一、让语文课堂“开放”
  这自由飞翔的空间就是开放的课堂。那么,如何才能建立一个开放的课堂,如何才能放飞学生的心灵呢?首先,开放的教学思想。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必须及时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方式,使教师进一步认识到今天的教育,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开发性的问题,能使学生展开多角度、多方向的思维活动和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从而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独创性,也就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其次,开放的教学内容。我们应该彻底改变封闭的课堂教学模式,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社会。改变课堂教学40分钟一节课的框框,努力让课堂形成一个“活动的、多变的、开放的”的特点,同时又以学生喜欢的方式出现,比如:到山上画春天、秋天,到树林里去认识树叶(而不是有限的没有生命力的几片示范性的树叶),到野外去写诗,到菜市场写作文……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想学、乐学。语文源于“生活”,也就是说,语文知识的获取不仅仅在课堂,更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而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就是最开放、最生动的。鼓励孩子从生活中学语文,从而发现语文的趣味性和巨大魅力,是树立大语文观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之一。
  第三,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作为新世纪的教师,在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应教给他们学习方法,古人云:“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才能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当中,自主的学习。
  总之,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利用高科技产品为教育服务,改革传统封闭的教学模式,创设多层次、多内容、多形式、多渠道的“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已势在必行。
  二、让语文课堂“双主”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在许多人看来似乎是老掉牙的话题,其实这种教学思想目前仍是教育教学改革的灵魂,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现代教学规律和教学实践在确认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确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活动方式是“导”。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指导者、组织者、点拨者和激发者。即做语文学科认知结构、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的指导者,做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交流的组织者,做学生释疑解难的点拨者,做创设情景唤醒学生情感的激发者。教师越是导之有方,导之得法,学生的主体作用越能充分发挥。
  三、让语文课堂“互动”
  就教学过程而言,教与学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教学活动是師生双边活动,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都是教学方法的使用者和控制者,都具有能动作用。只是教师在运用教学方法的活动中起主导作用,而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是通过配合教师教的活动,以学习的方式来体现。众所周知,同样的教学内容,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就会出现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但要真正做到“心想事成”,却要煞费一番苦心。在新课程指引下,我认为全开放的教法应该确定一样的目标:凡是学生能提出的问题,应尽量引导学生自己提出;凡是学生能读懂的,应尽量让学生自己去读书探究;凡是学生能解决的疑难,应尽量启发学生自己突破。教师适时点拨,及时总结。
  作为教师的我们,只要肯用心去看每一个孩子,就会发现他们的与众不同,就会发现他们的可爱之处。孩子是可爱的孩子,也是听话的孩子,不论学习成绩好与坏,我们都应该同样爱。师爱的伟大就在于此,因为我们都是阳光与爱的使者。
  作者简介:韩爱琴,女,生于1976年4月,小学高级教师,本科学历,就职于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陈户中心出生小学,研究方向:语文课堂教学。
  陈松贤,男,生于1972年9月出生,中学一级教师,毕业于兰州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就职于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陈户中心小学,研究方向:语文课堂教学。
其他文献
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涉及多方面因素,这不仅在于社会外部对大学生创业意志的影响,家庭环境因素在这方面也有关键性的影响作用.通过对创业精神一词概念进行分析,并阐述影响大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们交往过程中最基本的道德规范.诚信规范着人们的日常行为,是人们必须拥有的道德品质.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中学生失信行为日趋严峻,高职院校应加
讨论中国革命问题必须考虑近代中国的特殊政治语境.旨在对中国政治语境下革命历史逻辑的演变做梳理,希望这种梳理能够更准确和更科学地理解中国革命内涵的同时,也理解中国革
随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不断向智能化发展,远程教育的质量保障问题一直广受关注,通过对中国知网有关“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的文章进行分析可知:2001至2019年间文章总体数量较少,
[摘 要]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的素描教学体系开始打破传统,进入多元化时期,新的素描理论以及新的观念伴随着开放的思潮得以迅速发展。设计素描是一门认识事物基本形态和表现造型的训练课程体系,是环境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基础必修课,在其设计思维和设计观念的指导下,通过对物象的观察、分析、归纳、概括和绘制者的主观提炼、加工,构造出具有设计意味的造型,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设计创造思维能力、综合表
[摘 要] 以培养专业性强的护理人员为前提,针对高职护理专业心肺复苏教学,阐述适时教学策略的应用。介绍适时教学策略,明确其在心肺复苏说课中的作用,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拓展三个环节入手重点分析该教学方法的应用,最后总结带来的效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今后护理专业教学提供理论参考。  [关 键 词] 适时教学策略;高职;护理专业;心肺复苏  [中图分类号] G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