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伴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

来源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房颤)伴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相关性,进一步探讨房颤伴高血压人群中CHA2DS2-VASc-AASI是否比CHA2DS2-VASc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更有优越性.方法 共纳入241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房颤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本次入院是否有新鲜脑梗塞病灶分为脑卒中组和非脑卒中组.比较两组间的临床资料和AASI的差异,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通过绘制ROC曲线分析AASI、CHA2DS2-VASc评分、CHA2DS2-VASc-AASI评分对脑卒中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 脑卒中组AASI高于非脑卒中组(P<0.05),经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可得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AASI及CHA2DS2-VASc评分是房颤伴高血压患者脑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AASI预测缺血性脑卒中的ROC曲线下的AUC值为0.677,当AASI≥0.475时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最高.CHA2DS2-VASc评分和A2DS2-VASc-AASI评分的AUC值分别为0.760和0.800.结论 房颤伴高血压患者AASI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显著相关,通过分析发现房颤伴高血压患者的CHA2DS2-VASc-AASI评分比CHA2DS2-VASc评分对缺血性脑卒中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 运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中药注射液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的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及Clinicaltrails,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5月31日,按照设定的纳排标准筛选出治疗DCM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采用Cochrane协作网的ROB工具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R3.6.2软件的gemtc包、OpenBUGS软件和Stata 14.0软件进行
目的 本文通过Meta分析对比主动脉瓣置换和主动脉根部置换治疗Takayasu动脉炎引起主动脉瓣反流的疗效和预后,为临床实践提供最新依据.方法 系统性检索在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万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CBM)关于Takayasu动脉炎和主动脉瓣反流的文献,检索截止2020年9月.由两名独立研究者筛选、评估文献质量,采用R软件Meta包进行Meta分析.结果 检索结果共计1217篇文献,纳入Meta分析8篇文献,共计237例患者.主动
学位
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在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躯体症状与焦虑抑郁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运用18项心衰躯体感觉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对江苏省徐州市某三甲医院心内住院的270例心衰患者调查,运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及统计分析.结果 心衰患者的躯体症状总分、各维度与焦虑抑郁总分及各维度均呈正相关;患者的躯体症状与其社会支持水平呈负相关;社会支持水平与焦虑抑郁水平呈负相关;社会支持水平在患者的躯体症状对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对心衰患者的治疗及护理除了要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