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文教学的去“格式化”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degeng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写好文章,自古以来就有讨论。《文心雕龙》中说:“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文赋》中说写文章最怕:“意不称物,文不逮意。”金圣叹说好文章要:“略其形迹,伸其神理。”其实,写出好的文章,重要的就是有好的思想感情。一个人只有建立起健全的思想,积极健康的人生价值观,养成细心体会生活、不断反思、不断探究等一系列综合素养,才有可能写出好的文章。这就是我对如何才能写好作文的看法。但这样的观点又怎么能让那些迫切渴望迅速提高孩子写作分数的家长满意呢?
   问题的焦点还是在那个“好”字上面。其实,家长、学生们口中的“好文章”当然是指能在中考中拿到高分的文章。这一点,他们所言的“好”和我所认为的“好”其实也并不矛盾,因为我所认为的“好文章”是指具有思想情感内涵的文章,这样的文章在中考中也必然能获得较高的分数。但如果要和家长、学生开展如何写出好文章的方法讨论,估计结果不欢而散。因为,他们着急,他们想要快,想要立竿见影。而我却坚持,学习写作快不得,急不得,催不得。
   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之下,一种错误的格式化的作文写作教学方法应运而生了。虽然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情感有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教会学生几点写作的格式却并不需要太多时间。给出模式,强化训练,再加以激励,就可见到成效。
   例如:
   要求分段,要求一个班级所有学生写作文都分为5段,1段引文,2段起因,3段经过,4段结果,5段总结点题。
   要求学生用排比句开头。
   要求作文中必须引用一句名言或诗句。
   要求学生结尾必须有点明中心的句子。
   ……
  
其他文献
近日,“奶粉疑致婴儿性早熟事件”使激素成为公众高度关注的话题。其实,早在几年前媒体揭露农户大量使用“催熟剂”、“膨大素”等植物激素后,有关激素果蔬的安全性争议就从未间断,“激素”二字也几成贬义词,农业界人士包括农户都有意无意将之改称为“调节剂”。  只要人们咨询如何避免食用含激素的食品,医学专家总会给出一条建议:“反季水果以及颜色特别鲜艳、个头特别大的水果不要食用,因为这类水果在生长过程中可能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