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电打响三大战役

来源 :中国数字电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loex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练内功,解决“增量不增收”
  
  2006年,虽然市场一片火爆、产销量不断增高,但以电视机为主体的家用视听产业差点出现利润增速为负的尴尬。
  根据信产部8月份的统计,2006-年1~6月,当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收入、利润同步快速增长时,家用视听设备制造的投资增长速度只有11.6%.而利润增长速度为10.8%;到了10月份,因为平板电视出口退税率从13%提高到17%,家用视听设备制造业的利润增幅才“转正”为6%。
  激烈的竞争和止不住的价格战,使上述局面顺理成章。
  2006年春节前后,洋品牌开始第一波集体降价,并在十一黄金周创出其价位体系的新低;3月、6月这样的传统淡季,却因为有高清国标出台、世界杯等因素的刺激,同内外厂商纷纷祭出价格战的法宝;到十一时,同尺寸产品差不多比2005年跌去一半价格。以液晶为例,4000元以下的32英寸、6000元以下的37英寸和万元以下的47英寸,构成新的市场坐标系。
  于是,一个肯定会应验的预言提前到来了——“平板电视迟早也要变成大白菜”。虽然降价是常态,但是如此急跌却显然不正常。对于彩电厂商来说,必须苦练内功,才能自我救赎。
  2006年,我们欣喜地看到,彩电厂商的研发和营销战略,开始百花齐放,走出了争高清、拼像素的狭小战区。这一战略性的转折,首先得益于高清国标出台后有法可依的规范化;其次因为液晶屏、音视频芯片等关键元器件的采购相差无几,很难做出差异化。
  在彩电厂商积极突围下,增强的流媒体功能、内置硬盘的PVR功能、屏幕亮度随环境光线的自适应、强调平板电视的高保真立体声体验、以电视为核心整合全套数字家电产品等一系列应用创新不断涌现,这是一个好兆头。
  “我国已经是不折不扣的第一电视大国,”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秘书长白为民女士说,“2006年1~9月电视产量6000多万台,出口3000多万台。平板电视产量更占全球的40%。但从大国走向强国,就必须得解决增量不增收的问题,上下游的沟通、厂商之间的竞合,这些都关系到电子视像行业能否落实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
  “2006年,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旗下的技术标准协调、知识产权协调、国际市场协调、国内市场协调等四大委员会,以及新成立的等离子专业委员会,每个月都会召开专题会议,”协会副秘书长郝亚斌说,“有效地协调了产业发展。”
  
  促整合,进军上游需要大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两个大的行业战役奠定了我同音视频领域的自主创新基石,”白为民指出,“第一次是在80年代初期,组织全行业的录音机本地化研发会战;第二次是在90年代初期,通过彩管大会战,建立起完全独立自主的CRT体系,使国产品牌对国外品牌的竞争取得了压倒性优势。”
  “21世纪,进入到平板时代之后,不可否认我们一度与国际产业界的距离拉大了,”白为民说,“今天,如果中国彩电企业不能在平板电视的上游产业链扎住根,那就谈不上今后5~10年的竞争力”。
  2006年,虽然依旧处于亏损阶段,但我国内地面板业呈现出两个向好的势头。
  首先,实质性整合有助于规模效应。2006年初,创维、TCL、康佳、长虹及深超科技合资组建聚龙光电,京东方在4月向聚龙参股800万元;6月,京东方、上广电、龙腾光电这三家拥有液晶五代线的内地厂商,实现了交叉持股;年底前,三方公告将整合TFT-LCD业务成立新公司——在规模决定效益的面板业,底子太薄的内地面板业,必须走向实质性整合。
  其次,地方政府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11月5日,广东省TFT-LCD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宣布:到2010年,广东平板显示产业产值达到3000亿元,增加值600亿元。“3年之后,我们要做到全国第一,”广东省副省长佟星说,“深圳、佛山、广州已分别引进了中华映管、奇美和LG飞利浦的液晶模组项目,彩电是广东的支柱型产业,我们不能在与长三角、环渤海地区的竞争中落伍。”
  
  攻专利,加速自主创新
  
  “中国加入WTO仅数年,但是外商发起的知识产权围歼战已经震动了我国数以千计的企业,甚至带来了行业性的生存危机……”
  这段话来自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对彩电行业知识产权的调查报告。确实,触目惊心的专利战,已经压得中国企业喘不过气来。2006年底,美国FCC再度重申,“从2007年3月开始,出口美国市场的彩电必须符合ATSC标准的数字电视。”根据协会的调研数据,仅ATSC一项,十一家专利拥有企业(机构)就拥有上千项专利。也就是说,中国企业每年将不得不支出约10亿美元费用!
  “彩电行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已经起到了很大作用,”郝亚斌说,“在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的指导下,专业委员会把专利集体谈判、数字电视知识产权分析、彩电专利池建设作为主要任务,聘请专业律师,应对了加拿大企业提出的集体专利诉讼;与国际接口标准组织的谈判取得实质进展,将专利年金从15000美金降到10000美金;并制定出以各主要彩电企业为主体建立第三方专利公司的方案。”
  企业的专利问题,折射出国家的专利战略。纵观发达国家,政府和行业协会无一不对专利和知识产权高度关注,无论专项基金支持、集体应对诉讼、修正制度缺陷还是加强联合研发,都需要拿出魄力,展现崛起中的大国风范。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