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西文化语境下商业招贴的设计特点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招贴按其字义解释,“招”是指引注意,“贴”是张贴,即为“招引注意而进行张贴”。 它是现代广告中使用最频繁、最广泛、最便利、最快捷和最经济的传播手段之一。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商界和企业界对自身形象宣传的重视,同时创意设计也越来越受到艺术界的重视。作为最早、最古老的一种广 告类型,伴随着商品经济的迅猛發展,人 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广告自身样式的一次 次推陈出新,各种广告体裁、广告手段的 涌现,招贴广告依然保持着应有的生命力。文章将以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初期中西方的商业招贴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论证,最终归纳出对当代招贴的设计的影响,从设计形态、设计思想上让传统文化再出新意,再出新价值。
  【关键词】:文化语境;中西方;商业招贴
  由于中西方历史发展、宗教信仰、语言符号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导致招贴的内容的表现也有所不同,西方招贴多有表现性、灵活性、浪漫情调性、装饰性;而中方的招貼多表现为简约性、主体性、直接性。在表现技法、色彩运用和板式处理上都有各自的风格特点。
  一、文化特点
  中国自古以来受到儒家文化和道家思想的熏陶影响,导致思想较为保守和传统,所以在招贴设计的表现上,画面中女子也多为表情委婉、矜持,服饰保守,姿态传统的形象,表现方式也受中国传统国画技法与风格特点的影响,具有轻、薄、透的视觉特点。
  西方则发展较为迅速,并受到宗教的洗礼,人们思想热情、开放。所以在招贴设计中,画面中的女子表情丰富,服饰时尚,姿态万千。而表现方式也受到传统油画艺术和新艺术运动的影响,具有厚重的视觉特点。
  二、技法特点
  19世纪末20世纪初,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社会对中国进行政治、文化、经济上的侵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上海作为我国当时最为发达的城市,成为了西方商人进行贸易的宝地,月份牌也由此诞生,为洋货商品进行宣传。因此,月份牌成为了这一时期中国招贴的主要表现形式。在月份牌的人物设定上多为娇柔妩媚的女子形象,采用擦笔水彩的绘画技法,先使用炭精粉给画像施以朦胧的明暗关系,然后再加上水彩渲染,这样出来的画画面生动、富有立体感,以中国传统绘画风格为主展现了传统绘画趣味,又借鉴了当时西洋画的绘画法则。更好的表现年轻女子面容光洁、细腻、润泽的阴柔之美,画面立体感强,人物巧補如生。
  新艺术运动是在工艺美术运动在法国的继续发展,随着殖民地诲外扩张的形成,新艺未运动就是在这种巧社会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继而发展到全世界。主要强调引用自然风格为发展依据,强调自然中不存在直线和完全的平面,突出表现曲线和有机形态。揉合多种艺术特点,风格细腻,装饰性强。招贴多以曲线、女性题材及植物纹样为主,采用直线和曲线风格表现,他继承了日本浮世绘的风格,采用笔墨勾线处理,较为平面,带有特色的装饰性特点,线条的处理就有很高的写实技巧,利用大自然中的植物纹样进行装饰,流畅的线条,充满美感,散发着浓郁的古典装饰色彩。更注重造型、光影和浮世绘等绘画的表现技法,人物更随意、开放,自然逼真。
  三、板式特点
  随着月份牌的流行与发展,其板式也有着一定的变化,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月份牌的板式逐渐去繁从简,舍去了繁琐的装饰花纹与月历元素,将人物作为主要元素,在整个版面上占据主要位置,并将产品元素在画面中的适当位置进行展示。在字体的选择上多为印刷体或经过设计的字体,整体风格简约、稳重,在作者落款上为书法字体或书法字体加印章的方式。
  西方招贴设计则先一步打破了传统、呆板的画面布局,通过人物的动态和周边装饰的丰富,使得画面变得活跃且有激情,在装饰元素上多采用卷曲的花纹与抽象元素,使招贴更具有视觉冲击力。受新艺术运动的影响,在文字的造型与排版上,将大量的卷曲、抽象特点与文字造型相结合,并且文字的排版更加灵活多变。
  综上所述,中西方招贴设计在发展的历程中一直存在着各自的特点,而不同的文化语境更是其特点产生的主要原因,例如我国月份牌画家杭穉英的阿司匹林药品广告月份牌(如图1),招贴整体为暗黄色系,通过水墨颜料的晕染,使整个画面都具有非常通透的效果,画面中女子衣着为古典的新式旗袍,旗袍上的图案为素色印花,并在服饰上装点了中国传统的刺绣纹样,脖颈虽配有花朵装饰,但依旧给人以保守的感觉,同时,女子头部微微下垂,露出委婉的微笑,眉眼间不失优雅风韵,各方面体現了东方女子的美丽与曼妙。在字体的运用上,药品名称和功效竖式摆放,药品名称为经过设计变形的印刷体,药品功效为手写体,画面下方加入了产品的元素。而英国的香烟广告招贴(如图2),招贴整体色彩鲜亮,对比强烈,色彩的饱和度较高,画面中心的亮红色尤为醒目,女子衣着轻盈鲜亮、搭配时尚,悠闲的走在沙滩上,手持香烟,回眸而笑,不经意间衣服滑落露出手臂,流露出性感与妩媚,浓重的妆容与开放的穿着都体现了西方人们热情奔放的文化与思想。整个画面的光影效果非常强烈。画面下方的品牌名称为印刷字体,同一字体的不同大小居中摆放,史画面更具有灵动性和层次感,左上角的一句广告语为手写体,整体画面层次分明、内容丰富。
  从招贴的发展史来看,我们可以看到前人的一些作品能很好地反映出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还能很好地体现出作品的创意思维、表现方式等各个方面。从招贴设计的发展过程来看,它能够帮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区别于过去与现在之间的关系;还能够帮助我们学会 去运用设计理念、形式特征与审美情趣,去营造一个崭新的未来。在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了解中西方招贴设计的特点以及其特点产生的原因,更加有利于我们在当今设计的过程中的传承与发展,对我们当代的设计者有着不可估量的启迪。
其他文献
装饰艺术心理学从贡布里希的的研究中得以发展,回顾这条以李格尔的装饰艺术理论为起点的演进脉络,对李格尔和贡布里希理论上的关系考察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李格尔到贡布里希,他们用自己的理论回答了:“为什么装饰艺术有一段历史?”这样一个根本问题。正是在这样一个架构上,贡布里希将李格尔的理论进行层层递进形成了自己的艺术心理学研究成果。该成果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以李格尔的《风格问题》为研究起点的,对里格尔的分析
期刊
【摘要】:中国古典园林与日本园林作为两邻国的文化有着相同与差异。本文从两国各自园林的发展入手,挖掘中国园林的元素假山流水与日本庭院的典型枯山水,从两者的发展和对比中探索两国园林文化及审美观的差异。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日本园林;假山流水;枯山水;审美差异  一  中国古典园林,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之瑰宝,最早可追溯到殷末商初时期“囿”与“台”的结合,也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  我们
期刊
【摘要】:信息化时代在不断向前推进,不同的文化、经济背景下都会影响建筑理念及建筑特征的发展趋势。有建筑界“诺贝尔奖”之称的普利兹克奖,在当代及未来建筑的发展走势方面具有很强的引导作用。本文以近十年普利兹克奖获奖建筑师设计风格及其代表作品为研究基础,运用表格法、对比法等将获奖建筑师设计理念、创作手法进行分类研究。找寻出现代建筑的发展脉络,分析当代建筑的时代特征,对我国建筑师设计实践中带来切身的思考和
期刊
【摘要】:大历时期诗歌审美“移风骨之赏于情致”,《中兴间气集》作为大历时期最重要的诗歌选本,首次以“理致清新”为最高审美规范来品评诗歌文本,钱起是高仲武在《中兴间气集》中首推的诗人,其诗作为“理致清新”的典范被称誉“体状风雅,理致清瞻,革齐宋之浮游,削梁陈之靡曼,迥然独立,莫与之群”。本文笔者从“理致”的美学角度切入,以钱起诗歌为研究文本,重点分析钱起诗歌的艺术特点,并进一步关注诗歌从“盛唐体”至
期刊
众所周知,“农夫山泉”品牌,以“农夫山泉有点甜”这一独特的广告语从众多品牌饮用水广告中脱颖而出,成为闻名全国、蜚声各地的业界领军品牌,独树一帜。正如著名广告人罗瑟?瑞夫斯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提出的USP广告创意理论所讲的一样,广告创意的独特性是评价其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农夫山泉有点甜”这一广告语的成功走红,得益于它很好地实现了“Unique”这一理论核心。  “农夫山泉”主打“天然”这一的卖点不仅
期刊
【摘要】:建筑与景观作为人类社会存在并发展达数千年的物质形态,与人类的关系也随着时间和社会的发展处于不断的演化与调整中。而当今世界随着人类生产方式空前发展,建筑与景观的关系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更加和谐的且多样的建筑与景观探索涌现出来。本文通过对几个代表性建筑进行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尝试对建筑与景观的关系提出新的解读,希望能对相关的理论与实践有所帮助。  【关键词】:建筑;景观;风景;环境;融合;
期刊
【摘要】:KAWS,一个来自美国街头的“涂鸦怪盗”,是当代艺术圈和潮流界的领军人物,以他涂鸦作品制作的公仔、衣服、手机壳……等都被现在的年轻人所追捧,而且每一款作品都是售罄状态,那么他是如何从街头涂鸦演变成一个室内艺术品,甚至是我们日常生活所需的物品,此篇论文将结合他最初的作品以及现在的成就进行剖析以及对涂鸦壁画进行展望。  【关键词】:KAWS;涂鸦;发展;创新  一、kaws在涂鸦界的溯源  
期刊
【摘要】:现代人们生活趋于城市化,越来越多的建筑物屹立于城市之中,各种各样的建筑风格、建筑结构呈现给人们,建筑的装飾也必不可少,壁画艺术的发展,也随着时代的变化,更具时代性,壁画设计与建筑物的融合,使得城市建筑、壁画设计能更好的发挥其功能,到达更好的效果,在满足建筑实用功能的基础上,还可以使其美观性得到提升。  【关键词】:建筑;壁画设计;时代性;美观性  在建筑中,壁画作为装饰艺术依附于建筑,有
期刊
罗城是一个镇级行政单位,隶属于甘肃省高台县。它地处河西走廊中段,位于高台县城西北约50公里,北邻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西面与酒泉市金塔县接壤,南面紧靠肃南县眀花乡,被称为中国第二大内流河的黑河贯穿全境。[1]“民国初,罗城称为三区。民国28年(1939年),设四维乡。新中国成立初,建四维区。1955年境内设天城、罗城、花墙、河西四个乡。1958年成立罗城人民公社。1961年罗城公社分为罗城、河西、
期刊
【摘要】:长期以来我们对诗歌的创作一直在探索,尤其是到近代以来,各种诗歌流派的诞生使得诗歌的格式风格变得层出不穷。进来一部纪录片上映之后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这部纪录片由导演范俭指导,片名《摇摇晃晃的人间》其纪录的正是身患残疾的女诗人余秀华的故事。纪录片主要讲述了其通过写诗这样的方式不断与命运挣扎,试图掌控自己的命运。从这部纪录片可以折射出很多值得思考的社会问题,但透过这些话题我们可以看到有关诗歌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