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曾:艺术大视野

来源 :商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月15日。北京大学弥漫着春天的气息,一场别开生面的对话正在进行——科学与文学双峰并峻,试图分享各自的奥秘,构架严谨和浪漫之间的彩虹桥。这一天,91岁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58岁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与数百名莘莘学子聚首燕园,探讨梦想和奋斗,探讨如何看待“诚”与“信”,探讨对美、哲学、信仰、价值的认识。
  为这场思想盛宴穿针引线的,是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院长范曾,他作为主持人用充满哲思和趣味的语言,钩沉千百年来艺术的修为和科学的秘笈。5月19日,在京郊范曾画室抱冲斋,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
  记者:前不久你在北京大学组织了一场“科学与艺术”的对话,邀请杨振宁和莫言跨界交流,宗旨何在?效果如何?
  范曾:效果你已看到,人民日报已有报道,无须我赘述。我举行过很多次和一些高人达士的对话,比如,我曾经和杨振宁在新加坡有一次关于“美是什么”的讲座,我认为美术界不少人其实不懂美,更说不清楚到底什么是美。我还曾经同数学家陈省身同台,讲“绘画与数学之美”,同哲学家杜维明同台,谈过“天与人”。我想我们需要多些对宇宙、自然、人生的认知,这是我们对于艺术与生命认知的力量之本。
  记者:你在《警世钟》一文中曾表达这样一个意思:21世纪人类将会有一个共同的宗教,它的名字叫“和谐”。你是一名艺术家,为何将视野放大到这样广阔的领域,关注超乎美术之外的诸多话题?
  范曾:要求六七十亿人口的地球遵循某一种制度、信仰和宗教,无异于痴人说梦。祈望平安快乐,这是生命最根本的企求。正如天体物理学家开普勒所说,宇宙是六声部的大交响。这大交响带给人类的应是安谧和宁静,这是对人类的无言之教。《庄子》曾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老子曾说过“静为躁君”,意思是宁静和谐是万类的主宰,它足以使烦躁和不安降服。当浮躁统治人类的时候,会失去根本之性,心灵失去了主宰,所谓“轻则失根,躁则失君”,地球将会变成一团乱麻。
  中国先哲崇尚自然,视之可见的是人、地和天,不可见的宇宙的法律是“道”,“道”的背后还有那自在而已然的大存在一一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恒居不变的根本道理。这道理布之弥广,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对人类有限的历史和个体有限的生命,那是永远无法穷极的藏得太隐秘的“理”之所在,这“理”给人类恩泽无限,永无尽期。它不只是“善”的存在,也是“美”的存在。
  记者:《易干凿度》记栽,“仲尼五十究易,作十翼。”你取字为“十翼”,显寓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之意。在创作和思考过程中,你如何建立你的“一家之言”?
  范曾:所谓一家之言,就是独特的见解、独立的判断、孤踪独往的坚守。古往今来,东方和西方的思想家都在思考着宇宙和人的关系,可是东西方文明的差异,从源头开始就有非常大的不同。马克思曾称古希腊是人类文明健康的童年,那么我们也可以把中国的春秋战国之交称为中国古代健康的童年。健康并不是讲当时没有战伐、没有杀戮,而是指人们的思想比较贴近自然。
  记者:中国古代的种种概念,如“道”、“仁”在古代文献或后世诠注中都显现出横空出世的状态。学者努力尝试解读虽有很大成就,但仍然没能作出理性均结构和架设。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缺乏逻辑,也似乎可以大而化之地体现在“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思辨之中。
  范曾:庄子曾经跟惠施辩论一个命题,“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讲的是物质的分割性。20世纪70年代,杨振宁回国,毛泽东就问过他,有一根一尺的棍子,那么每天取一半你能取完它吗?杨振宁说,从理论上讲,这是一个无穷极的过程。这个朴素的想法在中国2300年前惠施就提出过,但是他在那个时代被称为“名家”,也就是逻辑家。遗憾的是,这个逻辑的思想没有得到发展。比如说,数学是科学之母,数学的核心就是逻辑学。中国从汉代流传下来的《九章算术》和《周髀算经》,它都不能算作是数学,而是一个算数的术。中国古代科学和哲学缺乏逻辑特质,这已经是不争的憾事。
  记者:艺术占据了你生命中最重要的时段。你笔下的人物与你有怎样的关联?似乎是你经历的映射和感情的投影,你在借古人之酒杯,浇自己胸中之块垒。
  范曾:的确如此。我的艺术之所以能在中国生根,那是因为我所画的主题弘扬了中国不朽的历史、文化。人们喜爱我的画,那是因为其中有着炎黄子孙的傲骨烈魄。1955年,我17岁,考上了南开大学历史系。19岁时,中央美术学院成立美术史系,我写了几篇十分幼稚可笑的文章寄给江丰院长。文章立论当然是疏漏肤浅的,但文笔可能不坠家风;中央美术学院很快地表示欢迎我去。美术史系半年便草草收场,我转到中国画系。在这里,我平生第一次见到那么多的艺术大师:蒋兆和、李苦禅、李可染、郭味蕖、李斛、刘凌沧、黄均、俞致贞、宗其香……李可染先生曾送我一幅书法:“七十二难”,鼓励我勇猛精进。
  记者:郑欣森曾经高度评价你的艺术创作,“诗魂书骨,大美不言”。你的绘画作品有着强烈的“寻根意识”,你如何看待中国美术传统对于你的影响与观照?
  范曾:我认为,举凡中国先哲深睿高华之感悟,史家博雅浩瀚之文思,诗家沉雄逸迈之篇章,皆为中国画源头活水。
  我曾经在中国历史博物馆,跟沈从文先生编绘中国历代服饰资料。这是件十分浩繁艰巨的工作,今天想来,是对我的考验和锻炼。
  闲暇时候,我整理我的艺术思路,发现这样一条清晰的线索:从顾恺之-吴道子-李公麟-赵孟頫-陈洪绶-任熊、任熏-任伯年是中国白描线条的发展史,对此我不是曾痛下苦功吗?从五代的石恪到南宋的梁楷,到明末清初的八大山人、石涛,到乾隆年间的“扬州八怪”,他们言简意赅的艺术语言,我不曾心摹手追吗?是的,我有力量将线描勾勒和大泼墨结合起来,创造崭新的、属于自己的世界。
  记者:在5月15日“科学与文学”对话中,你和杨振宁、莫言曾分别选择一句话送给在场的学子。杨振宁选择的是“自强不息”,莫言选择的是“青春万岁”,你选择的是“诚外无物”。你怎么理解这四个字?你可曾用这四个字指导你的创作和治学之道?   范曾:有一次在法国,我在大仲马像前鞠躬,周围几个法国青年人嘲笑我,说看这个东方的老头在干什么!我说,你们知道他是谁吗?这是你们法兰西的骄傲,大仲马的书你们读过吗?他们说,不知道,没读过。所以,现在青年的危机不仅在中国存在,在西方同样存在。正是这种危机意识迫使我说出这四个字。我认为,天赋和勤奋缺一不可,我择选弟子,首先考虑诚实。“诚外无物”,这是我们目前社会最需要提倡的品质和修养。党和国家对人民“诚”,人民一定会拥护和支持,得民心者得天下。讲诚修睦,大道之行,做到天下为公的话,那么一切为非作歹、营私舞弊的人都会在这“天下为公”的潮流下淹没。在国际关系上做到“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都是先贤非常好的教诲。其实我想我们的软实力就是讲这个民族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部分,就是构成我们民族精神的软件,而这种软件是亘古常新的。
  记者:近年来,艺术与市场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特别是美术领域,市场化力度最大,画家追逐利益投身商业的很多行为深为社会各界所诟病,也有人批评你用流水线方式创作中国画,你如何看待这些社会意见,如何看待美术和利益的关系,以及美术的市场化和商品化问题?
  范曾:这是画家的悲剧,是艺术的悲剧,是艺术家的悲剧,我们要摆脱这种悲剧必须保持心灵的纯洁。要时时刻刻想到自己是个艺术家。我可以坦率地说,今天的画家多不思考这个问题,一些画家没有艺术追求,甚至蝇营狗苟,玷污了艺术的尊严和圣洁。
  我对待这些只想到自己怎么市场运作怎么卖钱,没有艺术品格的人,鄙视而远之。市场上有很多我的画,都是假画,造假之人很龌龊。
  记者:现在外面对你有很多争议,比如人与人之间的是非恩怨,你觉得是跟你思考和表达的风格有关系吗?或是跟你做事的率性而为有关系?
  范曾:都没关系,和人性的弱点有关系,妒忌、恼怒、怨仇、嫉恨,“妒恼怨恨”构成了对中国当代优秀人才的污泥浊水。你看,我的生活非常平静,非常认真。《四库全书》在我书房里,8万卷,我挑出近800卷来,准备看30年。我今年75岁了,准备看到105岁。为什么定这个目标?我知道这是为自己。孔子讲:“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之学者为己,为的什么呢,修身、齐家,没有修身、齐家,怎么利他?何以谈治国、平天下?
  网上有关我的一些贬损不实之词,我看都不看。真正触犯我的尊严了,我就把他告到法庭。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我所以不畏,就是我所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力量,我的生命的力量。
  (据《人民日报》,有删节)
其他文献
期刊
全面推广现代化管理方法,积极应用现代管理手段,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管理技术的落后状况,是民营建筑企业的管理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重要措施.特别是改制后的民营建筑企业,要
随着我国人口逐步老龄化,骨质疏松患者渐渐增多。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预测,我国约有8800万骨质疏松患者。目前,老年人中有90%的女性和60.72%的男性患有此病。由此可见,骨
在新的征程中,义乌靠什么来驱动新一轮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事关又好又快建设国际性商贸城市。以更宽广的视野、更开放的思维、更扎实的举措,谋划好创新型城市建设至关重要。按
窗外,风又起。我一刻不停地赶着作业,生怕浪费了一点时间。可那堆满桌的作业似乎在与我抗衡,怎么也做不完。终于,我克制不住自己内心的压抑,将手中的作业本抛向屋子的一个角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大力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全面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努力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更好。随着新农村建设不断深
摘要:目前通风课程教学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结合这一改变,我们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主要知识点与拓展知识相结合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的角度深入思考,并且给予了一定的探讨,这些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也为进一步加强学生们对通风工程在HQ办公楼限额设计预算项目中的应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通风工程;HQ办公楼;限额;设计预算  一、前言  “通风工程”在HQ办公楼限额设计预算项目中占据最重要的位置,
孙子下午放学回来,拿着作文本哭丧着脸找我:“奶奶,这篇作文咋能写好呀?”
我们每天都会面对许许多多的门,重复着开门与关门的动作,轻松而又机械。我想,如果有一天不小心弄丢了钥匙,是否也能这样轻松自如地开门呢?  透过身边一张张忧愁的脸、沉闷的脸、落寞的脸,我看到了一扇扇紧锁着的、虚掩着的门。我相信,他们需要一把钥匙、一把能打开心锁的钥匙。  不知为何,人们总有着强烈的不安全感,无法完全信任别人,于是,悄悄地关上了自己的心门,隔断了与外界的沟通,让秘密在自己的心里发酵。紧接
期刊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年轻人为追求时尚,无论是走路、乘车、出差、小憩,还是学习,总是挂着耳机。 In daily life, we often see some young people in pursuit of 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