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利用突发事件 正确把握教育时机

来源 :中小学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zhu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突发事件是指与教育教学无关,而又出乎教师意料的偶发性事件。尽管教师在课前会做好充分的准备,认真备课、钻研教材、设计教法,甚至还要考虑到学生可能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以及自己该做出怎样的回答。然而,由于学生在思想、性格、知识、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发生各种扰乱课堂秩序的突发状况,这些突发事件如果处理不当,往往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育教学目标的完成,有时甚至会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但是,如果教师能够果断、机智地抓住时机,因势利导,便能将突发事件转化为不可多得的教育良机,进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记得我在担任四年级(2)班班主任的时候,学校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要求各班举行创建文明礼仪班级比赛。我根据《文明班级评比细则》,制定了实施方案,并列举了班里出现的种种不文明现象,如乱扔纸屑、随地吐痰、破坏公物、墙壁涂鸦等等。为此,我决定召开一堂“文明行为教育”班会课,对班级的几个“小阑尾”进行“开刀”。
  上课铃响后,我走上讲台,正准备开始班会课,突然,一个乒乓球大的白色纸团飞到了我的脚下。我的目光立即转向纸团的“发射台”,只见班里多次违纪、屡教不改的男生张浩旁若无人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潇洒地把头一仰。同学们都静静地看着我,看我如何发落。而此时,我怒不可遏,心想这学生真是肆无忌惮、无法无天,我必须要对他进行严厉的批评。
  同学们看到我阴暗的脸色,都低下了头,等待着暴风雨的来临。这时我忽然想起了一位教育家说过的话:一个不会控制自己情緒的老师不是一个好老师,而是一个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我强压住自己心中的怒火,在想该怎么进行处理。这类不文明现象在同学们中间并不少见,以前,我也曾严厉地处罚过,可收效甚微。何不利用这次机会,尝试一下其他教育方式呢?
  我的大脑飞速地运转,突然灵光一闪,想起了这样一则故事:
  在英国国家艺术画廊中,有两幅引人注目的藏画:一幅是狗的骨骼图,另一幅是狗的血液循环图。这是当年一个名叫约翰·麦克劳德的孩子的作品。在上小学时,有一天,约翰·麦克劳德忽然想亲眼看看狗的内脏是怎样的,于是和几个同学偷偷地套住校长家的宠物犬,把它给宰杀了,然后把内脏一个个地分割开来进行观察。
  校长十分恼火,但经过考虑后却做出了这样的处罚决定:罚麦克劳德画一幅狗的骨骼结构图和一幅血液循环图。知道惹下大祸的麦克劳德决心改过自新,于是他按照校长的要求,认真地画好了两幅图。开明大度的校长看后很满意,不但对杀狗之事既往不咎,还真诚地夸奖了麦克劳德一番。从此,麦克劳德爱上了生物学,最终成为一位著名的解剖学家,还研究发现了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方法,并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
  老校长对小麦克劳德的处罚办法打破常规,另辟蹊径,是巧妙而又充满爱心的。这种方法不仅能让麦克劳德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同时又保护了他的好奇心,发展了他的兴趣。如果当初老校长只是对麦克劳德进行简单粗暴的批评,一位医学天才就可能被埋没了。
  何不换一种方法试一试?于是,我若无其事地整理了一下讲台,面带笑容地说:“同学们,大家都不要紧张。请想一想,你们平时有没有类似的乱扔垃圾的行为呢?如果有,请你说一说,你是怎么看待自己的这种行为的?”
  教室里一片寂静。过了一会儿,仍然没有人说话。我又和颜悦色地说:“没关系,大家可以畅所欲言,老师是绝对不会批评你们的。”为了让学生放宽心,我还特意强调了“绝对”二字。
  这时,一向活泼的刘博率先站起来说:“我有类似的行为。昨天,我在上数学课时,鼻涕流出来了,我掏出卫生纸擦了一下,然后把纸随意扔掉了,我觉得这种行为不好,我不该乱扔垃圾。”
  被大家公认为遵守纪律的李昊接着说:“有一次,我吃完零食后,把包装纸扔到操场上了。我为我的不文明行为向同学们道歉。”
  学习委员张丽也说,她有一次在美术课堂上,因为画得不好,一气之下就把画纸揉成一团扔在教室后边了,并表示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同学们纷纷举手,“揭发”自己在学校甚至在校外的一些不文明行为,并保证以后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了。
  刚才扔纸团的那位张浩同学看到大家坦率地承认自己的错误行为,也羞愧地站起来说:“我也不知怎么了,擦完鼻涕就随手把纸团扔在了教室的地上,也许是习惯了。我保证今后不再这样了,请老师原谅我,请同学们相信我!”
  通过同学们的热烈讨论,大家都认识到这种不文明行为会破坏校园环境、影响教室卫生,甚至可能会导致疾病的传播,应该戒除这种不文明行为。于是,我号召同学们互相监督,争做文明的好学生。
  这次班会过后,教室里再也没有发生过乱扔垃圾的现象;同时,同学们都积极参加室内外卫生大扫除活动,自觉遵守班级纪律,没有以往逃避值日的现象了。教室里干净了,环境卫生改善了,我们班还被评为“文明班级”,荣获了流动红旗。
  由此可见,班会上出现的学生扔纸球的突发事件,并没有成为扰乱课堂秩序的因素。我恰恰抓住这一契机,从容应对,随机应变,结合教学内容因势利导,反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这件事让我感受颇深: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往往都是紧急且棘手的事件。如果班主任能够找出合理的对策,处理得当,不仅可以迅速有效地摆脱窘境,平息事端,还能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的感情。而如果班主任在事发时不能沉着冷静,而是怒发冲冠,大发雷霆,失去理智,继而用粗暴的方式来处理问题,不仅会激化师生矛盾,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还会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损害班主任的形象。所以,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班主任不仅要有从容不迫的处理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对学生宽容的心。用爱心和智慧,把每一次突发事件看作是教育的契机,引导每一个犯错误的孩子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其他文献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我们充分认识到,要让教育在公平的基础上实现“有质量”,除了要解决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等问题之外,最现实也最亟须解决的是家庭教育水平的不均衡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解放思想,进一步放大格局、开阔视野,既要注重学校内涵品质的提升,又要做好内外兼修,要着眼于孩子成长的系统理论,着力解决一系列有关孩子成长的现实问题。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为教育发展指
期刊
王玉新 原江苏省扬州市副市长,江苏省邗江中学校长,资深教育专家  当前邗江教育正处于推进高品质教育、办有温度教育的跨越发展时期。“新时代、新体系、新家庭”,为了创造更好的教育,追求幸福人生,为了孩子能成长得更好、生活得更好,增强家庭获得感,促进家庭幸福,邗江着眼当下,立足长远,提出了一个跨时代的命题,率先在全国提出了新家庭教育实验,并积极探索“政府主导+民间力量参与+全社会推动”的模式,形成了由学
期刊
班会背景rn现在有不少学生个性张扬、自私要强,缺乏宽容之心、同情之心、尊重之心,习惯把错误推到别人身上,对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斤斤计较,从而引发矛盾冲突.为此,教师需要用文
期刊
班会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中德育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责任担当作为学生的必备品格之一,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重大意义。但是,现实生活中,高中生的责任担当意识还有待加强。因此,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并践行责任担当有着现实紧迫性。  班会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担当与责任的内涵,培养辩证与跨学科思考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采用“生成性”教学模式,基于情境——组织讨论——深
期刊
班会背景rn1.当今社会处于急速转型期,由于受到东西方文化、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影响,社会环境日趋复杂,各种价值观念相互冲突.rn2.高中阶段是出现各
期刊
相信小伙伴们对“赛尔号”并不陌生,没错,它是一部动画片的名字。为了寻求探索新能源,科学家们开始了赛尔机器人的研制工作。赛尔诞生了,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和梦想,宇宙探索充满曲折,飞船“赛尔号”一路砥砺前行。我们四(3)中队以“赛尔号”命名,有着不凡的意义。“赛尔号”中队的每位队员都是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的小赛尔,有使命,有责任,健康生活,成就出彩人生!  一、动感扫把,用激情拥抱劳动  周一放学,值日组长
期刊
师生冲突是中职学校众多师生关系中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一谈到冲突,就有老师感到害怕、畏缩甚至恐惧,他们认为冲突会严重损害师生关系,伤害师生感情,不利于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开展。也有老师乐观地认为,有师生关系就有冲突,有冲突就有协商与对话的空间,冲突的产生有利于师生间相互了解、认识和共同成长。后进生的转化是教育中的一个焦点议题,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难点。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转化后进生。后进生的转化需要
期刊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优先位置上,并提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作为一所农村小学,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柳袱小学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逐步内化为“好好学习,快乐成长”的教学理念。我校每个班级的教育对象都是一群特殊的孩子,他們有一
期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落实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如何落实呢?我们用10多年的前期实践探索、4年多的省重点课题立项研究,以及成都棠湖外国语学校小学、初中、高中三学部的160个班级和河南、山东、河北、重庆、江苏、内蒙古、四川等全国7省市自治区30所中小学的推广实践,使立德树人落实在班级德育中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  在此基础上,我们逐渐提炼形成了以修身教育为思想的班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