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中职数学课程内容设计千篇一律,内容雷同,没能和专业教学相结合,本文从数学教学内容设计和教学方法设计两个方面提出了中职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考和实践。
关键词:中职数学;专业课程;交叉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8-0162-01
数学是中职学校重要的基础课之一。但数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脱离实践,不能有效地结合专业知识,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很多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远低于学习专业课的热情,甚至不少中职学生对数学采取了放弃的态度。致使学生的数学素养普遍贫乏,甚至严重影响了对专业课程的理解和掌握,严重干扰了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技能和特长的技术实用性人才的教育目标。笔者常年从事职高的教学工作,一直交叉担任数学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对中等职业教育中数学教学如何结合和配合专业课程的特点和职高学生的知识结构水平、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动机和课程教学效率有所认识体会。
一 当前中职学校数学课程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1.当前中职类学校数学课程现状。
目前,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的数学课内容并没有明显的专业特点,也就是说,几乎各个专业的数学课内容都是一样的。也有的学校和教师根据学生基础的不同对内容稍作区分,但也就是把内容的难度降低了,或是简单删去一些学生无法理解的所谓较难的章节,而这些增删是完全和学生的专业没有联系的。
2.由于现在职业高中的学生也可以参加高考继而到对口的高职高专或一些普通高校深造,受社会上升学指挥棒大环境的影响,不少中职学校一定程度上步入了普教化的误区。数学课也汇入了升学考试的大流,课程的内容当然就是限于高考的要求. 这无疑加重了学生学习的畏难情绪,挫伤了学习的积极性。
3.根据笔者本校历年部分专业学生调查发现, 91%的学生认为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很少强调数学与专业课的联系,有70%的学生认为学数学课是为了应付会考,有45%的学生怕上数学课,有85%的学生希望数学能帮助解决一些专业课的实际问题。同时教师们也普遍认为数学课和专业课衔接不紧密,课程缺乏实用性。
二 数学课程与专业相结合的方法
1.数学课程内容和专业相结合的切入点
数学课程是一门广泛服务于其他各个门类学科的工具学科,是开启其他各门学科的金钥匙。它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同时有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复杂性,内容多,难度大等特点。只有突出其实用性、但尽量不破坏其系统性,回避其抽象性,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设计,找到数学课程和专业相结合的切入点,使得数学课成为“有用”的课,才能使得数学课程真正适应中职教育的目的和特点,适应中职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基础水平。
要想找到数学课程和专业相结合的切入点,首先就必须对相关专业的课程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和理解,明确专业课程对数学课程的需求内容和程度。这就对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师提出了一个特殊的也是较高的要求,在熟悉和掌握本学科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前提下,还需要对相关各专业主要专业课程对数学课程内容的要求和相关内容也了如指掌,专业教师和数学教师在教学上应有充分的沟通合作,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价值,体会到数学对其所学专业的作用,重视数学课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找准数学课程和专业相结合的切入点,并在教案设计和课堂教学中得以贯彻,从而根本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我曾经长期担任机电专业的《工业电气》和《电工电子技术》两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也同时担任上述专业和汽车和发动机维修专业的数学课程的教学工作,对于这些专业课程和数学课的交叉结合,在教学内容上做了一些具体的分析和筛选,分别形成了针对两个专业各有侧重的课程设计。比如,针对《工业电气》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大量涉及正弦交流电路和数字电路的特点,就突出了三角函数、向量分析计算、数制转化和计算方面的内容;针对汽车和发动机维修专业的特点,为了帮助学生能利用数学工具分析和理解发动机及其电控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在教材中减少了原来的必学部分内容,增加了与汽修专业有关的内容,并适当调整某些章节的顺序。突出了空间中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常见的几何体(包括汽车零件)的性质以及面积、体积的求法,这些知识点对于学生理解发动机的结构和识图读图能力的提高都有着直接的关系,比如可以用于理解活塞行程和曲轴回转半径的关系、汽车发动机气缸压缩比和排量的计算等;还突出了函数概念的相关内容,把整个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和其中的各种传感器抽象为数学函数模型,让学生认识到控制系统(或传感器)即数学函数的物理实现,提升了对控制系统软件和硬件的认识,使得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更具有系统性。
2.对教学方式、方法进行针对性的改进
除了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设计外,要想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还要对课堂教学的方式和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在具体课堂教学中,我主要以下面两个方面作为切入点来进行课堂教学的设计。
(1)诱导和帮助学生利用相关的数学知识去理解和解决实际的专业课程问题,突出学生关于数学是工具而且是非常好的工具的意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调动起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从而更好的将数学的学习和专业结合起来。
(2)在调动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的基础上,以相对孤立的专业结合点为中心,适时适当地扩大其他相关的数学知识,使得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为以后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进行持续学习和终生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总之,我认为,要想提升中职数学教学的水平,就必须适应中职学校以专业教学为中心的特点,找到数学课程和各类专业的契合点,同时施以相应的课堂教学模式,各科教师还有进行充分的协调和沟通。只有这样,才能走出一条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数学课程教学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周网兰.如何让中职数学教学专业化[J].新华教育导刊,2010(8).
[2] 赵艳.由中职数学教学现状所想到的——中职数学教学如何为专业课服务
[3] 严士健.《面向21世纪的中国数学教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
关键词:中职数学;专业课程;交叉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8-0162-01
数学是中职学校重要的基础课之一。但数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脱离实践,不能有效地结合专业知识,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很多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远低于学习专业课的热情,甚至不少中职学生对数学采取了放弃的态度。致使学生的数学素养普遍贫乏,甚至严重影响了对专业课程的理解和掌握,严重干扰了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技能和特长的技术实用性人才的教育目标。笔者常年从事职高的教学工作,一直交叉担任数学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对中等职业教育中数学教学如何结合和配合专业课程的特点和职高学生的知识结构水平、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动机和课程教学效率有所认识体会。
一 当前中职学校数学课程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1.当前中职类学校数学课程现状。
目前,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的数学课内容并没有明显的专业特点,也就是说,几乎各个专业的数学课内容都是一样的。也有的学校和教师根据学生基础的不同对内容稍作区分,但也就是把内容的难度降低了,或是简单删去一些学生无法理解的所谓较难的章节,而这些增删是完全和学生的专业没有联系的。
2.由于现在职业高中的学生也可以参加高考继而到对口的高职高专或一些普通高校深造,受社会上升学指挥棒大环境的影响,不少中职学校一定程度上步入了普教化的误区。数学课也汇入了升学考试的大流,课程的内容当然就是限于高考的要求. 这无疑加重了学生学习的畏难情绪,挫伤了学习的积极性。
3.根据笔者本校历年部分专业学生调查发现, 91%的学生认为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很少强调数学与专业课的联系,有70%的学生认为学数学课是为了应付会考,有45%的学生怕上数学课,有85%的学生希望数学能帮助解决一些专业课的实际问题。同时教师们也普遍认为数学课和专业课衔接不紧密,课程缺乏实用性。
二 数学课程与专业相结合的方法
1.数学课程内容和专业相结合的切入点
数学课程是一门广泛服务于其他各个门类学科的工具学科,是开启其他各门学科的金钥匙。它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同时有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复杂性,内容多,难度大等特点。只有突出其实用性、但尽量不破坏其系统性,回避其抽象性,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设计,找到数学课程和专业相结合的切入点,使得数学课成为“有用”的课,才能使得数学课程真正适应中职教育的目的和特点,适应中职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基础水平。
要想找到数学课程和专业相结合的切入点,首先就必须对相关专业的课程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和理解,明确专业课程对数学课程的需求内容和程度。这就对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师提出了一个特殊的也是较高的要求,在熟悉和掌握本学科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前提下,还需要对相关各专业主要专业课程对数学课程内容的要求和相关内容也了如指掌,专业教师和数学教师在教学上应有充分的沟通合作,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价值,体会到数学对其所学专业的作用,重视数学课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找准数学课程和专业相结合的切入点,并在教案设计和课堂教学中得以贯彻,从而根本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我曾经长期担任机电专业的《工业电气》和《电工电子技术》两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也同时担任上述专业和汽车和发动机维修专业的数学课程的教学工作,对于这些专业课程和数学课的交叉结合,在教学内容上做了一些具体的分析和筛选,分别形成了针对两个专业各有侧重的课程设计。比如,针对《工业电气》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大量涉及正弦交流电路和数字电路的特点,就突出了三角函数、向量分析计算、数制转化和计算方面的内容;针对汽车和发动机维修专业的特点,为了帮助学生能利用数学工具分析和理解发动机及其电控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在教材中减少了原来的必学部分内容,增加了与汽修专业有关的内容,并适当调整某些章节的顺序。突出了空间中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常见的几何体(包括汽车零件)的性质以及面积、体积的求法,这些知识点对于学生理解发动机的结构和识图读图能力的提高都有着直接的关系,比如可以用于理解活塞行程和曲轴回转半径的关系、汽车发动机气缸压缩比和排量的计算等;还突出了函数概念的相关内容,把整个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和其中的各种传感器抽象为数学函数模型,让学生认识到控制系统(或传感器)即数学函数的物理实现,提升了对控制系统软件和硬件的认识,使得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更具有系统性。
2.对教学方式、方法进行针对性的改进
除了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设计外,要想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还要对课堂教学的方式和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在具体课堂教学中,我主要以下面两个方面作为切入点来进行课堂教学的设计。
(1)诱导和帮助学生利用相关的数学知识去理解和解决实际的专业课程问题,突出学生关于数学是工具而且是非常好的工具的意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调动起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从而更好的将数学的学习和专业结合起来。
(2)在调动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的基础上,以相对孤立的专业结合点为中心,适时适当地扩大其他相关的数学知识,使得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为以后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进行持续学习和终生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总之,我认为,要想提升中职数学教学的水平,就必须适应中职学校以专业教学为中心的特点,找到数学课程和各类专业的契合点,同时施以相应的课堂教学模式,各科教师还有进行充分的协调和沟通。只有这样,才能走出一条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数学课程教学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周网兰.如何让中职数学教学专业化[J].新华教育导刊,2010(8).
[2] 赵艳.由中职数学教学现状所想到的——中职数学教学如何为专业课服务
[3] 严士健.《面向21世纪的中国数学教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