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作翠毫名茶的工艺研究

来源 :湖北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llon100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我省名茶目前基本上仍是采用群体品种的鲜叶经手工操作制成。这样的名茶仅因自然条件和加工中做形方法的不同,形成风格之间的差异。由于生产的批量小、产量少,因而生产名茶的局限性很大。从1983年开始,我们同随州市云峰山等茶场共同进行了用机械制作名茶的研究。同时,引进“福鼎大毫”作机制茶的原料,使研制的茶具有独特风格。经6年的摸索,1988年随州市云峰
其他文献
<正> 大麦和水稻一样属自花授粉作物,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目前各类作物的杂种优势主要是利用化学去雄、白交不亲和系及雄性不育系等手段,而日前国内外关于大麦雄性不育方面
<正> 黄连是鄂西自治州的大宗药材之一,其产量居全国第二。随着生产的发展,黄连病害问题越来越突出,其中黄连白粉病发生普遍而严重。现将该病调查研究的初步结果报道如下。
<正> 一、Belle patna的基本特性 美国水稻品种Belle patna,在荆州种植,4月中旬播种,全生育期120天左右。该品种光稃光叶,籽粒细长,稃尖红色,米质优,无腹白。平均株高120.6cm
<正> 我县秋播常常受阴雨、干旱等的影响,部分面积不能在正常季节播种而影响产量。针对这一问题,1988年我们引进了免耕种麦技术,在永兴三泉村进行了试验示范。1989年这一技术
<正> 红薯和玉米是我县主要农作物之一,历年来都有大面积种植,这两种作物育苗时间在同一时期进行,需要的劳力、资金、原材料和土地的时间也较为集中。为了减少投入、降低生产
<正> 糊化温度属稻米蒸煮品质性状之一,它的高低影响到米饭的性质。糊化温度的测定现多采用Little(1958)所创造的碱消化间接测定方法。其测定材料均为精米样品。在遗传研究和
<正> 秭归县海拔千米以上的耕地面积15万余亩,冬季作物以马铃薯为主,小麦油菜都因天寒地冻而不能种植。为了开发高寒地区农业,发展高山小麦,1989年秋播时,在海拔1200m的杨林
<正> 旱地间套多熟种植是提高土地生产率、缓解人地矛盾的一种高产集约栽培方式。1990年度,我们顺利实施完成了省农牧厅丰收办和粮油处下达的“旱地三套四熟、亩产吨粮百亩连
<正> 地膜覆盖玉米栽培技术,几年来在高山地区逐步推广,随之在半高山以下的地区也扩大了辐射范围,且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由于近年来气候异常,早期死苗已成了
<正> 在茶园中应用机械采茶技术,是实现茶叶生产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之一。这项技术在日本、苏联等产茶国已获得成功。其中以日本对采茶机的研究最多,发展最快,1976年已基本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