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景观设计中的场所感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zhiqiangge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社会发展已经取得一定成就的今天,物质生产力和以往相比已经大大得到增强,人们开始追求对于精神文化方面的享受。因此在近年来我国的社会发展中开始出现了很多具有艺术气息的建筑物、公园以及旅游区等,这些景观的出现满足了人们对于美的追求,让人们的精神生活的到了丰富。本文探讨的是景观设计中的场所感,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景观设计;场所;空间
  在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对于景观设计的关注,并将它应用在了城市的公用设施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让人们感受到了建筑中蕴藏的美感。在景观设计中,比较重要的方面是场所与景观设计的关系,景观在处理这个关系时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就是景观设计与自然并不形成冲突,景观设计的成功也离不开自然的衬托。景观设计的构成其是是一连串的场所,这些场所可以提供人们进行活动,因此在景观设计中要注意营造场所感。
  1.场所以及场所感
  场所是具有显著特征的空间,包含三个基本组成部分:静态的实体形态、人的活动以及含义。
  静态的实体形态:包括被建筑或其他界而围合的空间体、建筑或其他界而的立而、及地而铺装和公共家具设施。
  场所内人的活动:活动类型、使用效率、生活方式。
  场所的含义:这种含义就是一个地方的场所感,使人能区别地方与地方的差异,能唤起对一个地方的记忆。
  场所感,或者说场所精神,体现在每个场地皆有其自身特别的品质:其石、土、水;其气候、风向;其叶与花;其光与影;其声音、气息等,都有其内在的合乎自然的完美性和规律性。
  2.场所的营造
  场所的存在是为了提供给人们活动的空间,让人们在场所内得到相关需求的满足,因此在对场所进行营造时要考虑到人的心理、人的需求,让场所能够在有特色的前提下有更好的人性化设计。
  2.1对人需求的满足
  人作为场所提供服务的对象,场所应该在设计时需要满足人的需求,以人为主体进行相关的设计工作。根据著名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有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有为五种需求,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在进行场所的设计营造时要充分的考虑到上面这些需求。
  2.2关注场所中的活动因素
  人类自从出现以来,便是进行群体性的活动来生存。到了现代,这些生存活动已经演变和发展为必要活动、选择活动、社交活动。因此城所在进行设计时就需要对场所的活动功能进行重要的考虑,要让人们在场所内可以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与活动内容,让场所充分满足人们的活动需要。
  在目前的实际设计中,已经总结出了一定的方法方式对场所的活动属性进行加强。比如在设计中加入具有特色的元素,比如一些地区比较独特的精神标识,或者一个文明的精神文化内涵,除此之外,各种节日形成的集会也是具有很强活动性的方式,目前这些设计理念已经被人们所广泛传播和应用,产生了一大批具有特色的建筑物以及集会活动等。
  2.3场所空间的设计
  2.3.1场所空间的构成
  场所空间的构成主要是从丫的空间面积来理解的,首先是底面界,它就是指场所的地面,在现实生活中被景观设计为道路路面,绿化地面等等,是场所构成的结构基础。其次是侧界面,它主要是指对场所进行包围的竖向截面,它在设计中是蕴含精神文化最多的地方,它的设计风格直接会影响到整个场所的风格特色,比如空中花园等具有特色的建筑等。最后是顶界面,这个界面是指场所的上方,也就是天空,也包括一些上方的绿化物等。
  2.3.2场所空间的界定
  场所空间的界定是指在设计时要注意人的舒适性,让空间显得具有积极性,然后配置好场所所需的各种设施。场所的界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的大小高低都会让人们产生不同的感受。
  因此在对场所进行界定时,要注意高度与宽度的不同对人们的不同感受,选择适合恰当的高宽比,让人们在场所内有较强的界定感和安全感,并能使人们在进入场所是能产生积极的情绪,避免使人产生压迫感。在设计时还需要注意的是对空间边缘的使用,让它能够提高场所空间的活力性与积极性。
  2.3.3空间场所的序列
  人在场所中是不断运动的,按照活动的路线,人的视线、景观轴线等,建立良好的时间、空间序列,使人感知场所时间空间的逻辑关系。
  在空间秩序的重要节点通过提供视线条件,形成对景、借景、空间流动的艺术效果,使各种空间形态丰富而有序。
  2.3.4突出场所特色
  (1)场所精神与自然。首先,深刻理解场地的自然面貌,水与地的格局,现有植物和进一步拓植的可能性,与周边人类居所的关系程度,朝向、气候、主导风向等等,尽可能合理地利用地形地貌的特征进行设计,每一块场地都是独一无一的,顺应它的客观规律,挖掘场地自身潜在的完满性,显示场地独特的精神。
  西班牙建筑师戈地艺术地再现西班牙独有的地形形态,使场地具有个性。他的作品向我们展示的是一条西班牙风景线:贝壳、花瓣、仙人掌、珊瑚、骨骼、海浪、熔岩、丛林等等。有些形象只属于巴塞罗那地区,巴塞罗那附近有座锯齿状的名山叫蒙特色拉特山,在占尔公园中,戈地第一次用蜿蜒起伏的线形再现了震撼他心灵的形象,他毕生都被这座锯齿山的形象梦魂萦绕。
  (2)场所精神与当地文化。另一方面,场地及场地所在的城市都有其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由此形成其独特的文化特色。这种源于场所自然过程及人文过程的内在力量,就是它的场所精神,是设计所应表达和体现的。
  墨西哥著名的景观建筑师路易斯?巴拉干的景观、建筑、雕塑等设计作品都拥有着一种富含诗意的精神品质。他唤起了人们内心深处幻想的怀旧的和来自遥远川_界中的单纯情感。他作品中有着浓烈的地方性色彩,阳光、空气与水融合交错的梦幻般神秘景致,简洁的建筑语言与静谧的自然气息,这些都成为墨西哥本土极具有代表性的设计风格的完美体现。
  3.结束语
  在目前我国的社会发展中,人们开始了对生活中美感的发现与追求。为了呼应这一需求,我国加大了对于景观设计的关注力度,并在城市的公共设施中进行了应用,建造了一批具有个性特点和文化内涵的建筑以供人们的欣赏,让人们获得了美感上的享受。不过在具体的建设中还有不少的问题,比较主要的就是对于景观设计中的场所感不够重视,让设计出的建筑物的建筑空间比较消极,还影响了建筑所蕴藏的精神内涵,因此我们在进行景观设计中要重视景观设计的场所感,让建筑空间具有更多的积极性。 [科]
  【参考文献】
  [1](美)詹姆斯·安布罗斯(JamesAmbrose),(美)彼得·布兰多(PeterBrandow)著,李宇宏译.简明场地设计[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2]吴爽,丁绍刚.解读阿兰·普罗沃斯风格—法国当代风景园林设计大师阿兰·普罗沃斯的设计思想和作品简介[J].中国园林,2007(05).
  [3]王鹏著.城市公共空间的系统化建设[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其他文献
【摘 要】变电设备是企业的供电命脉,变电设备的管理、运行、维护是企业安全供电的基础。本文结合企业过去设备管理弊病和目前设备检修管理探索,分析了推行状态检修的必要性,提出了开展状态检修的实施思路。通过变电设备管理不断改进和提升,最终实现变电设备安全可靠经济运行的目的。  【关键词】变电设备;状态检测;状态检修  0.概述  随着电力系统容量的不断增大和电网规模的扩大,对电力系统不仅要求安全、经济、可
科协科普示范基地建设工作,如何适应跨世纪农业经济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提高示范效应,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湖北省利川市科协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民汉结对子班友谊活动有效性研究的几点探讨。
近日,中国科技咨询服务中心积极推进企业科普工作,联合“中国知网”共同打造“企业科普人才库”信息平台。在集聚千余种科技传媒的信息基础上,通过收集、分类和整理,筛选出在专业
【摘 要】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图书馆以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校园文化的概念和意义,阐述图书馆(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从图书馆和图书馆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从其辐射功能和育人功能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等方面对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建设;图书馆;图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西藏自治区由于历史发展、政治环境、地理人文等方面的特殊性,使得西藏教育具有较强的特殊性特点。西藏地区教育不仅担负着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责任,更肩负着发扬西藏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