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几种输变电技术及其应用

来源 :科技创新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er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我国电力系统逐渐完善,输变电领域的迅速发展壮大,国内外对于输变电应用技术研究也越加深入。由于我国国内新能源分布极为不均衡,能源配比不科学,只有充分发挥输变电技术作用,提升电力输送的质量和品质才能够改善我国新能源利用问题。本文笔者从输变电技术发展加以分析论述,希望能够全面掌握国内输变电技术的具体应用方法,提升能利用率。
  关键词:输变电技术 电力系统 应用情况
  中图分类号:TU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8(c)-0042-02
  随着我国电网系统的逐步扩大,高电压输电和大机组输电应用技术的普及,智能化输电系统建设也越来越完善,输变电技术应用越发的广泛。下面我们就从集中主要的输变电应用技术进行简要的分析,进一步推动输变电应用技术的发展,加强电力系统的建设。
  1 输变电系统中轻型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应用
  目前,我国电网系统主要采用的是轻型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它是国内输电应用技术领域正在重点研究和大力发展的高新输电应用技术。该项输电应用技术采用电压电源转换流器,是由自动关断绝缘栅双极晶体器械所组成的。相较于原本的转换流器,电压电源转换流器能够有效解决输变电系统弱交流网负荷领域送电问题,相对于电压电源转换流器对无功基本需求相对减少,这时也能进行有效的动态补偿,最终能够补偿交流母线系统产生无功功率,该项技术极大地稳定了交流母线真实电压,创造了非常可观的环保效益和价值效益;电压电源转换流器输变电技术具有操作灵活方便,该项技术的运用有利于优化输变电系统电能质量,鉴于该项技术的特点更加适用于小型输变电系统应用和小型发电。当前我国输变电系统采用的直流输电技术,输变电系统原本采用的是交流发电技术也已被简单环节的直流电。
  2 输变电技术及其特征
  2.1 输变电技术的概念
  输变电技术是电网正常运行中各种技术措施的总称,例如:电压的调节、电力的输送等。输变电技术能够为人们提供很好的用电需求,同时也是电网稳定可靠地供应电能的保证,能够有效地预防供电过程中的各种事故的发生,对于电网建设的发展起到非常好的推动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快速发展,输变电技术水平更是取得了飞速的进步以及不断的完善,输变电技术拥有很高的技术含量,输变电系统更是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强度以及较高的协作程度,具有更高的信息化程度,是输变电工作安全稳定运行的有效保证。
  2.2 输变电技术特征
  未来电网系统的发展建设离不开输变电技术的应用和研究,它也有着极为显著的技术特征,输变电技术的技术含量,同时该项技术应用也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建设时间较长,但建立后效果显著,协作程度和可靠度较强。正因如此,输变电技术特点才使得输变电技术得到了广泛使用,尤其是在智能电网的建设中更是拥有非常大的应用空间,是智能电网建设的强大推动力,为稳定可靠地提供电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 智能电网概念及特征
  3.1 智能电网概念
  从字面意思上来看,智能电网就是要实现电网智能化发展,充分利用现代化计算机技术和电力技术。智能电网是现代科技发展进步的产物,它是建立在高速通信网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控制技术、先进设备、决策系统技术以及测量技术等手段,全面提升电网功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实现电能供应的经济、环保、安全稳定运行。从而更好地满足不断增长的供电需求,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3.2 智能电网特征
  建设智能电网的根本目标就是要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可靠、穩定、环保,提升经济效益,智能电网中的技术应用因此也备受重视。因此,智能电网建设备受多方面的关注和重视,同时智能电网建设也有利于为人们生活和工作创造了巨大的便利和帮助。
  4 输变电技术的应用
  4.1 质量优化技术
  智能电网中的电能通过质量优化技术可以划分为几个等级,并利用相应的方法进行智能电网电能供应情况的评估判定,进而提出有效的智能电网施工建设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供电体系电能供应。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优势,科学、合理地进行智能电网输变电技术应用分析和研究,智能电网评估包括电网技术性、电网质量和经济性等。确定供电接口方式和用电方式,采用相应的技术改进措施,逐步完善智能电网管理制度及评估体系,优化电网电能质量供应,推动供电技术的发展,努力做好智能电网建设工作。
  4.2 能源转换技术
  传统的电网电能供应方式由水力发电和火力发电,但这两种方式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较大,尤其是火力发电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渣、废气。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地逐渐加强,各种环境保护法、环保措施的出台,未来电能也需要逐渐向低碳能源转变。低碳环保型能演的开发,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创造多方面效益。低碳能源的充分利用,离不开能源转换技术,我们需要积极深入开展能源转换方式研究,全面提升能源利用率,实现高能量低消耗。现有技术水平内,水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技术应用最为广泛。自然界中有着许多我们尚未发现、有待挖掘利用的循环再生资源,只有积极开展能源转换技术研究,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能源的利用效率。
  4.3 特高压输电技术
  针对特高压输电技术特点,笔者总结为如下两方面内容:特高压直流输电、特高压交流输电。供电电压在1000kV以上时,这种交流输电技术才能称之为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在这一过程中将会运用到多种类型的特种技术。如高压稳定性仿真技术、专业设备使用、绝缘材料运用以及电压控制等。由于特高压输电技术能够进行远距离输电且输电量较大、输送效率较高,采用该项技术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和特点。可以说,特高压输电几乎是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应用灵活性,是重要的现代电网运行技术。
  4.4 柔性输电技术
  智能电网中采用的柔性输电技术主要包括交流柔性和直流柔性两种技术类型。通常功率较高且容器较大的电子器件应用交流柔性输电技术,例如:CSR、SVC这一类的输电器件采用交流柔性技术能够对输送电能实施有效控制,进而实现对无功作用补偿,确保输电工作的正常稳定进行。此外,柔性输电技术还有利于实现无功快速调节,保证了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电力正常输送。对于柔性输电技术我们的研究并不深入,致使该项技术未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柔性输电技术仅用在个别工程当中。因此,柔性输电技术应用研究还有待加强,我们需要不断深入研究该项技术在智能电网的应用,使其逐渐完善,并充分发挥其作用。
  4.5 智能感应技术
  作为智能电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感应技术主要包括智能变电站以及相关技术。实际工作当中,智能变电站采用的应用技术是种类较多,但这些技术均是以信息自动化技术为指导采用的各种技术的应用和研究,多种技术手段的综合运用有利于实现智能电网的调控、检测和保护。因此,我们必须要不断加强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平台一体化、自动保护技术、通信技术以及其相关控制技术的研究,积极完善智能感应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提升我国电力系统的技术应用水平,更好地满足电能供应需求。
  5 结语
  为了全面提升输变电技术应用水平,加强智能化电网建设,我们应积极开展多方面的技术研究、人才培养、加大资金投入,逐步改善应用技术中的不足,有效保证电网系统的安全稳定,更好地满足电网电能供应需求,努力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王锐,桑学勇.穿越林海雪原——中俄原油管线输变电供电工程建设巡礼[J].国家电网,2011(2):60-61.
  [2] 石凤翔,陈昌斌.输变电工程总承包模式的实践与探索[A].2010年度电气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0.
  [3] 刘大鹏.郭家屯输变电工程技术策划及经济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10.
其他文献
摘 要:李子垭南二井属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开采煤层倾角达49°,为急倾斜煤层,长期以来,半煤岩巷实体巷道炮掘单进水平低下,一般在50~60m/月,对矿井采掘接替及队伍部署影响较大,通过对巷道掘进支护工艺及支护方式、煤矸装运设备及运输方式等开展技术攻关,较大幅度缩短了循环作业时间,减少了施工环节,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掘进单进水平突破100m/月大关,缓解了矿井采掘接替紧张局面,为工作面灾害治理赢得了更
防砂泵是目前油田储层出砂油井正常生产必不可少的抽油泵,防砂泵种类较多,分析各种防砂泵的优缺点及在应用中暴露出的问题,提出在目前防砂泵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的思路。
该文通过对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现状进行简述,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其问题,提出了混凝土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混凝土配比技术、混凝土模板技术、混凝土浇筑技术,以及混凝土养护技
【摘 要】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不少教学都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新颖的教学方法,其中趣味识字教学法的效果是最好的,备受教师与学生们的欢迎。这种教学方法的优越性就是紧抓住了“趣味性”这一优势来进行识字教学,与现阶段的学生们的性格特点与行为特征十分贴合。故本文就去取识字教学法在小吸血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相应的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番禺区“研学后教”理念下得到了广泛应用的新型教学方式,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协作意识,在组内的讨论与交流过程中,学生可以交流彼此的观点,最终形成统一的完善的观点,共同完成任务,实现共同进步的目标。在小学语文课的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其教学实效性。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小学语文课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际运用策略。  【关键词】研学后教;小组合作学习;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团结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