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与古诗教学新探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j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教学不能再以单纯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而应该在此基础上给学生提供有助于其终身学习的动力和基础,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我想:古诗的教学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使学生终生受益。于是,我尝试用“自主学习”的古诗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古诗教学模式,提高古诗教学质量。
  下面,我就九年义务小学语文课本《示儿》一文的教学,谈谈古诗教学的新举措:
  
  一、课前查询知诗人
  
  课前布置学生查询古诗作者及写作背景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新大纲对高年级提出较高的阅读要求:“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材料。”《示儿》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一首绝笔诗”,抒发了诗人临死前仍念念不忘祖国统一的强烈的爱国热情。但是,古今语言的差异,生活环境变迁所形成的诗人与学生感情之间的距离,以及古诗抽象、精炼、含蓄的特点,均会造成学生理解上困难。于是,我让学生各自去查询当时的写作背景资料。学生们有的到网上查询,有的去图书馆查询,有的问大人,有的从诗书上找……这次课前预习既为下一步学习古诗打下基础,又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品质。
  
  二、介绍背景解诗题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新大纲十分重视口头交际能力的培养,指出:“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各种各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所以,摒弃旧模式中的老师介绍,而让学生介绍自己搜集来的资料,效果更好。学生在介绍陆游及写作的时代背景时,既培养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及听说能力,明白了题目的意思,又为理解古诗的内容做好了准备。
  
  三、质疑讨论明诗意
  
  这个环节中,训练学生理解古诗的方法,培养合作精神。先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画出不懂的字词,提出疑问后,再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多让学生交流、评议。从整首诗重点字词的理解到整首诗意思的理解,完全是让学生自读自悟出来的。而我只起到组织、指导、点拨的作用,帮助学生总结出理解重点字词的几种方法:查字典、联系诗名、看课后注释、问别人……看来,人本主认教学观十分正确:“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每个学生都蕴藏着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
  
  四、想象诵读悟诗情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要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先让学生在理解古诗内容的基础上放声朗读几遍,再以课后思考题引路,让学生再读古诗,动笔画出,继续采用独立学习、小组讨论、集体评议、师生交流等多种手段,让学生展开想象、各抒己见、体会感情,受到陆游那强烈的爱国热情的感染和教育,同时学到了体会中心思想的方法,那就是要入情入境、大胆想象当时的意境。
  这个环节还要发展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朗读和背诵在诗的教学中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这首诗情感真挚、感人至深。古诗的这些特点都要让学生欣赏、体会。新大纲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所以,我让学生反复诵读、体会、品味。我放了几首乐曲,让学生选择一首合适的给诗歌配乐,然后进行朗读。我只对学生在诗的节奏和重音方面进行指导,师生共同总结朗读古诗的方法。这样,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美的教育。
  
  五、迁移运用背诗文
  
  课后作业体现自主性,拓展学生诗文学习的范围。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学了这首诗后,你最想做些什么?画一画、演一演、吟一吟、背一背、写一写……选择一项或几项完成。我们都要知道:发展教学是一个开放系统,学生参与活动不应只局限于课堂课本,而应该课内外结合。这个作业就是要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及古诗的积累。
  总之,古诗教学也要力求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实践证明,“自主学习”的古诗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古诗的阅读、鉴赏能力的提高,将会使学生在今后的习作中,形成了言简意赅的文风。古诗的学习方法的掌握,将使学生终生受益,使学生真正成为21世纪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单位:065700 河北霸州市胜芳镇建华小学)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学校是由若干个班级组成的。每个班级都有一个班主任。要做好班主任,搞好班级管理,就必须加强班主任自身修养,班主任要有对教育事业的强烈责任感,有无私奉献精神,要有深厚的热爱学生的感情,关爱师生个体,要有博而专的知识结构,有全面的教育才能。另外,班主任工作又是一个非常实际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应掌握一些方法和原则。    一、热心班主任工作    做好任何一项工作的前提都是热心。班主任工作更是如
期刊
语文体验式教学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向指路,创设语文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共同收集、处理语言信息,通过多向互动交往和情感交流等多种途径,使学生在不断的“体验”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生个人的品德修养和语文素养。    一、“体验式”教学的基本流程    体验式教学是一种互动的交流过程,在教与学的各环节中,以师生双边情感体验为纽带,带动学生其他方面的体验。    1、激发动机,准备体验  
期刊
一篇文学作品往往由于读者思想的局限性、知识的片面性、认识的肤浅性,关于其创作意图的理解就会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如鲁迅先生的小说《药》一文,其创作意图就有几家之言,其中认为文章“批判了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严重脱离群众”基本上已成为定论。然而,本人有不同的见解,下面就本人从事语文教学的体会谈谈一孔之见。  大多数“脱离群众”观点的有力证据就是夏瑜没有“宣传和发动群众”。你看,在革命者夏瑜的周围,没有
期刊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指出:“一切其他艺术,像活的现实一样,直接作用于我们的感觉,诗则作用于想象。”(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与美学》)而黑格尔则直截了当地指出:“诗所特有的因素是创造的想象。”(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可见欣赏诗歌必须要靠想象。因为作为“无形画”的诗是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的,但它的语言文字不是构成外在形象的符号,因此,如何通过诗的内在形象,并进一步激起学生的想象以丰富诗歌的画面就成了诗歌教学中
期刊
【教学理念】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特征,力求有创新地表达。(摘自《语文课程标准》)  【教学目标】  1、了解运用常见的说明顺序;2、按要求写作说明文。  【教学重点】  1、恰当运用四种主要说明顺序;2、说明文写作综合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  1、板块递进式交流教学法;2、实例导引法;3、归结式写作
期刊
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课堂气氛中主动学习、合作交流,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下面我就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浅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合理组建合作小组    根据学生的性别、性格、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每
期刊
兴趣是激发创造性思维、开发智力的催化剂。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推动他们去探究和学习,进而发展他们的能力。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我认为可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不仅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还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幻灯、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如:我在教学《颐和园》一文时,先播放一组颐和园的图片,
期刊
21世纪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随着改革的浪潮,各种教学流派、各种教学思想、各种教学方法,有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并且百花齐放、异彩纷呈。无论是这流派还是那思想,落实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体现新的教学方法,这才是关键,究竟怎样才能体现新的教学方法,笔者以为要坚持“八个注重”。    一、注重读书    中国的语文阅读教学这些年来遭到非议不少,尤其形式主义现象严重,读书不给时,训练不落实,目标不现实,基础不扎
期刊
【摘要】习作起步训练对学生作文能力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是教师及家长应着力思考的问题。实践证明,在学生的生活感受中进行习作起步训练对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生活感受习作起步训练    众所周知,在习作起步阶段,有些教师及家长在辅导学生习作时给学生限制过死、期望过高,总收不到自定的效果,同时不进行认真的反思,不
期刊
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加强教育改革,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世界各国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战略共识。在我国,党和政府已把“科教兴国”作为迎接21世纪挑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战略选择,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实践素质教育的重点。这说明,以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