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现超大型镓矿床等

来源 :发明与创新(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ong1989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代世峰副教授、任德贻教授、李生盛博士为主要研究人员的课题组,最近在我国内蒙古准格尔发现了一个世界上独特的与煤伴生的超大型镓矿床,镓的储量达我国目前探明储量的8.5倍,并将全世界镓的工业储量一举提高将近一倍。
  “煤中的镓、锗、钒、铀,都是有益的伴生元素。其中镓在国防科学、高性能计算机的集成电路、光电二极管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并被称为‘电子工业的粮食’。”代世峰介绍,目前世界上每年镓的需求量150-220吨,并正以每年12%的速度不断增长。
  此次在内蒙古准格尔发现的超大型镓矿床,镓的成矿地质背景相当特殊。内蒙古准格尔矿区是华北聚煤盆地中煤层最富集的地带,该地区6号主采煤层平均厚度30米,为一巨厚煤层。该矿区泥炭聚积时的物源供给,明显有别于整个华北聚煤盆地,以聚煤区北部隆起的本溪组铝土矿为主。这里发现的镓矿床,镓主要源于物源区本溪组铝土矿,而后在泥炭沼泽的弱还原环境中进一步富集,是镓“富集一搬运一再富集”作用的结果。
  不仅如此,矿床内镓的主要载体也极罕见,是煤中超常富集、镓含量均值达0.09%的一水软铝石。据悉,这也是我国科技人员首次在煤中发现超常富集的一水软铝石。代世峰说:“正是准格尔超大型镓矿床所处的特殊的古地理位置和煤中镓的特殊地质载体,决定了该矿床是目前为止全球独特的镓矿床类型。”
  当然最为难得的,还是准格尔镓矿床的品位、含量及丰富的伴生资源。据了解,通常情况下,煤中镓的含量均值仅5微克/克(1微克=104克)左右。但准格尔镓矿床内这个数值达到44.8微克/克,主采分层中镓含量均值更达51.9微克/克,远超煤中镓的工业品位(30微克/克),这样的分层厚度占到整个煤层的81.9%。
  据估计,准格尔镓矿床镓的保有储量85.7万吨——之前世界上镓的工业储量仅为100万吨,我国的探明储量仅为10万吨,主要分布在山西、河南、贵州和吉林,一半以上为铝土矿的副产品——这一超大型镓矿床,把全世界镓的工业储量一举提高将近一倍!同时,矿内与镓伴生的稀土元素和铝的含量也很高,是可利用的重要资源。
  有关专家表示,准格尔超大型镓矿床的发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首先,镓本身是战略金属,该矿的发现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其次,从燃煤产物中提取镓及其伴生的铝和稀土资源,可保证煤炭的充分、合理利用,实现矿区的经济良性循环发展;最后,镓属于典型分散元素,自然界中很难形成独立矿床,镓资源的主要来源为铝土矿,因此该矿床的发现对分散元素成矿理论是一个重大贡献,对研发新型的矿床资源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据介绍,课题组的相关成果,即将发表在国内期刊《科学通报》和著名国际期刊《国际煤地质学杂志》上。
  
  科学家发现固液界面新结构特征
  
  以色列和德国的科学家日前宣布,首次在纳米量级观察到了液态铝和固体蓝宝石界面的结构特征。他们认为,这一发现标志着从现在起,固体与液体的界面特征应该用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去理解。这一成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的美国蝌学》杂志网络版上。
  重新认识和研究固体和液体之间分界线的特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许多加工处理工艺都是基于对这一现象的认识为基础的。比如半导体芯片和其他微电子设备的制造、焊接材料和通过小空间的机动液体等,都需要掌握这一知识。
  以色列理工学院卡帕兰教授等利用德国马克·普朗克研究所的特殊高倍电子显微镜来观察和研究液体与固体界面的动力学现象。具体做法是,使用显微镜上的一个设备,把一个单一的晶体蓝宝石薄片加热到铝的熔点之上,同时,用高伏电子束对这个细细的晶体薄片进行穿透。在加热和电子束不断击打晶体表面氧原子的情况下,晶体中的铝原子漂流到晶体表面,形成了液态铝滴。
  研究人员利用成像仪和实时电影来捕捉介于蓝宝石和铝滴之间界面的动力学变化情况。他们发现,由于与晶体相连,因此,在晶体表面液体中的铝原子呈现出一个整齐的结构,而不是一个普通的液体结构特征,即液体中邻近晶体表面的原子所呈现出的特征,既不同于液体中的原子,也不同于固体中的原子。另外,由于在显微镜中存在少量氧原子,所以这些氧原子与排列整齐的铝原子能够在瞬间结合,导致晶体一层一层地生长,形成晶体生长为蓝宝石的机制。
  卡帕兰认为,过去的数据分析方法已不能应用于对固体和液体界面的观察数据进行处理。如果没有更好的方法,这些数据只能是一些漂亮的图片和视频,而不能得到科学界的承认。因此,他们还将在明年1月进一步改进电子显微镜的功能,以期取得更多发现。
  
  美开发出子宫癌疫苗
  
  美国默克制药公司开发出一种子宫癌疫苗,这种疫苗在试验中的成功率达100%,研究人员希望,该研究成果能为全球众多的子宫癌患者带来福音。
  这种称为Gardasil的子宫癌疫苗是一种生物工程疫苗,主要可防止引发子宫癌的人乳头状瘤病毒HPVl6和HPVl8的感染。这是两种最流行的HPV病 毒,全球65%的子宫癌都是它们引起的。
  实验中,研究人员将1.2万名16岁至26岁未受HPV感染的女青年分成两组,其中一组每隔半年分别注射三次疫苗,另一组注射三次没有药效的安慰剂。两年后,研究人员发现了21个子宫癌病例,全部属于注射安慰剂的一组。试验期间只注射了一次疫苗的妇女中,发现了一例子宫癌病例,成功率为97%。
  美国默克公司负责药品开发的爱利夫·巴尔说,获得100%的成功率是非常少见的,试验中凡按规定注射完全部疫苗的妇女没有一个患子宫癌或出现子宫损伤的迹象,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结果。这意味着,妇女可能就此告别令人难堪的子宫颈定期切片检查。
  英国剑桥大学子宫癌专家马格丽特·斯坦丽教授说,现在还不清楚这种疫苗对其它HPV病毒是否有效,如果不能,可通过增加疫苗成分来扩大其作用范围,最终这种疫苗有可能防止引起87%子宫癌的HPV病毒。
  子宫癌是年轻妇女中十分普遍的癌症,全球每年死于这种病的妇女有30万。英国每年检查出的子宫癌病例达3000例,其中有1100人死亡。这种病毒可以通过性接触传播,二十岁左右的女青年感染的风险很大。
  
  世界上最小的汽车
  
  科学家利用分子的组成部分建造出世界上最小的汽车。它有一个底盘、车轴和枢轴支承。车轮是巴基球,即60个碳原子组成的球状结构。
  不过要开着它去兜风可真不容易。
  整车车长不超过4纳米,仅略宽于一条DNA链。人的头发丝大约有80000纳米粗。
  研究人员今天说,此前已有人制造出纳米体积的车形物体。但是,构造出借助“垂直于车轴的4个轮子”行驶的物体,这是破天荒的首创。
  研究者希望将来可以创建出能在微型工厂里装载原子和分子的微型卡车。这项研究是由赖斯大学进行的。研究负责人之一詹姆斯·图尔说:“我们希望将来有一天能进行可控的分子级物体移动和工作,而这些交通工具是很好的试验床。它们有助于我们研究其基本规则。”
  即将出版的最新一期《纳米通讯》月刊将详细介绍这个结构。科研人员必须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才能看到这个物体并证明它的确像汽车一样行驶。
  图尔的同事凯文·凯利说:“要造出纳米大小、可以在一个表面上滑行的物体并非难事。要证明我们的汽车确实是在行驶——而不是滑行——是这项研究中最困难的部分。”
  
  全球最细的碳纳米管
  
  一个科学家小组研制出直径只有0.4纳米的全球最细的碳纳米管。“内米相当于十亿分之一米。
  该小组负责人,韩国浦项科技大学教授金光洙说,他们研制出了全球第一个亚纳米碳管。
  他说:“在这之前,最细的碳纳米管的厚度也要超过1纳米。我们使用新的方法超越了这一障碍。”碳纳米管是上世纪90年代早期发现的柱状碳分子。
  它们由于独特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而被称为理想材料。这些特性使它们能应用于微电子和精密机械中。
  它们潜在的应用领域包括新一代的场发射极、高精度机器、分子过滤器和人造肌肉等。
  纳米管分为单壁纳米管和由许多单壁层壳组成的多壁纳米管两种主要类型。新开发的超细纳米管是单壁的,它是从多壁碳纳米管中分离出来的。
  金光洙说:“这就好像剥洋葱。我们除去多壁碳纳米管外面的多层管壁,只获取最里面的一层,这就是超细的单壁碳纳米管。”
  另外,金的研究小组研制出的这种极细的纳米管达到了1毫米的长度。这比以前的1微米的长度长了很多。
  
  会“走路”的分子
  
  科学家已经研制出一种会走路的分子。一旦遇热或在显微镜末端扫描光束的“诱惑’下,这种分子就会迈开步子走路。
  这种名为DTA的分子一遇热,其身子就会向前蠕动,一条腿向上摆,一条腿落地,任何时候都有一条腿支撑着。在不改变方向或跌倒的情况下,它可以直线前行。
  如果把显微镜末端的扫描光束当做一根胡萝卜,这种分子还会受它的诱惑。在标准的铜平面上,它能在不摔倒的情况下走出1万步。
  这种两足行走的方式是人自然运动的最佳模式,但很难做到,即使仿真机器人都做不到这一点。
  加利福尼亚大学主持这一项目的研究员路德维格·巴特尔斯说,有朝一日这种会走路的分子将被用来引导基于分子的信息储存甚至计算。
  两足分子将被列入最近制造出来的分子级怪物的名单。已经列入这个名单的有世界上最小的轿车、世界上最小的汽车、世界上最小的机器人、世界上最小的冰箱和世界上最小的钢笔。
  
  法国发明万能“地毯”
  
  法国研究人员日前开发出一种特殊的材料,能够在沙地、泥地、雪地等各种复杂的地面上使用。
  这种材料性能稳定、耐磨,重量也非常轻,只要两个人便可以迅速完成装置工作。这种名为MOBI—MATTOPX的材料是由三维的防滑聚酯结构材料构成,能够确保行人、单车使用者、坐轮椅的残疾人士以及婴儿车上的幼儿等的安全及舒适。这种材料不会出现裂痕或破洞,安全可靠,使用者甚至可以赤脚在上面行走。
  这种材料的机械强度高,只要略加准备就可以铺设在各种地面上:能够完全配合地面的高低凹凸,铺设时不需要装修场地。使用后只需把覆面材料存放,保存时不需要任何特殊的条件。技术人员利用这种材料还制成了一种“拖船垫”,可用于帆船俱乐部、海航学校及救生员站。其表面为三维结构,有足够的硬度,防止陷入沙中,故此可以轻松地把船拖上岸边,也可供车辆驶过沙地。只要对地面略加准备,这种材料便可以铺在各种地面上,既轻便又耐用。
  
  意推出欧洲首列太阳能列车
  
  据意大利媒体报道,意大利全国铁路公司日前在罗马推出了其研制的太阳能列车,这在欧洲国家尚属首例。
  据介绍,这家铁路公司在最近3年里投资生产出了太阳能列车的样车,包括5节旅客列车车厢、2节火车机头、3节载货车厢。太阳能列车的运行原理是,利用安装在每节车厢顶部的太阳能电池板,向列车的空调、照明及安全设施系统提供能量,但它目前还无法代替列车机头发电机提供动力。意环境部长马泰奥利认为,这一创新技术为未来列车“朝着节能、清洁、无污染的方向发展”扫清了道路。意政府将继续支持该公司在新能源方面进行探索。意全国铁路公司总裁泰斯托雷在太阳能列车的介绍会上说,公司将继续在更换环保列车车型、加强列车安全性以及提供更优质服务上下功夫。
  据专家介绍,太阳能列车有诸多优点,其中最重要的是可以大大减少空气中温室气体排放量。
  
  能按照人的体型开启的智能门
  
  日本Tanaka公司开发出一种智能自动门,它能够准确判断进出者的体型并根据不同人的不同体型特征决定门需要开多大。
  这种全新的智能门上装配有大量红外传感器,并由计算机控制着数十条水平放置的精巧门条——整扇门就是由这些水平门条并列组成的。
  当人们需要穿过这扇门的时候,构成门扇的水平条便根据人的头、肩、身躯、脚、手及随身携带的箱包等参数再加上5至15厘米的盈余活动空间准确打开。当然,进出这扇门的人如果是乘坐轮椅或者是带着庞物猫的话也不会遇到任何困难。
  据该智能门的研发者称,开发这样的智能门真是好处多多:阻止过多灰尘、蚊虫或花粉等进入室内,还可以极大地减少冷热空气的进入或流失,这非常有利于节约用于取暖或制冷设备的开支。
  此外,这道智能门还能够识别出经常进入者的身份并阻止其他人随便进入,这也大大增加了办公场所或家庭的安全。
其他文献
清人魏源 《华山诗》中云:“金秋严肃气,凛然不可容。”“金秋”,是我们平时常见的一个词汇。有很多人望文生意,认为“金秋”即指“金色的秋天”。其实,这是一种误读。  古人把世间万物看成由金、木、水、火、土構成。“金秋”之中的“金”,其本意是指的就是我国古代“五行”(木火金水土)中的“金”,而并非指“金色的秋天”。  我国古代哲学家认为:阴阳二气加上木火金水土这五种物质是构成大千世界万物的元素。古代阴
“纸老虎”一词,被美国人称为毛泽东的独创,以致1972年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来中国访问时,竟当着毛泽东的面赞扬:“你创造了一个新词——纸老虎!”  其实,这个词不是毛泽东创造的。毛泽东最早用这个词是1946年8月6日在延安杨家岭与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谈话时,发表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从此“纸老虎”这个词在全世界开始广泛流传。1958年10月21日《解放军报》发表了“一切反动派都
2017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2周年纪念日。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美军战舰密苏里号上举行。至此,二战结束,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那一年,我们是如何庆祝抗战胜利的呢?① 在勝利游行车上欢庆的国军士兵② 张家口市各界民众举行庆祝抗战胜利大会③ 上海街头,人们买旗子,庆祝日本战败投降④ 欢庆抗战胜利的市民⑤ 1945年9月3日
1907年7月14日,秋瑾被捕。第二天,浙江山阴县(民国后山阴、会稽两县合并为绍兴县)县令李钟岳初审,让秋瑾写供词。秋瑾去意已决,提笔写下一句绝命诗:“秋风秋雨愁煞人。”  历史上的诗歌仅仅一句的不多,都大有深意。秋瑾被捕是自己求死,她本来是可以逃走的。既然死都不怕,她愁什么呢?  临刑,秋瑾坦然提了三条要求,为她的愁作了注解:一、准写家书诀别;二、勿枭首;三、勿褫衵衣。意为希望留遗书;保留全尸;
湖南双峰县是湘中地区的一个县,新中国成立前属湘乡县管辖。自古以来,湘乡县就是湘中一个大县,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951年,有关部门鉴于湘乡地域宽广,决定将该县析出,双峰就是从湘乡县析出新设置的县,县城设在永丰镇。  在最初的设县报告上,新设的县拟取名“永丰县”,报告送民政部审批,民政部发现江西有一个永丰县,一个国家有两个永丰县,这对管理上将带来不便。县名重复使民政部否定了永丰县名,就这样双峰县与永丰县
尼科尔斯是美国的一位家具商人。1924年的一天,他的家发生了一场大火,家具被全部烧光,只留下一些烧焦的松木。  尼科尔斯并没有被这一片废墟所吓倒,反而以最乐观的精神和最积极的思考,支配与控制着自己的心态。突然,那烧焦松木的漂亮木纹和独特形状,深深吸引了尼科尔斯的目光。于是,他用玻璃片刮去烧焦松木上的灰尘,用砂纸打磨光滑,再涂上清漆,竟然产生了一种亮丽的光泽,使松木特有的美丽纹理非常清晰地呈现出来。
《湖北日报》2017年2月16日推出《蔡伦曾在枣阳居住造纸》一文,笔者认为实属谬误。  其一,无论史书、志书还是文学书、辞书等,都不存在“枣阳说”,只有“桂阳说”,如《后汉书·蔡倫传》记载“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就是记录蔡伦原籍最权威的史料。  其二,蔡伦的文物、史料都在原桂阳郡治所郴县与属县。唐代郴州刺史李吉甫任宰相时所纂《元和郡县图志》中,明言“后汉蔡伦即此县人,有宅基在县西一里”。后改蔡侯
杜甫《绝句》开头就讲:“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在《蜀相》里,杜甫又說:“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韦应物也有关于黄鹂的佳句:“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关于黄莺的诗就更多了。如唐金昌绪的《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杜甫对黄莺也情有独钟,在“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诗里他把黄莺呼作娇莺,呵护之情跃然纸上。白居易在“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诗里
张勇安《以毒品为武器:美国对华冷战宣传的新媒介(1950-1962)》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朝鲜战争后,中美对抗从幕后走向台前。  1950年和1951年在联合国麻醉品委员会的两次大会上,美国代表安斯林格在新中国代表缺席且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公然声称中国是重要的非法毒品走私来源国。安斯林格抛出此不实指控的初衷是抵制苏联希望邀请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取代“国民党集团”代表成为委员会委员
拒绝张学良幕府求贤  我的外公李肖聃(1881—1953),原名犹龙,字肖聃,号西堂,笔名星庐、桐园等,长沙望城县白箬铺人。外公从小聪颖勤勉,14岁能写诗、写日记,17岁被录为附学生员(秀才),18岁到长沙就读,后来进入时务学堂,曾拜谒并受业于著名学者皮锡瑞。因皮锡瑞与康有为、梁启超相通,与谭嗣同更为至交,故外公在思想、学业诸多方面受其影响较大。23岁时考取官费留学,于日本东京、大阪等地学习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