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才成长的个性化阅读教学探析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19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着眼于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概念探究,结合我国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现状与教学误区进行分析,研究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正确实施方案,为我国今后的个性化阅读教学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人才培养;个性化阅读;语文教学;方案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4-0096-01
  个性造就人才。在新课程要求下,教育部门相应提出了语文阅读教学的若干创新举措,通过加强学生的阅读教学,促使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合格人才。文章重点探析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重视学生的个体性差异
  学生与学生之间,因为个体间的差异性,在课堂学习与生活习惯当中都会表现出不一样的特质。这些差异性,使得每一位学生面对相同的教学模式,其理解能力与接受能力也都各不相同。针对我国传统个性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育工作者在优化与创新的过程中,应重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性,通过积极有效的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2013年4月,我校针对个性化教学中所存在的误区,在进行相应的改善与创新过程中,通过对我校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进行重点关注,在正确的引导与帮助下,有效实现了科学化的个性化教学课堂应用。在实践环节中,教师对班级里每位同学进行详细的了解与分类,按照学生知识积累程度与语文认知水平,将学生分为不同的组别,对每个小组制定相应的教学任务。在个性化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每一个小组进行科学化、理性化的引导,在培养学生的个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充分保证每一位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实现高效化的个性化课堂教学,促进人才成长。
  二、重视语文教学的实际含义
  通过对我国传统个性化阅读教学进行研究,可以明确发现,我国现阶段的课堂教学越来越追求教学效果,传统的语文教育也已经从预设非生成走向了开放化的目标预设阶段,课程教学过于追求目的性。这是基础教育中存在的误区,对我国基础文化教育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抑制了我国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发展。因此,在进行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教育机构应更加重视语文教学的实际含义,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注重语文实际意义的教学,以此改善我国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现状。在苏教版小学语文的教学案例中,教师通过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注重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详细讲述了语文的实际含义与学习要点,帮助学生明确课堂学习的目标,在循序渐进的引导下,让学生逐渐培养正确的个性化阅读学习方式,以此满足语文基础教学的实际需要。
  三、引导学生品味阅读语句
  语文教学是基础教育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帮助学生更好地品味教材语句中的感情色彩,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语文艺术的美好,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与汉语应用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针对传统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语文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品味阅读语句的引导,帮助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品味语文词句的精髓,感悟其中深厚的情感色彩。个性化阅读教学注重对学生个性化思维与阅读能力的培养,立足于语言,基于语文语句的情感特点。教师应充分抓住这些关键点,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帮助学生在品味语句的过程中,挖掘自身创造力,使学生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切实有效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四、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个性化阅读教学,在实践环节更加注重对学生个性化思维的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堂学习,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在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过程中,应改变传统单一模式的课堂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在个性化阅读教学过程中自主探究,以个性化教学活动为引导,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逐渐感受语文视野的宽广,体会到语文阅读的真实性和丰富性,拓宽自身的语文知识层面,为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智力问答的形式,就课程内容中的难点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讲解的形式,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教师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扮演引导者的角色,使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得到良好的引导。同时,教师更应该结合生活实际情况,将生活环境与个性化阅读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在阅读学习中了解到更多的生活环境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完善化的语文知识体系。阅读是一种充满个性化的行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格外珍惜学生的个性化思维与创造性思考,在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发展方向。
  五、结束语
  个性是人才的基本特点。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从各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个性,不单单以传统阅读为主。通过阅读延伸与课程内容活动,充分培养与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与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获得充分的锻炼。通过长时间的个性化阅读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得以巩固,学生对课程内容增添了更多个性化的理解与应用,教师课堂教学手段变得多种多样,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从而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刘义民,董小玉.“个性化阅读”反思与建构[J].中国教育学刊,2013(11). [2]糜丽英.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09).
  [3]叶黎明.正确把握个性化阅读的教学内涵[J].语文建设,2009(02).
其他文献
摘 要: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明确职业目标、规划学习活动等方面,均发挥重要作用。以对河南省许昌卫生学校在校生的问卷调查为依据,分析职校学生职业规划的现状。以调查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手段,为职业院校实施切实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供具体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职院学生;职业规划;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4-0038-0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 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 教师应创设更多真实场景, 给学生更多时间去练习, 培养他们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文章从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角度出发, 研
摘 要: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重视对学生合作学习方式方法的具体指导,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   关键词:体育;人才培养;合作学习;团队意识;方式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0;G6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1-0090-01   《国务院
摘 要:从引用信息技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改进现阶段的课堂关系、能够满足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求和在引用信息技术时还需要认清信息技术存在哪些弊端几方面,探讨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整合  中图分类号:G623.2;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6-0078-01  新课改后,对语文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
摘 要:游戏教学法对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进行体育游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情景创设激发课堂活力,促进教师的体育教学;结合问题式教学,促进学生对体育知识的应用。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初中体育;教学内容;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G633.9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5-0085-01  游戏教学法能够对体育教学起
摘 要:如何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圆满完成教学目标,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广大体育教师所关注的重点。从加强兴趣培养,开展游戏教学;以多媒体导入,体验练习快乐;自主探究知识,促进身心健康;精心设计场地,吸引学生关注;善用激励评价,树立学习信心五方面,研究如何打造体育高效快乐课堂。  关键词:体育;高效;快乐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
摘 要:美术本身是一门传递美的课程,在美术教学中应用情感教育,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促使学生不断地发现美、创造美。文章对情感教育的内涵及其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进行论述。  关键词:情感教学;美术教学;内涵;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33-0082-01  美术是一门艺术课程,其内容涵盖了素描、水彩、雕
通过将浒苔叶状体分为基部、中部和顶端3部分分别进行切段和切碎处理,在实验室条件下,用液体浅层培养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其组织和细胞的生长和发育特性。显微观察的结果显示:切段培养条件下,基部和中部的藻段均可在其形态学下端形成假根,在形态学上端产生类似叶状体的突起。藻段的发育具极性,但其极性并不是绝对的,在1.0 mm的基部藻段两端都观察到了假根的形成。虽然顶端的藻段和组织块全都形成和释放了孢子,未见明
采用静、动态试验方法,筛选复配出了一种低磷型缓蚀阻垢剂,适用于高硬度中碱度的结垢型水质。在氮肥工业循环冷却水装置中,采用自动加药与在线监控集成系统,实现了系统自动运行和
摘 要:从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在体育教学中增强学生团结的意识、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学生健康的理念、在体育教学中传授学生自护的知识、在体育教学中指导学生锻炼的技巧五方面进行探讨,指出体育教学要结合学生和身心特点使其得到更好的成长引领,以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学体育;学生健康;成长;意志  中图分类号:G455;G6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