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放疗病人焦虑情绪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2001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放疗病人焦虑情绪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放疗病人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病人使用常规护理,研究组病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病人的护理结果;结果 恶性肿瘤病人出现焦虑情绪原因主要包括自身经济不足、治疗手段不够了解、生活质量期望值、耐受疼痛、家庭不和睦以及医疗保障等;在两组病人的护理结果方面,研究组病人的护理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分析恶性肿瘤放疗病人焦虑情绪原因的基础上,为其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护理效果,临床上有重要应用价值。
  【关键词】恶性肿瘤;放疗;焦虑;原因;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4-0165-02
  放疗可以说是恶性肿瘤主要的治疗手段,>80%恶性肿瘤病人在不同阶段需要进行放疗。近年来出现的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以及质子放疗等新技术,一方面扩大放疗病人的适应证,另一方面在改善肿瘤靶区剂量前提下保护病人的正常组织,表明新技术放疗能够显著延长病人的生存年限以及生存质量上[1]。研究显示恶性肿瘤病人的焦虑情绪要显著高于良性疾病病人,并且由于病人缺乏对于放疗技术的了解,容易出现焦虑恐慌情绪,从而影响到治疗以及预后。我院在恶性肿瘤放疗病人护理过程当中,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针对性心理护理,取得理想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放疗病人120例,男65例,女55例,年龄34-59岁,平均年龄52岁,其中肺癌48例,乳腺癌34例,食管癌22例,宫颈癌16例。将120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60例,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以及疾病类型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护理措施。针对病人放疗之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护理人员应当进行积极干预,通过宣教指导病人掌握不良反应处理的常识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例如加强口腔卫生,进食过程中应当注意食物温度,防止进食刺激性的食物[2]。皮肤护理方面,护理人员要嘱病人及其家属保持皮肤的干燥清洁,切忌使用热水以及肥皂水进行擦洗,同时要避免热敷、摩擦、日晒以及光照,出现瘙痒时应当避免抓挠以防止感染[3]。骨髓抑制诱发的不良反应,护理人员应当及时告知病人以及家属,并且严格落实无菌操作[4]。
  1.2.2研究组患者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予以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第一,放疗前护理措施。放疗准备阶段,护理人员应当主动同病人沟通,从而了解病人的心理需求以及心理负担,并在精神方面给予他们鼓励,生活方面则给予帮助,争取病人信任,积极配合放疗[5]。护理人员应当根据病人的情况告知他们病情变化,避免给病人带来紧张恐惧等不良影响。对于已知病情的部分病人应当为他们提供耐心的解释以及安慰,使他们科学对待疾病,尤其是要介绍放疗过程当中常见的恶心头图、口咽黏膜反应以及疼痛等,并介绍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防止加重患者的思想负担[6]。
  第二,情绪护理。护理人员应当密切关注病人的情绪变化,鼓励他们表达内心痛苦以及真实想法,提供适当机会以及场所让病人宣泄悲伤,认真倾听他们的诉说,要向患者强调正性情绪对于疾病康复的积极意义,知道患者学习正确地应对不良事件并掌握应对负性情绪的技巧[7]。
  第三,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当为病人提供恶性肿瘤治疗、预后、康复以及并发症等方面的信息,让患者认识到现代医学技术以及可以有效缓解甚至治愈部分癌症,从而帮助病人纠正错误观念,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应对方式[8]。护理人员可以邀请痊愈病人进行现身说法,帮助病人纠正癌症意味着死亡的认识,解除他们的心理障碍,转变治疗的态度,降低焦虑恐惧以及不安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勇气[9]。
  第四,社會支持护理。护理人员要为病人家属提供放疗以及康复方面的知识宣教,从而争取他们为病人提供心理以及经济支持,鼓励家属陪伴病人,帮助病人减轻焦虑情绪,让病人处于理想的心理状态[10]。
  1.3判断标准
  一般情况问卷在病人入院时进行,并对比两组病人入院时、放疗后以及出院时的SAS评分,综合评估疼痛的性质、部位、程度、持续时间以及发作特点等,疼痛程度使用0-10分进行评估。0分:患者无痛;l-3分:患者轻度疼痛,不影响睡眠;4-6分;患者中度疼痛,影响睡眠;7-10分;患者重度疼痛,难以正常睡眠[11]。
  1.4统计学方法
  将所检测的数据用统计学专业软件数据包SPSS18.0进行分析,数据用(x±s)表示,以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12]。
  2结果
  120恶性肿瘤病人出现焦虑情绪原因方面,自身经济不足87例,治疗手段不够了解76例,生活质量期望值55例,耐受疼痛52,家庭不和睦43例,医疗保障31例。在两组病人的治疗结果方面,在两组病人的护理结果方面,研究组病人的护理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SAS评分比较(x±s)
  组别 例数 入院时评分 放疗后评分 出院时评分
  对照组 60 64.3±8.2 53.2±7.4 48.3±6.1
  研究组 60 65.4±8.1 31.2±4.6 27.8±5.6
  P <0.05 <0.05 <0.05
  3结论
  肿瘤放疗病人出现焦虑情绪会影响到临床治疗的效果,并且加重放疗不良反应,降低病人生活质量。所以放疗过程当中应当重视恶性肿瘤病人心理状况的评估,通过改善其焦虑情绪,从而其精神心理状况,提高病人的依从性,最终提高放疗效果以及病人的生活质量[13]。本研究的结果显示,自身经济不足可以说是影响恶性肿瘤病人心理的一个主要原因,其中放疗过程当中检查费用、放疗费用以及升血象药物费用是住院费用主要的组成部分。恶性肿瘤病人放疗过程当中,容易出现生存期望以及经济付出之间的偏差,尤其是部分病人缺乏科学认识,往往将恶性肿瘤等同于死亡而形成思维的定式。放疗作为肿瘤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无论病人以及家属,都缺乏足够的了解,同时负性生活事件等也会加剧患者的焦虑情绪。心理护理的针对性比较强,可以提高病人战胜病魔的信心,从而改善放疗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分析恶性肿瘤放疗病人焦虑情绪原因的基础上,为其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护理效果,临床上有重要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俊华,冯国菊,扎春妹.护理干预对肝癌病人介入治疗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河北医药,2014,31(6):749-75i.
  [2]郭媾,魏君丽.食管癌术前加速放疗的临床护理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20(1):5-6.
  [3]李碧玉,李艳辉.护理干预对头颈部肿瘤放疗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2014.8(2):44-46.
  [4]吴鹏琶,强咏,沈文香,等.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14(2):156-157.
  [5]耿熠,赵亚宁,李宽智,等.心理干预改善恶性肿瘤病人情绪障碍的临床观察[J].现代肿瘤医学,2014,18(7):1412-1414.
  [6]毛喜莲,张春虎,林源.心理护理对恶性肿瘤病人抑郁焦虑的影响[J].现代牛物医学进展,2014,8(2):2598-2600.
  [7]郑磊,高伟,杨敏.心理护理对肿瘤放疗病人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14(11):l-2.
  [8]江敏霞,黄华兰,王逸如.等.癌症放疗与普通内科住院病人焦虑抑郁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现代护理,2014,11(4):247-249.
  [9]杨秀华,孔凡允.护理干预提高肿瘤放疗病人生活质量的研究[J].医学信息,2014,23(6):223.
  [10]冀小平,郭蓉,黄兆蓉.肿瘤病人在调强放射治疗中心理护理及探讨[J].中国美容医学,2014,20(5):256.
  [11]羅时桃.放射治疗病人心理状态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15(5):443-444.
  [12]何佩仪,冯惠霞,卢儒彪,等.心理干预对肿瘤放射治疗病人焦虑状态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4.3(6):18-20.
  [13]李平平,于全珍,孙昭晖.肿瘤放疗病人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调查分析[J].当代护士.2014,12(10):6-8.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观察并分析护理干预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3年7月~2014年8月在我院接受髋关节骨折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n=15)和对照组(n=15),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VAS评分以及满意度。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更高(P<0.05),实验组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4月10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和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患者对护理工作总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产妇自然分娩及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5年7月收治的初产妇2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之上采用相对较系统的护理干预。对2组产妇的分娩方式、总产程、新生儿窒息率及产后2h出血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总产程、产后2h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相比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喉癌患者行垂直半喉切除术后的护理对策,提高护理工作在切除术后的护理质量,以降低并发症的机率。方法:结合具体实例,分析喉癌行垂直半喉切除术的整个护理环节,进行术后恢复状况的对比。结果:术后优质的护理,使患者的恢复速度加快,降低并发率,住院时间缩短。结论:良好的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必要环节,加强护理工作的进步对于患者的恢复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喉癌;垂直半喉切除术;护理对策分析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以及认知行为治疗(CBT)后的抑郁情绪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我院68例抑郁症患者根据双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在常规抗抑郁药物治疗以及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以及CBT治疗)和对照组(仅仅采用常规抗抑郁药物治疗以及护理措施),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自评量表(SDS)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症状。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SDS评分以及SAS评分相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在脑外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评价及其对策。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对象为脑外科科室中的所有护士和接触到的部分病患(具有代表性)。问卷调查分为护士问卷和病患问卷。脑外科住院病患常见的护理风险因素有很多,临床表现症状主要为肌肉萎缩、神经受损、颅脑感染、呼吸刺激等,按照不同的发病比例分布在整个住院过程中。在脑外科护理中,相关护理人员要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关键词】脑外科护理;安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患者在围手术其的临床介入护理方法,总结护理经验,为日后新思路的提出提供研究资料基础。方法:将我院2012年4月-2015年1月收治的重癥肌无力患者,入选患者96例,可分析疗效病例6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对患者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再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综合性介入护理,护理两周后观察护理效果,并发症以及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对照组病人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慢性结肠炎患者治疗中的中医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从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慢性结肠炎患者100例,以50例为1组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行中医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6.0%,对照组有效率60.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和患者
期刊
【摘要】临床上为了使脑梗塞患者在康复阶段能够更有效锻炼机体的各部分的功能,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模式,将护理与临床结合起来,更有利于患者預后的恢复。大量的临床数据显示,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能够明显缩短患者住院的时间,降低护士交接班出现漏洞的几率,同时也增加了医院的整体的满意度,临床护理路径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的。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脑梗塞;康复锻炼;应用  【中图分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肝胆管结石及狭窄手术的方式以及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肝胆管结石及狭窄手术的护理方式方法,以及能够减轻患者的痛楚,让患者能够早日恢复健康。方法:搜集在本院2014年2月至2014年12月接受肝胆管结石及狭窄手术的患者50例。随机分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的患者例数为25例,接受的护理方式是狭窄手术的护理;对照组的患者例数是25例,接受的护理方式是常规的护理。两组患者在例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