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技术赋能教育评价:内涵、总体框架与实践路径

来源 :中国电化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420303622163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能技术赋能为教育评价变革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促进智能技术与教育评价融合创新是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必然选择。据此,对智能技术赋能教育评价进行了系统研究,其历史渊源可追溯到管理工程领域的智能综合评价和教育评价领域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本质是基于智能技术对传统教育评价的突破与创新,通过解构、重构形成新的教育评价模式,具有科学化、多元化、立体化、最优化、精准化等主要特征。助力教育评价的智能技术及应用由“5+1”的总体框架(基础层、技术层、平台层、应用层、用户层5个层次结构和1个保障体系)构成。通过智能技术赋能“
其他文献
为了实现人体心血管多参数检测,设计了一种基于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photoplethysmography,PPG)的心血管多参数检测系统。该系统采用S5PV210处理器为控制核心,设计了指端脉搏波采集及滤波电路,提取指端脉搏波信号特征,测量人体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值。结果表明:与标准仪器对比,心率测量最大误差为5次/min;血氧饱和度测量最大误差为2%;血压测量满足ANSI/AA-MI国际电子血压仪标准。
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强调,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下简称\"四史\")结合起来。整体上说,\"四史\"是一部讲述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实践史。\"四史\"教育既是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有力武器,又是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坚定\"四个自信\",牢记初心使命的重要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焕发新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重温这部伟大历史能够受到党的初心使命、性质宗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育,必须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红色文化是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创造的先进文化,承载着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艰苦创业的奋斗史、砥砺奋进的改革史,彰显着党的性质和宗旨,见证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凝聚着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红色文化中蕴含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革命精神,是干部教育不可多得的学习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