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

来源 :家园·建筑与设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jc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在国家建设水平和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水利水电工程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由于其在国家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国家更加重视工程建设的效率和质量。众所周知,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是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项技术,它决定了工程的整体施工效果。包括混凝土搅拌、运输、浇筑混凝土施工工艺、养护、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需要注意的船闸、坝体及接缝的施工、,并结合具体情况适当规范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如果混凝土施工质量差,将导致各种问题,严重影响我国水利水电的发展。因此,应重视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在投资低成本的同时,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利水电建设;应用分析研究
  1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重要性
  1.1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满足建筑工程设计的需要,是十分必要的。水利水电工程不同于一般的工业建筑。其基本结构的核心概念是基于可靠性。它规定必须移除质量,并尽可能延长使用寿命,不得遗漏。混凝土是水利水电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工艺必须满足建筑工程设计的要求。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搅拌和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做到每模中间必须封闭,控制要尽可能严格,施工项目的设计要按规定执行。众所周知,混凝土在工程建设中的综合应用能力是首屈一指的。混凝土技术的进步确实是整个建筑工程设计的画龙点睛,从而达到甚至超过了预期目标,提高了整个工程项目的效率及其未来的利用率。
  1.2提高施工质量
  改进后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最直观的好处是大大提高了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使其坚不可摧,可长期使用。水利水电工程是我国的基础,关系到国民经济和民生,其质量防御措施必须在事前警醒,切勿偷工减料。其创建的最重要目的是尽可能延长其使用寿命,即重复使用。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方便,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此外,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进步不仅单方面提高了施工质量,而且使中国建筑成为全球赞誉的话题。一提到我国,人们就会想到坚实的建筑技术,逐渐实现中国的创造。
  1.3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
  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改进大大降低了预算成本,节约的资产可用于其他民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谋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造福于人民。水利水电工程的规模一般都很大,混凝土施工工艺的改进可以在不担心质量问题的情况下降低经济成本,从而提高整个施工队伍的工作效率,可用于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大量的实践价值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此外,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进步使中国的工程建设得到了世界各地许多朋友的认可。中国可以销售技术,接受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订单,并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杰出贡献。这也是中国高铁向世界开放的基本原则。使我国引领经济全球化发展,促进全球经济发展,是社会经济的良好发展。
  2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建设中的应用
  2.1水闸混凝土施工技术
  对于水利水电建设来说,水闸的建设非常重要,是水利水电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的一个环节。如果水闸出现质量问题,将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质量产生很大影响,不利于以后的使用。在水闸施工中,有涵洞式和开敞式两种施工方法。如果施工场地比较空旷,则应选择开敞式水闸施工。如果施工场地相对狭窄,则有必要选择涵洞式水闸施工,只有合理选择施工模式,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在混凝土技术的实际应用中,应充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在浇筑闸底板之前,混凝土必须在基础底部实施,通过应用这种设计,不仅可以使整体结构更加稳定,而且还能有效避免水闸建筑物下沉的现象;② 加强混凝土浇筑控制,做好楼面面积控制。如果闸底板的范围较大,则应提高混凝土的整体强度,以提高基础的坚固性。
  2.2拼缝分块技术
  目前,我国许多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往往选择混凝土施工工艺,由于水电站、大坝等工程量大,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通常分阶段分块浇筑。铸造方法有三种:缝块法、错缝块法和直通仓法。缝堵技术是混凝土浇筑方向与钢筋钢结构方向一致,高度一致,可以加快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提高工作效率。错开缝浇注混凝土的优点是水泥块体积很小,不必考虑浇筑时温度因素的影响,需要事先进行应用调查,以确保错开节点和竖向节点的方向和高度可以错开。块体浇筑技术也是一种常用的浇筑方法,适用于大面积、大跨度的大坝施工。施工过程中采用挖掘机等机械设施,施工速度快,不易受外部环境影响。综上所述,接头分块技术具有效率高、时间短的特点,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
  2.3大坝施工中的接缝灌浆施工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接缝灌浆施工技术是一项隐蔽性很强的工作,而且具有很高的重要性,无论对施工技术还是施工工艺,都有着特殊的高要求。同时,在施工缝灌浆中,有关人员应充分考虑合理的接缝顺序,即先进行横向缝灌浆,然后进行纵缝灌浆,使坝体在施工完成后有足够的完整性。
  3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策略
  3.1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在水利电气工程中,结合混凝土工程技术,提高配合比的合理性是决定整个工程质量的最重要的基本保证。它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整体结构性能和质量指标的科学合理布置。在确定混凝土合理布局的过程中,有必要根据水利、电力建设项目的具体需要,研究实验室内部布局,确定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确定混凝土原材料的含水量,提高混凝土的整体性能是基本建设项目。在科学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阶段,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质量控制:一是科学确定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将混凝土的氢化热控制在合理的应用范围内,满足施工要求,为了发挥材料的优势。其次,在混凝土材料中,在展开过程中,要考虑不同材料的性能和實际参数,分析不同材料的比例变化直接影响施工的最终结果。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当地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变化,对混凝土材料的性能进行了有效的检测,保证了材料的性能和强度,能够满足工程的要求。
  3.2混凝土试验
  无论施工前还是施工后,混凝土施工现场都应配备专职检验员,对整个工程的混凝土施工进行监控,而检测人员本身要熟悉规范,有着非常出色的能力,确保当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时,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单位也应定期进行这方面的培训,做好混凝土检测工作可以大大提高整个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3.3重视水工混凝土施工的技术管理
  由此可见,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影响着水利工程的最终质量,因此做好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管理,可以降低施工风险,提高整体施工效率。以温控、浇筑等环节为例,可以进行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最终可以起到促进整体施工的作用,充分发挥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作用,做好管理选择经验丰富的高素质人才,并配备先进的技术,针对实际情况,进行施工规划。施工企业应做好以上几点工作,为今后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打下基础,为水利工程施工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4结论
  当然,要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建设中的应用效果,必须加强技术探索和全过程质量控制。此外,还要加强对施工队伍的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养,不断提高施工的有效性,降低施工风险。
  参考文献:
  [1]雷云.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7(04):51-52.
  [2]赵雷.浅析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6):230-231.
其他文献
摘要:防雷技术对于高层建筑的质量提升而言具有关键的作用,不仅与住户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也与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这些因素就对高层建筑的防雷接地技术有着更高的标准和要求,需要其不断的将原有的技术手段进行升级和优化,还应该不断的拓展领域的应用,从而更好的推动整个防雷技术价值的发挥。鉴于此,文章结合多年工作经驗,对高层建筑电气施工中的防雷技术探析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高层建筑结构的日渐广泛,对建筑施工技术带来了新的挑战。高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直接影响着工程的安全质量和使用寿命,因此对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在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安全  关键词: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伴随着城市土地资源的减少,高层建筑不断涌现。混凝土在应用越发广泛的同时,施工要求也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的特点[1].脑梗死在发生6h内能恢复动脉血流,可使缺血半暗带区脑细胞恢复功能,减免脑神经功能损害[2],经脑动脉超选择插管对急性栓塞脑动脉进行机械性碎栓和接触性溶栓,或采用专用器材直接取栓,不仅能够提高栓塞动脉再通率,并且可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尿激酶等溶栓药物的用量和出血性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对超急性脑梗死患者急诊行DSA检查和单纯药物灌注术、机械性碎栓加动脉
期刊
摘要:建筑工程桩基施工技术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项目的水平,桩基施工技术的高低决定了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和建筑质量。因此,施工人员必须提高对桩基工程的重视程度,同时认识到桩基工程对建筑整体质量的影响,保证桩基工程质量的同时,实现建筑工程的质量目标,实现建筑工程经济效益的同时,发挥建筑物的最大社会价值,助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对建筑桩基工程的质量控制进行深入分析,希望能对同业者提供有价值的参
目的 探讨25%硫酸镁、1∶5 000呋喃西林液、两种药物合用湿敷三种方法用于胺碘酮致静脉炎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呼吸病房39例患者胺碘酮静脉输液后发生的49处静脉炎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采取25%硫酸镁湿敷法,B组采取呋喃西林液湿敷法,C组采取硫酸镁与呋喃西林合用湿敷法.比较三组干预后痊愈时间和有效率.结果 B组和C组较A组痊愈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组间痊愈时间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有了很大进展,城市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运而生。该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缩短建筑工程施工周期,保证建筑施工的安全性,还可有效避免资源的浪费,提高建筑施工质量。基于此,文章在全面分析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优势的基础上,对新时代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运用要点展开积极探索,以推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高效应用,为装配式建筑工
摘要:建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当今经济形势的驱动发展,相应的经济建设体制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但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也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而提高。这种需求也体现在各行各业的相关项目建设中,建设环节也不例外。因此,建筑行业迫切需要从技术层面实现自身转型。墙体砌筑植筋施工系统的开发就是一个例子。但是,作为一个全新的时代产物,这项技术在具体实施层面上存在一些不足。因此,本文主要对建筑填充墙砌体植筋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气压弹道碎石术患者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肾结石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采用气压弹道碎石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气压弹道碎石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并发症的发生率、满意度和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术后的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
摘要:市政道路工程建設,不仅是一座城市外在形象的表现,还是人们出行安全的保障,而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沥青道路是较为广泛应用的施工技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更是加大了沥青道路的使用效率,再加上新工艺、新技术的出现,沥青道路施工技术水平将会更加先进,从而使沥青道路稳定性更强,提高了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质量。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策略  前言:  
目的 研究行政干预对规范租借手术器械管理的作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医院2009年6月1日至2010年3月31日租借手术器械送达时间进行调查及统计分析;观察自2009年11月采取行政干预措施后,租借手术器械不按时送达的台次是否减少.结果 10月间共接收植入性手术器械1571台次,不按时送达219台次,其中2009年11月前不按时送达152台次(19.14%),经《卫生行业标准》内容培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