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教师课堂行为标准对比研究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ANQING520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通过对加州与招远市的两个评价标准表格的对比,本文在分析了加州和招远市的具体情况之后,论述了各自的优缺点,旨在指明我国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有其进行的必要性及其所面对的困难。进一步表明为了更好的进行新课改,在借鉴国外新思想的同时,我们需要审慎对待中国的实情,做出更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改革方案。
  关键词 课堂与教学 评价标准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Comparative Study of Sino-US Teachers' Classroom Behavior Standards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between "California Teachers' Teaching Evaluation Criteria" and "Zhaoyuan City in 2005 -2006 Academic Year Education Evaluation Criteria (Junior) "
  FAN Yuantao
  (College of Education, Sichu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Dazhou, Sichuan 635000)
  Abstract By comparing the two evaluation criteria tables of Zhaoyuan and Californi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pecific situation after California and Zhaoyuan City, discuss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each, designed to indicate the new course of the ongoing reform of its conduct the necessity and the difficulties faced. In order to better carry out further indicates that the new curriculum, new ideas from abroad at the same time, we need to carefully treat China facts, make education reform more in line with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Key words classroom and teaching; evaluation criteria; reform
  中国的教育在吸收了国外的先进经验之后,又融入了本土特色,进行了新一轮课程改革。改革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亦有弊,在改革的过程中会取得丰硕的成果,但是不可避免地也会遇到不少问题。
  1 加利福尼亚州与招远市人口、经济的比较及对教育的影响
  我们首先进行加利福尼亚州与招远市在经济、人口等方面的比较:
  根据相关资料,可以得知加利福尼亚州与招远市两者不论在经济还是人口等方面都相差很大。人口方面,加州大约每114平方公里有1人,招远市大约每25平方公里上就有1人,很显然招远的人口密度远远大于加州,这与中美两国整体的人口密度之比相吻合。人口对于教育有重大的影响,首先要明确教育与人口的关系是指教育事业与社会中人的总体的关系,而不是指与社会个体的关系。大量的人口就需要大规模的教育,对中国来说,教育尤其是优质的高中、高等教育资源仍然是求大于供的,学生要想进入理想的大学,就必须要考取很好的成绩,这是进入理想大学的首要条件。更为重要的是人口的数量严重影响到了教育的质量,大量的人口接受教育就需要大量的教育经费和教师队伍。
  经济方面,虽然中国的整体经济水平在改革开放之后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考虑到人均经济上与美国还是相差很远的。经济对教育的作用,在此稍微阐述一下,首先经济会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基础,提供人力与时间,物力与财力;经济的发展同样也会不断地对教育提出新的要求,要求教育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
  2 两个城市教师课堂行为评估标准的对比
  2.1 加州的评估标准及其优缺点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评价标准》中对教师的课堂行为评价标准分为五个项目:吸引或支持所有学生的学习、创造或维持有效的学习环境、理解或组织教学内容、组织教学与设计教学过程、学生学习评价。然后,每个项目下又是很多具体的参数,从整体上讲,加州的教师课堂行为评价标准主要是从学生出发,注重每个学生的发展,目的是更深层次的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努力的帮助学生构建深度的知识体系。例如在吸引或支持所有学生的学习中,就包含了提升所有学生自主性的自我指导、反思性学习能力以及促进学生参与问题解决、批判性思考以及其他活动以使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在整个评价标准中,一直都从学生的角度来评价老师。同时,评价标准中也没有对老师该如何做给予具体的说明,这也给予老师自由发挥的空间。
  但是,这也不能认为加州的评价标准是完美无缺的,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教学过于渲染发散性,而忽略了教学内容的系统性;评价指标的独立性有限,容易导致评价标准极端性与不平衡性,不能客观评价教师的教学成绩,也影响到教师教学评价的客观性。加州评价标准更多的注重培养学生的内在能力,而内在能力的提升又是隐性的,因此学生的进步不能很快的被了解,还有每个老师所持的教育观念、本身的素质也不一样,那么最终又会影响到对学生的指导。
  2.2 招远市的评估标准及其分析
  在招远市2005-2006学年教育工作评估标准中,划分为ABC三级指标,每级指标都有相应的分数对应。在此可以简单表示如表1。   《招远市2005-2006学年度教育工作评估标准(初中)》可以清晰地展示出教育行政部门严格的规定着学校、教师该如何做才能达到要求,获得相应的分数。
  新课改有它进行的必要性,我们现在的社会已经不是农业、工业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它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信息社会,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快,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并不能满足一生对知识的需求,如果我们不及时进行知识的更新的话,我们就可能会在未来的社会中处于一个不利的地位。以往学校过多的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样当学生走向社会时就会处于劣势。因此现在学校教育在为学生讲授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是把目标仅仅盯着现成知识的传授上,因此新课改对知识和知识教育进行了更加合理全面的解释,注重所学知识与学生自身生活、社会发展的联系,努力使所教的知识不仅仅是使用于学校,还能走出校门,走进自己的实际生活,增强自己的能力,发挥知识的真正的价值。
  为了更好的促进新课改的进行,各地纷纷制定评价标准,“建立评价项目多元、评价方式多样、既关注结果又重视过程的评价体系,突出评价对改进教学实践、促进教师与学生发展的功能,改变课程评价方式过分偏重知识记忆与纸笔考试的现象以及过于强调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的倾向。”重视过程的评价体系,突出评价对改进教学实践作用。
  当《招远市2005-2006学年度教育工作评估标准(初中)》展现在面前时,感觉它就像是教育部门给学校的一个大的储物箱,这个箱子里面早就已经划分成大大小小的很多格子,而老师要做的就是把东西按照说明放进去,而学生就是要到固定的格子拿出东西来,不用猜测到底哪个格子里有东西,这个格子到底装的是什么东西。在整个评估标准里面,更多的是注重一些外在的东西,例如学校的硬件设备,有没有某些教具,有没有开设某些课;对教师来说,就是你有没有拖堂、上课时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有没有使用相应的教具等。而没有真正的从根本上考虑到这些评估的根本目的:学生的发展或是学生的深层次的发展。
  尽管这个评估标准有不合理之处,但是在介绍了以上背景之后,我们也应该对此表有一定宽容。新课改是专家们在汲取了国外的有效经验之后进行,但是此标准没有充分考虑中国的国情,向国外的成功经验学习是必要的,改革也是必要,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却应该认真的考虑本国的国情,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想把发达国家很好的经验直接移植过来是不行的。在《招远市2005-2006学年度教育工作评估标准(初中)》的评估标准中,教育领导部门是想先给学生营造一个有利的、轻松的学习环境,而没想到却成为了课程改革的一个装饰品。它本意是要促进学生自己反思的能力,主动的促进自己的成长。但是实际中,这个项目却只限于形式,并未起到专家所预测的效果,新课改的美好理想与现实相差太远。
  3 对中美两国教师课堂行为标准的反思
  在新课改的路上,我们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但是却不可以因此而否定新课改。面对新世纪国际环境对我们的压力,面对中国的教育实情,面对亿万中国家长及学生对新课改的期待,中国的课程也必须进行改革。不可避免,在这路上,我们也许会摔倒,但是改革中我们才能前进。在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特殊情况:高考的压力,在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时要及时考虑到这些。笔者认为在现阶段,高考的存在是必要的,它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能够帮助一些学生实现他们的梦想。但高考固然重要,但它最终也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现在却本末倒置了,因此有必要改变现存的一切服从高考的现象。在重视高考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实现新课改承诺给广大学生的美好理想。
  参考文献
  [1] 吕世虎,刘玉莲.新课程与教学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3.58.
  [2] 叶澜.教育概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3] 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山西出版集团·山西教育出版社,2007.
  [4] 钟启泉.课程改革的文化使命[J].人民教育,2004(8).
  [5] 杨启亮.课程与教学变革中的模仿与创新[J].教育发展研究,2007(6).
  [6] 段作章.课程评价改革的困境与超越[J].教育科学,2007(2).
  [7] 赵蒙成.回到课程:美国“标准化教育”改革运动评介[J].课程·教材·教法,2007(11).
  [8] 钟启泉,杨明全.主要发达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动向及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01(4).
  [9] 钟启泉.新课程实施中的难点与误区[J].江西教育,2004(6).
  [10] 何侃,陈金芳.基础教育评价的问题分析与对策[J]教育评论,2007(5).
其他文献
摘 要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一堂课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而现在的很多课堂,教师教的时间往往大大超出学生自己学的时间,“学生”部分的参与少得可怜,几乎成了课堂的“多余人”。本文就以河津实验三中杨老师的初中语文教学视频——《乡愁》实录为例,从学生意识、学科意识和技能意识三维度针对其教学做一个简单的评析。  关键词 学生意识 学科意识 技能意识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 not Make
期刊
摘 要 积极探索与创新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一方面有助于提高高职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另一方面有利于推进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本文在界定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思政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作用,并就如何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思想政治 实践教学 创新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Path Selection to Innovate
期刊
摘 要 南昌航空大学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空乘学生(简称空乘生),为适应新时期的发展,空乘生的管理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为探索其管理方法,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在分析“90后”空乘生思想、学习生活、性格等方面后,从教官兼班级管理员的角度出发,总结管理方式。  关键词 “90后”空乘生 教官兼班级管理员 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Nanchang Hangkong Universi
期刊
摘 要 当初中数学教师在面对一个班级里绝大多数学生的数学基础都很薄弱的情况下,如果采用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就可能在短时间内使学生的整体数学水平有显著提升。本文在介绍深圳市沙井中学的“五步探引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给出几个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五步探引教学模式 数学信心 兴趣 学习习惯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Teaching Strategies to Make J
期刊
摘 要 作文一直是令语文老师头疼的问题,虽然很多老师不断改革,但起色不大。本文以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作者的教学经验,从积累材料、真实性、创造性和修改等方面探讨作文教学的做法。指出只要学生运用亲历的素材,加以合理的想象和创造,选择熟悉的表达方式,自由记事、写人、抒情、议论,就能写出好文章。  关键词 新课标 语文 作文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Wear O
期刊
摘 要 利用地缘文化优势,面向社会服务,在充分了解本区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是当代地方高校谋求特色发展的可行之路。本文通过分析地方高校艺术设计实践性教学的现状,论述了建构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实践性教学模式对当代艺术设计教育多样化发展的意义,并以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为例,提出了如何将地域文化渗透到实践课程体系中去,为当代多元化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新的探索。
期刊
摘 要 本文以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学风建设的做法为例,从构建制度化管理监督体系、拓展多元化教育渠道、搭建系统化能力培养平台等三方面探讨了高等中医院校加强学风建设的措施与途径。  关键词 学风建设 高等中医院校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Talk about the 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Style of
期刊
摘 要 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研究生,既是加强内地与港澳台地区教育互动与交流的重要通道,也是人才选拔与培养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浙江大学历年港澳台研究生招生与录取的情况为例,分析在招生工作中存在招生条件和招生专业分布不合理,宣传渠道单一、时间紧、针对性弱等问题。内地高校为进一步吸引和选拔港澳台地区优秀人才,需要加强招生宣传,提高宣传针对性;需要进一步改善服务管理和人才培养。  关键词 研究生招生 内地高校
期刊
摘 要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主要途径,提高研究生招生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关键因素,研究生报考是继公务员报考之后的全国第二大报考热点。本文通过对浙江大学历年研究生报名与录取情况、以及不同类型的录取情况进行比较与分析,阐述了浙江大学如何从“规模增长”逐步注重“质量提高”的过程,并对今后研究生招生模式的发展提出了进一步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研究生 招生 录取 规模 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
期刊
摘 要 大一新生是高校学生中较为特殊的群体。这个群体以独生子女为主,他们刚刚离开家庭,进入大学。因在家庭中受到宠爱,年纪小、经历少,较容易出现不适现象。微博作为一种新兴媒介,正在被大学新生群体广泛认知并使用。微博可以作为一种工具,帮助高校思政工作者更好地开展新生教育工作。  关键词 微博 高校新生 思政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Study of How Micro-blogs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