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更强大的力量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GI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庄严的宣告催人奋进,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处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期,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坚决响应党中央号召,践行党的宗旨,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继续发扬脱贫攻坚精神,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始终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构建党建引领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体系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坚持以上率下形成“头雁效应”。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建立健全上下贯通、精准施策、一抓到底的乡村振兴工作体系。落实市领导联系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强化乡村振兴市级帮扶集团统筹指导和帮扶支持。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区县党委书记乡村振兴“一线总指挥”作用。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持续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健全乡村振兴考核落实机制。
  强化协同发展凝聚振兴合力。推进实施“一区两群”区县对口协同发展,充分发挥“一区”对“两群”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一区”与“两群”在资源、市场、人力、资本、生态等多领域全方位对接互动。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机遇,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探索合作模式和创新布局,推动川渝乡村振兴协同发展。
  聚焦主责主业打造振兴铁军。加强乡村振兴工作机构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强理论学习、调查研究和作风建设,增强做好乡村振兴主责主业的本领,推动扶贫铁军转变为振兴铁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加强驻乡驻村干部选派培训和管理,选派“最能打”的党员干部奋战在乡村振兴工作一线,分级分类开展全覆盖培训,落实派驻干部关怀激励政策,提振各级干部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担当作为的精气神。
  始终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乡村振兴系统首要政治任务,夯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基础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我们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加快推进衔接政策落地落实。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推动国家和市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各类政策落地落实。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创新设立一批衔接政策。
  加强易返贫致贫人口监测帮扶。重点关注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导致基本生活严重困难户,健全落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
  抓好重点帮扶县帮扶工作。统筹抓好国家和市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区县帮扶工作。对照国家出台的重点帮扶县倾斜支持政策,结合重庆实际认真梳理研究,研究制定市级重点帮扶区县支持政策。加强对重点帮扶县的跟踪监测,督促政策落地落实,及时发现解决问题,提升帮扶实效。
  推动脱贫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持续抓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落实好东西部劳务协作、帮扶车间、公益岗位、就业奖补等政策措施。加強扶贫产业后期培育管护,持续加强消费帮扶,切实解决“滞销”、“卖难”等问题。用好用足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加大乡村产业发展支持力度。加强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点对点”落实产业、就业、生活保障、社区管理服务等帮扶措施。
  加强衔接资金使用管理。完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通过谋划优质项目推动政策落实、项目落地、资金落定。做好扶贫项目资产的后续管理,进一步摸清底数,明晰权责,加强监管,确保扶贫项目资产持续发挥效益。
  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适应形势任务变化,发挥东西部协作优势,拓展帮扶领域,创新帮扶方式,健全帮扶机制,聚力打造产业协作、劳务协作、消费协作等鲁渝协作“升级版”。发挥中央单位定点帮扶优势,切实用好帮扶资源,确保帮扶项目接得住、落得实、效果好。
  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奋力谱写重庆乡村振兴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我们既要坚决把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住、拓展好,更要通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注重城乡产业发展协同联动,加快发展乡村产业。立足区域差异和资源禀赋,合理布局发展产业,提高产业发展区域协调性。持续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培育壮大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强化科技支撑,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强化农业品种品质品牌建设和标准化生产,打造特色产业带,培育壮大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围绕小规模、多品种、高品质、好价钱,持续提升产品品质,优化产品供给。深化农村“三变”改革,加快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农业全产业链,建设一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和科技示范园区。高标准推进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建设功能强、宜居宜业的乡村产业融合综合体。
  注重城乡要素高效流动,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以县为单位科学规划村庄布局,结合产业发展、区位条件等,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明确发展思路和举措,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全面开展农村改厕问题摸排整改,统筹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启动实施农村道路畅通、清洁能源利用、数字乡村建设等重点工程,抓好通组道路和村内主干道硬化,乡村资源路、产业路、旅游路及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建设,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升。
  注重城乡统筹互补互促,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精神,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善治之路。进一步理顺城乡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坚持把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促进农村和谐稳定作为根本目的,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完善村党组织领导乡村治理的体制机制,筑牢引领乡村治理的坚强战斗堡垒。推进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发挥村规民约作用,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扎实推进乡村治理试点示范工作,加强乡村治理典型事例总结宣传推广,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策划包装一批乡村治理试点示范项目,深入推动各级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创建。
  (作者系重庆市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 )
其他文献
庚子之夏,我国南方地区暴雨频发,洪水汹涌。重庆也遭遇了今年入汛以来长江上游最大洪水,各地频频告急。  面对来势汹汹的洪水,重庆紧急转移安置31.01万人。到洪水消退时,未亡一人、未溃一堤、未垮一壩。  这背后,是一线抢险救援人员和灾区群众的守望相助,是水情信息提前预警、流域水库联合调度和沿江各地周密部署的成果,更是科技进步带来的安全保障。  市水利局水文与水旱灾害防御处高级工程师宋刚勇深知其“味”
九龙坡是重庆重要的老工业基地,自上世纪汉阳兵工厂进驻,到“三线建设”重点布局,再到如今全国第一批高新区——重庆高新区的设立,历经百年工业发展历程。在决胜全面小康之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高新区升级版打造和主城都市区高质量发展,给九龙坡区带来了重大战略机遇。奋进的九龙坡绝不辜负时代,实干的九龙坡绝不错过机遇。我们将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勇打头阵,在西部
3年,0.42%,5064人。  巫溪县红池坝镇的这3年,大致可以用这3个数字来概括。  这3个数字指的是:3年来,红池坝镇通过强化基层党建、深度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等举措,使得全镇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20.5%下降至0.42%,累计减贫1304户、5064人。  从“外无出路,内无好路”到“干线公路通县乡,宽阔大道连山岗”;从“污水遍地流,水沟闻着臭”到“门前花锦簇,庭院满芬芳
2018年12月18日上午,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我市广大干部群众通过媒体收听收看大会直播盛况,共同见证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  “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18年12月18日,市领导集中收看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市委书记陈敏尔参加集中收看,并在结束时讲话。他强调,全市上
要进一步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快速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综合施策,多管齐下,加大对农村地区物流、信息、金融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推动人才培训及相关公共服务供给向农村延伸,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标准化规范体系,引导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向农村地区流动。  加大相关基础设施建设,释放强劲活力。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较多,是广大农村地区发展电子商务的最大短板和痛点,正在实施的“互联网 流通”改革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重要使命,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发挥好高校在净化社会风气中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对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重要意义。  多年来,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始终致力于营造校园廉政文化氛围,每逢佳节时的一条条廉政短信,以循循善诱的方式规范着全校教职员工的言
探索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  ——学好“两山论”,走好“两化路”,以“生态 ”的理念谋划发展、“ 生态”的思路发展产业,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阳春三月时,走进垫江县恺之峰旅游区,只见盛开的牡丹花娇艳欲滴。  五黄六月时,漫步于云阳县环湖绿道,只见青山连绵、草木欣荣,男女老少或健身,或散步,别有一番格调。  八月未央时,来到丰都县湛普镇,只见一串串颗粒饱满的花椒缀满枝头,山
从“爱民模范派出所”到“人民满意派出所”“全国模范公安派出所”,210多项沉甸甸的荣誉,见证着渝中区公安分局大阳沟派出所不变的爱民为民情怀。  用大阳沟派出所教导员苑宜梅的话说,“爱民为民”精神69年历久弥新的奥秘,关键在于一代代民警日复一日地坚守初心,坚定执着地履行使命。  “逢年过节能见到你们,就是我内心最大的念想”  6月7日,端午小长假的第一天,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  中午12点半,大阳
“现在我们小区干净整洁,还有电梯。”今年70岁的合川区南津街街道紫荆园社区居民杨明春说起所在小区的变化时赞不绝口。  听到这样的评价,南津街街道党工委书记陈玖轩心里美滋滋的,因为辖区内的老旧小区能有今天的变化,与党工委创新设立的“在职党员进社区、小区”制度密不可分。  2018年,在居民的强烈要求下,街道工作人员欲通过改造停车位、遏制乱停车等问题入手,来治理“老破旧”小区。但是,治理才开始,就遭到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当前,重庆脱贫攻坚已到了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要实现贫困人口如期脱贫、稳定脱贫,关键在于把共享发展的理念、思路和方法融入脱贫攻坚全过程,切实抓好产业扶贫这个根本之策,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坚决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