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把宝都压在“制度”上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qin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国家“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发展战略,技术创新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关于如何尽快提高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问题,多数学者认为要加快相关制度的建设。笔者认为,当前解决我国技术创新水平落后问题不能单靠制度建设,否则会坐失创新的良机。
  制度或制度安排对经济行为具有约束、协调、激励和整合的功用。其存在的必要性就在于它要解决人们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如何协调与其它人的利益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协调其与所在的集体甚至整个社会的利益关系问题。
  
  制度为技术创新提供激励机制
  
  制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和推动作用为众多的专家学者所认可。制度特别是专利制度对技术创新的作用得到绝大多数学者的肯定。剑桥大学的泰勒和西尔伯特逊在1973年发表的研究结果表明,专利制度对于研究开发活动的影响因行业而异,在医药工业中会影响到64%的研究开发支出,在其他成品和特殊品领域可以影响25%的研究开发支出,在机械工程领域可以影响5%的产出。总起来看,如果没有专利制度的保护,大约85%的研究开发支出将会受到影响。这说明,专利保护对于企业的技术进步是至关重要的,它至少是比较有效的技术创新政策工具之一。
  美国经济学家N·罗森堡和L·小泊泽尔在《西方致富之路——工业化国家的经济演变》一书中,以大量事实证明了:就科学技术本身而论,直到15世纪,中国和阿拉伯国家显然是高于西欧,但西方国家很快后来居上,在经济上大大超过东方国家,原因就在于西欧在中世纪中后期建立了一种有利于不断创新的社会机制(成长体制)。
  我国学者吴敬琏在一篇名为《制度重于技术——论发展我国高科技产业》一文中指出,“如果我们热心于发展我国的高科技产业,就首先应当热心于落实各项改革措施,建立起有利于高新技术以及相关产业发展的经济和社会制度。只有这样的制度安排才是推进技术进步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最强大的动力”。
  有专家指出:中国显然是世界上“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则在不到一代人的时间内发生根本性改变”的国家之一,制度变化是解释中国既有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近30多年的改革开放也成就了不少中国本土的从事制度创新的企业家。
  毋庸置疑,制度对技术创新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无论是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政府的扶持政策、市场的竞争规则,还是企业的产权制度、组织管理制度等,对激励企业技术创新都可能发挥积极的作用。但我们不能因此断言当今我国技术创新水平落后的主要原因在于制度,且不说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和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就制度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本身也存在着不足和局限性。
  
  制度之于技术创新犹如一把“双刃剑”:美国128公路地区与硅谷的比较
  
  关于制度对技术创新的作用问题,也有人持不同观点,英国著名科学学专家贝尔纳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已经指出,专利制度是严重干扰科学成果和应用过程的一个因素。
  事实上,制度在对技术创新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的同时,也有阻碍技术创新在整个社会扩散进而阻碍其它企业以及整个社会的创新效果。
  就专利制度来说,一方面,专利可以为独立发明家或者从事研究开发活动的企业提供一定的利益保障,进而刺激对研究开发的资源投入,增加科学技术知识的供给,从而有助于减少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选择方面与所获收益方面的不确定性,在这个意义上说,专利制度无疑是有利于技术创新活动的;然而,另一方面,由于专利制度规定发明者具有在一定时期内独家使用该发明的排他性权力,这又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可供交易的科学技术成果供应量,从而减少科学技术成果从潜在生产力变为现实生产力的可能性,延长发明——创新时滞。
  可见,制度之于技术创新犹如一把“双刃剑”,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从美国128公路地区与硅谷的比较中就能得到一些启示,128公路地区的新技术产业诞生在美国最古老的工业基地英格兰地区,128公路地区新技术产业的主要依托是麻省理工学院,该产业区以政府和大公司为导向,有着成熟的组织和管理制度;而硅谷位于远离首都的加里福尼亚州,以斯坦福大学为中心,有着注重为小企业提供重要机会的传统,缺乏比较成熟的管理模式,硅谷的企业家们摈弃传统的企业模式,他们力图把企业建成不存在社会差异的共同体,使每一个成员都把共同的目标转化为自己的追求,公司工作制灵活并给职工一定的公司股权,这些激励机制使人才从128公路地区甚至从全国、世界各地涌向硅谷。正是硅谷的这种灵活机动的管理体制和不成熟的制度体系,才导致了硅谷较128公路地区更具活力。前者拥有成熟的制度和管理体制、具有成熟的组织结构的大公司以及显赫的成绩和地位,这些既是128公路地区的优势和资本,同时又是其与硅谷竞争的包袱、创新的拦路虎。
  这一结论亦可在大企业与小企业在创新方面的差异方面得到有力的证明。为什么一般来说小企业较大企业更具创新活力?为什么企业在初创阶段较其成熟阶段更具创新性?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必然是:在一种制度提供经济和稳定的服务的同时,也带来了对人们创新行为的束缚。
  而一种制度的成熟意味着特定的利益集团的形成,一旦发生制度变更势必要触及到某些人的既得利益,制度变迁就意味着利益的重新分配,所以其阻力很大,有时甚至是非常残酷的,况且大企业的官僚体制会窒息企业的技术创新热情。信息产业的发展更说明了:恰恰是缺乏强有力的制度约束的经济活动在制度和技术创新中担当了关键的角色,民间力量始终是制度和技术创新的主体。
  制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是,制度的作用是将一个人的努力及其成果完全归本人占有,从而能激励他们有充分的积极性来从事生产性活动。且不说不可能存在尽善尽美的制度,即便是存在着这样的制度,它对经济活动的作用也是有限的。当然,上述制度对技术创新发挥激励作用的前提是制度是有效的,现实中,并不是所有的制度都会对企业的技术创新产生推动作用,对于那些不能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制度和制度安排就要进行变革。
  
  不能坐失创新的良机,而把责任都推到“制度”头上
  
  在处理制度与技术创新之间关系的时候,首先要肯定的是有效的制度在促进技术创新方面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当前在我国处于转轨时期,要加快各种相关制度的建立健全。
  其次对于当前我们亟待解决的提高我国技术创新水平和能力的问题,不能把“宝”都压在“制度”建设方面,即便是有效的制度,其作用也是有局限性的,何况制度本身的建设和变革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我们不能坐失创新的良机,而把责任都推到“制度”头上。
  再次在积极推进技术创新的制度建设的时候,应牢牢把握制度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和鼓励技术创新,要兼顾创新者的利益、其它竞争者的利益、消费者的利益以及社会的利益,不要把这种制度建设变成创新者维护既得利益的工具。
  最后,制度是动态的,制度建设不是一劳永逸的,制度要根据创新的需要不断变更。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博士后)
其他文献
石油以及天然气是人类在进行生产活动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资源,使用量非常大,油气储运对于是对石油和天然气的储存以及运输环节,是非常关键的环节,为后续的合理使用提供了基础
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框架下,分析了污染密集产业转移的环境影响。我国目前正处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左端,生态环境总体上正在恶化,而国外污染密集产业的转移无疑会导致曲
外用1%喷昔洛韦软膏(丽珠君乐)和3%酞丁胺软膏对比治疗生残器疱疹92例,结果表明:外用1%喷昔洛韦软膏有效率达95.45%外用3%酞丁软膏有效率83.33%,两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副作用:1%喷昔洛韦软膏外用治疗时无明
7月1日.由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主办、郑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协办的“有序转移,保障权益,促进和谐一新时期我国农民工转移就业与权益保护专题研讨会”在北京全国人大会议中
在论述水墨艺术精神的基础上,分析了水墨艺术文化迷失的原因:受西方绘画艺术思潮的影响,国人盲目追崇、模仿绘画艺术,指出了当代重建水墨艺术的两难处境:一是当代社会对水墨艺
在我国古代明清时期的小说中,许多作品都借助了“因果”之说的模式。并且,在这一类小说中对于人物“性格”与“命运”的刻画上,许多作品里都表现出了人物的命运主导性这一特点。
C语言教学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围绕知识体系进行的传统教学方式,二是项目化教学方式。前者理论与实践教学分离,课程相对枯燥,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对知识的有效整合与运用;
《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第一次专门对我国党政领导干部正职的任期作出明确规定,这是我国政治制度建设不断走向规范化的重要标志。任期制的实质在于通过政治权力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