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中华传统美德创新发展的思考与对策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ongqing08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推进中华传统美德创新发展,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在思路对策上,应当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完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四个方面进行明确导向,并处理好推陈、传承、融合与创新发展的基本关系,坚持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建设实践中,去推进创新发展,并形成具有不同领域特色的新的伦理道德成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道德精神力量。
  关键词:推进;中华;传统美德;创新发展
  推进中华传统美德创新发展,就是要根据时代的新进步新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习近平同志曾指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观,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①如何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是创新发展中当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推进中华传统美德的创新发展要明确导向
  导向中华传统美德创新发展,必须努力贴近时代,贴近经济社会发展,贴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不断把创新发展引向深入和可持续,达到新的水平与境界,使创新发展不断释放出对经济社会发展新的推动力,对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新的感召力,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精神动力,还要始终坚持“四个有利于”的价值追求。
  (一)有利于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有利于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指中华传统美德创新发展应该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践和需要出发,为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源源不断地正能量,新动力。实施和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内在地要求中华传统美德发挥其独特的价值支撑作用和精神引領作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是“仓廪实衣食足”的物质生活,还需要“知礼节知荣辱”的社会风气;”“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有社會主义道德的价值引领”;“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全面从严治党,需要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②这说明,创新发展,既要有战略高度,又要有针对性地根据现实需要进行。
  (二)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指中华传统美德创新发展应该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完善补充新内容,充实新成果,实现新融合,做出新贡献。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内在的需要用中华传统美德滋养和提供丰厚的道德资源,并赋予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创新发展,“能够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能够使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具有更丰富的内容,具有更能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③因而,要紧贴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的需要与实际,让创新发展扎根现实社会,融入社会生活,在各个领域都能开出传统美德的新花,结出创新发展的新果。
  (三)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指中华传统美德创新发展,既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新的精神动力,又要使中国的现代化保持自己特色、走出自己道路,体现中国的精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内在的需要中华传统美德提供道德的力量和独特的贡献。“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实践充分说明,现代化的模式可以多种多样,但都不能脱离自身的民族性。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也是如此,如果离开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弘扬,就会失去历史的基础而难以更好地推进。”④因而,创新发展必须深入到现代化建设的各领域,植根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努力体现中华传统美德当代价值的“现代化”。
  (四)有利于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
  有利于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是指中华传统美德创新发展,必须紧紧围绕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这个根本任务和目的,对中华传统美德不仅要不断进行新的发掘,做出新的诠释,着力新的传播,还要不断地以新的道德观念、道德形式、道德主张,去充实人们的大脑,影响人们的内心,引导人们的行为,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内在地要求中华传统美德发挥其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召作用和凝心聚力作用。习近平同志指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⑤这说明,创新发展要重在以传统美德化育人,影响人,改变人。
  二、正确处理中华传统美德创新发展中的基本关系
  推陈、传承、融合与中华传统美德的创新发展,是一个相互的动态过程,又是几对相互依存的基本关系。正确处理相互关系既是创新发展的基本要义,又是创新发展的基本动力,关系上的混淆不清,处理上的不得要领,都会妨碍或滞缓中华传统美德的创新发展。因此,应当高度重视几个基本关系的处理。
  (一)正确处理推陈与创新发展的关系
  推陈与创新发展存在着最基础的关系。推陈,是指对中华传统道德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处理,做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这是推进中华传统美德的创新发展的基础。对中华传统道德消极、过时、落后方面的否定抛弃和对积极、先进、具有当代价值方面的传承弘扬,不仅可为创新发展提供了厚实的基础和丰富的滋养,也可直接推动和提升创新发展的水平。其实,创新发展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推陈出新的过程,创新总是内含着推陈,推陈又不断地推进创新,相互作用,永远不会完结。“创新”体现的是对“推陈”的肯定与发展,“推陈”反映的“创新”的内在要求和规律。正确处理好二者关系,就要坚持以“推陈”来推动“创新发展”,又要以“创新发展”带动和检审“推陈”效果,使二者相互促进,不断涌现推陈出新的好成果。
  (二)正确处理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关系
  传承与创新发展存在着最直接的关系。传承,是指通过教育、传播、转化、实践等形式与途径,使中华传统美德代代相传,发扬光大。它是中华传统美德创新发展的直接源头,没有传承,创新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其现实性上,创新依赖于传承,传承有赖于光大。通过传承,可以为创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取之不尽的精神动力与现实素材,使创新发展体现新面貌,达到新水平;而通过创新发展,又可为传承不断地增添新内容,传递新活力,提供新动力。正确处理好二者关系,就要坚持在传承中推进创新发展,使创新发展深深植于传承之中;在创新发展中实践和实现更好地传承,使传承因创新发展而凸现其时代特色和鲜活生命力,真正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不是原封不动的照搬运用。   (三)融合与创新发展的关系
  融合与创新发展存在着必然的关系。融合,是指把中华传统美德融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之中,实现与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对接转化和水乳交融,产生和体现出显明而综合的当代价值。推进中华传统美德创新发展,必然地要求其与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对接融合,没有融合就不会有创新发展;而融合同样需要不断创新发展,没有创新发展就不会有高水平的融合。在其现实性上,创新发展就寓于融合之中,融合也体现在创新发展之中,融合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创新发展的过程,创新发展又在不断地推进融合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深度广度进军,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释放正能量。正确处理好二者关系,要坚持以融合来带动创新发展,以创新发展来促进更好融合,使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三、堅持在实践中推进中华传统美德创新发展
  坚持实践中推进中华传统美德创新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道德精神力量,是永恒的主旨。最重的是贴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深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去,既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又形成具有不同领域特点创新发展的新成果,这是实现创新发展科学的路径和选择。
  (一)坚持在经济建设中推进中华传统美德创新发展
  依托经济建设实践,推进中华传统美德创新发展,应当立足经济建设的内涵与实际,着眼于经济环境的优化,价值导向的清晰,道德问题的应对,尤其要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出现的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及衍生的种种道德滑坡现象为重点,积极研究、探索用中华传统美德应对现实问题,提升人们道德水平的方式方法,建立起与经济建设相适应,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新经济伦理道德,筑起新的道德新高地,用创新的成果改善经济建设环境,促进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
  (二)坚持在政治建设中推进中华传统美德创新发展
  依托政治建设实践,推进中华传统美德创新发展,必须坚持从政治建设的内涵与实际出发,着力于净化政治生态,建立新的政治道德,促进政治文明,尤其要以我国政治道德状况堪忧,人们政治道德意识观念淡漠,政治道德信仰出现危机,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贪污腐败之风蔓延,行政效率低下,政治文明程度低等问题为重点,积极研究、探索用中华传统美德滋养、丰富政党政治、廉洁政治、民主政治、法治政治,端正党风政风的方式方法,建立起与我国政治体制适应,政治建设相协调,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政治伦理道德,用创新的成果推进政治文明,为政治建设提供新的软环境和软实力,真正地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三)坚持在文化建设中推进中华传统美德创新发展
  依托文化建设实践,推进中华传统美德创新发展,要紧密联系文化建设的内涵与实际,把着力点放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上,同时也要依据时代特点和当今中国实际,积极研究、探索中华传统美德融入和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新的方式方法,以及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发挥作用的新做法、新机制,并把其创新发展作为新时期文化创新的重要内涵,形成新的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道德文化,以创新的成果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新贡献。
  (四)坚持在社会建设中推进中华传统美德创新发展
  依托社会建设实践,推进中华传统美德创新发展,要贴近社会建设的内涵与实际,着力促进社会建设健康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要针对当今社会存在的诸如诚信缺失,公德淡薄,良知麻木,道义难主,正义流失等问题,积极研究、探索用中华传统美德优化社会环境,转变社会风气,改善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推动社会发展方面新的方式方法,建立与社会建设相适应,具有民族特色的新的社会伦理道德,以创新的成果辐射社会成员,为社会建设输送更多正能量,真正促进社会问题的解决,社会环境的改善,社会风气的转变,社会文明的提高。
  (五)坚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推进中华传统美德创新发展
  依托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中华传统美德创新发展,要密切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与实际,以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美丽中国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又要针对氺土流失,水、空气、环境污染,沙尘暴、雾霾等环境保护问题,积极研究、探索用中华传统美德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可持续发展新的方式方法,建立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新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伦理道德,就能以创新的成果改善生存与发展的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新贡献。
  综上所述,推进中华传统美德创新发展,明确的导向是基本前提,正确的关系处理是中心环节,实践创新是可靠的路径选择。坚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不断实现中华传统美德创新发展,通过中华传统美德创新发展又不断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新的精神力量,是提高中华传统美德的创新力、影响力、感召力、生命力的必由之路。(作者单位:1.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2.湖南建筑高级技工学校)
  注解:
  ① 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R]2013年12月30日
  ② ③④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2015年版
  ⑤ 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R]2014年2月24日
其他文献
中国新兴资本市场的财务造假现象对社会安定及经济形势稳定的危害已经日渐受到有识之士的重视,正是假账的大量存在,使得一些上市公司在虚假中使国有资产流入个人腰包,也使得
总分包合作风险主要包括分包合同内容及形式不合法的风险、分包或分包人再次分包的风险、挂靠或允许他人借用本企业的营业执照及资质证书承揽工程的风险、分包合同订立不规范
“纺织谷”力求打造一个以服务贸易为主体,研发创新、文化创意为两翼的产业园区。立足产业做产业,跳出纺织做纺织,“纺织谷”的思路,已经不再是由机器、纱锭、工人等构成的纺织本身。  1902年,“德华缫丝厂”建立,青岛开始有了真正现代意义的机器工业;1913年,周学熙收购“德华缫丝厂”,设立华新纱厂(后来的国棉九厂),这是青岛历史上第一个现代民族企业。  纺织业发轫,带动了纺织机械、布厂、袜厂、针织、染
期刊
科学发展观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的成功经验,吸取了世界其它国家在发展中的教训,创新了发展观念,丰富了发展内涵,拓展了发展思路,提出了发展要求,提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反腐倡廉是全社会反腐倡廉的重要内容,其成效事关反腐倡廉建设全局,做好这项工作至关重要.rn
摘 要 校园雕塑往往是校园景观环境的视觉焦点,在优化校园育人环境,提升校园文化内涵和品位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校园雕塑设计要通过结合校园环境和文化传统审慎选题、创新表现形式与材料、综合考虑采光和照明来实现其美化环境、提升内涵的作用。  关键词 校园雕塑 校园景观 校园文化  文章编号 1008-5807(2011)03-094-02  随着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到来,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教育理念的更新
青岛被誉为“时尚之都”,但青岛的时尚到底是什么?程帆认为,它应该是以色彩为核心表达的时尚之都。  提起青岛,你会想到什么?不论你将这个问题抛向的是青岛人,还是外地人,他们能给出的答案不外乎是:啤酒、海尔、栈桥、崂山……但多半不会提及纺织。就像你问这座城市有几种颜色,人们会拿“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来概括一样,他们总不会提及白色。  百年来,青岛因港而兴,但它的兴盛也离不开百年纺织的功劳。白色是纺织的
期刊
选择分包商的原则主要从两个层面进行考虑:一是从企业层面,选择能力较强、信誉较好的分包商。选择分包商,就是选择合作的企业,良好的合作是双赢的基础。而良好合作的前提是:
由中国统计学会、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科学研究所、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国家统计局统计教育培训中心、中国统计出版社和中国信息报社主办,中国人民大
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背景下,“一带一路”战略是助力沿线国家经济增长新契机.而文化产业是促进“一带一路”国际认同和推进的重要途径,更是引领国际合作的内生动力.因此,“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