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丰富了我的人生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Xchen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已经有三年多时间,我没有进行小说创作了,今年冬天,我开始写一部小说,写到十多天后,又停了下来。写作中的小说沿着小说的逻辑在进展,按照人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在深入,我想,这应该是一部好小说,可是,我终于还是失去了继续下去的热情,在写作了五六万字后,终于停了下来。不是我失去了一个小说家基本的能力,使我停笔的唯一原因,是残酷的现实。是的,在我周围,现实正以一种非理性的,完全没有善意与诚挚的方式匪夷所思地展开着。
  自从有文学产生的那天起,文学表达就坚持着一个非常强烈愿望。希望这个世界上的人心灵积极向上;希望生命被尊重;希望一些人不是生来高贵,而大多数人生而卑贱;希望被少数人垄断的知识、财富与政治权力能被普通民众所享有。我们这些从事文学的人,怀揣着自己的天真,想以自己在文学中表达的强烈祈望来使人受到感染,即便是进行剖析、批判与质疑的时候,内心深挚的本意,也是希望社会正常与健康,在这个社会中的人心灵可能得以丰满,人可能得以独立,对所有事物作出自己的判断。
  但每一次写作的完成,都使我对今天文学能否以经典理论所表述的那样对社会对生活产生影响产生强烈的怀疑。
  这种怀疑使我成为了一个低产的作家。
  每写完一部小说,我都会期待着某种自己预期的反响。这个反响不是文学作品在当下消费社会中如何获得各种文学奖,如何获得高额的版税,如何进入畅销书排行榜,而是希望所表达的内容,表达这些内容时所蕴涵的情感与思考,能对读到这本书的读者的产生某种激荡,或者说,对被惯性思维所控制的人们有所触动,使之从被动接受的意识形态中摆脱出来,站在一个人的角度反思历史,考量当下,憧憬未来。我以为,对于青藏高原这块被高竣的雪山与宗教思想禁锢了千年的社会与人群来说,这样的激荡尤为必要。只要我们不是期望一个族群在整个世界发生着日新月异的文明进步的时候,使自己成为一块文化化石,供人参观,赞叹,然后遗忘,那么,这种智性的激荡与冲击是必须经历的。我不奢求人们同意我的看法,我只期望我的作品引起人们的思考,但情形却往往不是这样。
  记不得在哪一本书中看到过,说作家都是一些失败者。我不知道别的作家同不同意这个说法,但从试图以自己的作品有限度地影响他人,最终有益于社会的进步与人心的解放这一点上,我可以肯定自己是一个失败者。
  严酷的社会现实让我意识到,当期待中写作的意义消失,我继续坚持写作的惟一理由,似乎就只能是为了自己的内心,就只能是对这个所有人都必须作非此即彼的选择的社会的一个小小的反抗。也许,将来的人在作文化考古的时候,在政治岩层的夹缝中,发现一颗小小的化石——凝固了一种不服从的挣扎的姿态。
  前些天,有位朋友寄了几首刚写成的诗给我,其中有这样的句子:“我还没有在历史中看见我,那是因为历史走在了我前面。”我想,我可以改写这个句子:“我没有在生活中看见我,那是因为生活走向了我的背面。”
  但是,即便这样,我还是会坚持我的写作,因为在今天这个处处都追求成功的社会里,作一个失败者也是一个勇敢的选择。
  今天是我第一次听见大家用汉语朗读我自己的作品。我参加过很多国家对我的作品的朗诵会,常常是一天之内赶很多个城市,每个城市一个多小时,朗诵完了就走了。而且不是我自己朗诵,是别人用别人的语言朗诵,我没有意识到朗诵对我的影响。今天我意识到了,读书和看书的区别。
  很多年以来我们都称之为“读书”,但很长时间以来我们没有读书,我们叫看书。语言除了它的形态以外最重要的是它的声音,但是看书这个行为让我们取消了一个语言的声音。所以今天我听到大家用不同的口音不同的风格,有的婉约有的豪放,读出我曾经加以排列的文字,重新使它发出声音的时候,其实我自己有些感动,并不是因为我自己写得好。
  我自己剛刚下了个决心,在不干扰别人的状态下我一定要把我自己的文字读出声音,这个时候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平面看的时候,我对我自己的文字有点满意,觉得我是对文字比较负责的人,但是刚才读的时候,我就觉得有些句子可以不那么写的。因为平面上它是好看的,但念出来它是那么不好听。
  很多人都会问,文学有什么用。尤其是在当前的社会状态来说,文学好像是最没用的事情,看不到收益的事情。但是,文学对于我来说,是丰富了我的人生。上天造人,给我们几十年的时间段。佛教虽然说人生生不息,但即使我会转生一万次,我也不会记得我的上一次,我记不起过去的体验,所以我们只能视为生命短暂。在我们的文学作品当中,我们通过写作,通过阅读,在短暂的生命中经历了很多可能性。当我们遇到无数人生岔路口的时候,在文学作品中可以重新选择,重新出发。这是文学带给我们的人生意义。
  今天成功学泛滥,每个人都需要励志,“励志”在我们这个时代被频繁使用,在我看来也是一个奇怪的事情。我们现在谈文学大部分都不谈文学本身,谈文学的成功要么就是这个作家赚了多少钱,得了多少奖,这是今天这个时代造成的。
  要成为一个作家,需要把一个句子建立成一个文本,要博学,要成为一个作家,文字的创作难度之大,以至于大家无法都成为作家,所以文学不那么好用。但人类不是为了好用而活着。
  过去不管是做出版人还是写作,我都是按照我的兴趣,在从事不同的职业。因为热爱,所以很认真地去做。
  其实我不是成功,我是认死理,我不随波逐流。现在有很多言论,认为读者就喜欢坏东西,不需要注重内容。今天的中国人有疯狂的技术迷恋和崇拜,因为这种技术迷恋和崇拜我们就忽略内容。但其实最重要的就是内容,我们要坚持做内容。不要用不是问题的问题困扰我们自己。要回到根本,什么是出版人,出版人就是内容提供者,什么是作家,内容提供者,移动终端照样是内容提供者。我们要坚信对内容的追求。而内容,恰恰是文学的表现基础,是可以让人形成精神世界达到心境平和的东西。
  我特别不想用坚持这个词。但凡用坚持这个词,就好像意味着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做一件事情,不是自己喜欢的事情,只是因为别人的意愿,所以我们必须做。还有一种是一件事进行到非常困难的境况下难以为继了,但是自己不好意思,为了面子只能去进行。写作这件事情如果是基于这样的原因,就会使我们一直为难自己。处在这样一个需要坚持,需要很强的意志力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第一是为难自己,第二是写出来的东西会没有什么意思。一个作家写出的东西,应该是能够提供思想,提供审美价值,更重要的是趣味性。如果我们处在一个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可能会趣味尽失,我们在写作生涯中得不到乐趣,写作就成了一件可怕的事情,或者说人生的灾难。我自己写作是在一个非常自在,非常松驰的状态下,想写就写,不想写就读读书,到处走走看看,比如今天参加这个诵读会。
  阿来,四川省阿坝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转向小说创作。1994年,完成首部长篇小说《尘埃落定》,1998年,《尘埃落定》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2000年,凭借《尘埃落定》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2009年,当选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2018年,凭借《蘑菇圈》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
其他文献
了解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调查表明,年龄、经济状况、婚姻状况、居住状态、医疗保险、慢性病数量及疾病状态持续时间影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使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翻转课堂在我国临床麻醉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旨在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针对基础护理学基本技术操作流程和要点,结合临床岗位需求和护生学习特点,设计基础护理学虚拟仿真实训项目并将其应用于实训教学中,为护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同时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深化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改革。
探讨以漫画的形式来介绍新冠肺炎相关知识,以直观的视觉表达方式进行科普,提高医学科普作品的可读性和趣味性,便于读者理解,帮助读者快速记忆。
了解高职院校学生非自杀性自我伤害(NSSI)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为防止高职院校学生自我伤害提供参考。
分析我校分子生药学课程实验教学体系在建立过程中进行的探索和尝试,介绍分子生药学实验教学体系构建、分层次优化实验教学内容以及设置合理的实验考评体系等情况,以期进一步完善该课程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为今后深入探索分子生药学实验教学模式提供依据和思路。
探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基于智慧职教云的线上教学在高职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实践及效果,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对课程的评价。
中国文化虽然素以“温良恭俭让”、“中庸之道”闻名,其实也是一直有“狂狷”的传统的。莫言虽然来自贫困的乡村,出生也卑微,却也在走上文学之路伊始就发出“天马行空”的雄强之声,堪称那个时代意气风发的一个缩影,也可见那股狂气在民间的根深蒂固。   一   1985年,莫言出道之初,曾经以管谟业的本名发表过一篇创作谈《天马行空》。其中写道:“文学应该百无禁忌”。“创作者要有天马行空的狂气和雄风。无论在创作思
期刊
在纷繁复杂的文学符号中,地域的聚焦意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被作家们不断书写的母题.这些地理的空间意象往往是以先天的实践为根本书写,并在文学的把控中试图与现实相关联
期刊
内容摘要:明代笔记小说中内容丰富,本文以《明代笔记小说大观》作为切入点,从多个方面观察明代社会各方面发展情况,其中涉梦文本有助于理解明代文人百姓生活状态,民间信仰。本文将明代笔记小说中的梦分为传胪登科梦、求释疑难梦、天降大任梦和故人所托梦四大类,通过对梦文本的再度分析,把握其中时代脉搏的跳动以及蕴含的深层意义。   关键词:明代笔记小说 梦 社会现实  古典文学中许多作品与梦相关,很多名家以梦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