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患者男,66岁.因左眼异物感、流泪8个月于2013年5月12日来我院就诊.患者有糖尿病史20余年,长期规律应用胰岛素,血糖正常.高血压病史3余年.2008年诊断为“双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机 构】
:
潍坊医学院,潍坊眼科医院 潍坊市眼科研究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男,66岁.因左眼异物感、流泪8个月于2013年5月12日来我院就诊.患者有糖尿病史20余年,长期规律应用胰岛素,血糖正常.高血压病史3余年.2008年诊断为“双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行右眼全视网膜激光光凝(PRP)治疗.2012年5月行左眼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2012年9月因“左眼视力下降2年”来我院就诊.眼部检查:左眼视力0.05,不能矫正.眼压34 mmHg (1 mmHg=0.133 kPa).角膜透明,前房中等深度,房水清.瞳孔圆,对光反射消失,虹膜新生血管.后极部视网膜前可见大量增生膜,5:00~9:00时钟位视网膜灰白色增生膜牵拉呈青灰色隆起,累及黄斑区.角膜内皮细胞计数2096个/mm2.行左眼“角膜接触镜辅助下的23G玻璃体切割、激光光凝、硅油填充”手术.
其他文献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神经损伤病理机制的研究显示高血糖、谷氨酸兴奋毒性损伤、氧化应激、神经营养因子缺乏等在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多种药物被用来研究DR的神经保护,主要包
Müller细胞接触并包裹视网膜神经元细胞体和突触,对视网膜神经元的功能及代谢起到支持作用;对维护视网膜细胞外环境的稳定,如离子、水平衡和血视网膜屏障(BRB)等具有重要调
遗传和环境因素均参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病理过程,表观遗传调控在其中的作用也日渐明确.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的主要病理过程如高血糖、氧化应激、炎症等均会导致表观遗传调控
患者女,58岁.因左眼双眼视物不见8年于2013年2月28日来解放军总医院眼科就诊.患者双眼夜盲40余年,加重18年,失明至光感8年,曾在多家医院诊断为视网膜色素变性(RP).育1男1女,
高血糖可以通过激酶和转录因子活化上调生长因子的表达,破坏内皮细胞、周细胞功能及血视网膜屏障促进新生血管生成[1].臭氧作为一种强氧化剂,可以通过激活抗氧化酶和自由基清
研究显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启动区的多态性有关[1-3].眼部VEGF主要由视网膜Müller细胞分泌[4],视网膜Müller细胞VEGF的生成和调节机制、
异常血脂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发生发展相关.调脂药可通过保护血视网膜屏障,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逆转视网膜血管渗漏,减轻视网膜炎症反应,进而延缓DR进展.目前调脂
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是重要的微血管病变指标[1].糖尿病患者UAER增加不仅提示患者肾脏受损,而且与其并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密切相关[2,3].人类软骨糖蛋白3 9(YKL-40)是近
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一旦出现视盘及附近新生血管形成,或有视网膜前出血及玻璃体积血者,为PDR高危险的指征[1].对于大面积的视网膜前出血或玻璃体积血,需行玻璃体切
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可致玻璃体积血、视网膜玻璃体增生条带,从而引起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目前临床上治疗PDR常采用23G玻璃体切割手术(PPV).但手术中视野差,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