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在阐述实施互动教学积极意义的基础上,从转变师生角色、建立师生关系、运用合作探究等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互动教学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互动教学;师生关系
所谓互动教学,就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相互探讨,注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探究,师生各施其力,共同参与教学活动的一个互动过程。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和体会,具体探讨高中数学课堂中互动教学的实施意义和策略。
一、高中数学互动教学的实施意义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整个过程都是由教师主导和安排,学生被动接受,这样不仅使师生之间缺乏良性互动,教师无法了解学生的学习心态、掌握学习情况,也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阻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新课改之后,高中数学的难度增加,知识点之间的逻辑性更紧密,推理性特征更明显,给教学带来一定挑战。所以,在新的要求下实施互动教学,通过师生之间对等交流,引领学生更好地合作、探究、创新就显得十分迫切了。
通过师生互动,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进行有效的沟通。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问题所在,采取积极的措施对症下药、差异辅导;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严师,而是学生的良师益友,这有利于轻松、和谐课堂气氛的营造。学生也更能够理解教师的思维,跟上教师的步伐。通过生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既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又培养了互相合作意识与精神。互动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实施,对于促进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学生独立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提升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二、高中数学互动教学的实施策略
1.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变
实施互动教学,首先教师与学生的角色都有所转变。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人,而变成教学的组织者、协调者、引导者与促进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要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其主体的学习地位,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学习之中。
例如,学习高中数学教材中“函数的概念”这一课时,教师不要再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给学生滔滔不绝地讲解理论、概念、定义;相反,教师退居幕后,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学生通过自学,了解什么是自变量、函数值,什么是定义域、值域,构成函数的三要素是什么,等等。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将不懂的地方标注出来。教师则针对个别学生不懂的问题做个别指导或点拨;对于大多数学生都有疑问的地方,则进行共同讲解和分析。教师通过观察,与学生互动交流,了解学生对函数概念的掌握程度,最后对本小节的重点、难点及疑点知识进行总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学生的引导者,而学生则成为学习的主人,占据课堂的中心位置。教师与学生密切配合、高效互动,既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2.师生平等互动关系的建立
实施互动教学的第二个要点,就是要建立起平等的师生互动关系。教师一直板着脸,会让学生产生一种距离感和畏惧感,不愿意主动与教师交流学习心得,这是不利于教学的。相反,教师若能放下架子与学生打成一片,走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那么师生之间的距离就会瞬间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以一种平等心态共同面对学习,交流教学中争议性较大的问题。
例如,在教学高中立体几何时,师生以一种平等交流的关系进行教与学。观察认识球体、圆柱体、圆锥体、棱柱体等空间立体几何的结构和特征时,教师可以先听听学生们的想法。这时学生就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描述他们心目中的这些几何物体的特点,有的学生与生活中的实物进行对比来观察,有的学生干脆直接将这些图形画出来。通过这样的互动,教师不仅可以了解到学生的知识基础,还可以发现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之后教师再顺理成章地引出球体、圆柱体的概念、表面积计算公式、体积计算公式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发言权,让学生尽情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适时加以引导。师生之间平等互动关系的建立,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实施,有利于学生自主思考、独立创新能力的培养。
3.合作探究式学习的运用
互动教学除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之外,还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教学实践证明,合作学习对于学生学习成绩具有很大影响。换句话说,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重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学习,对于提高学生数学成绩、提升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是大有裨益的。
例如,教学“概率统计”这一章节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学习。首先,教师将本章节的学习目标和重点知识列出:一要掌握随机事件概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二要掌握独立事件与互斥事件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三要正确理解正态分布和线性回归。然后,学生们进行分组学习、讨论、探究。最后,小组总结出各组成员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学习到的解题思想和方法等。
参考文献:
[1]成卫东.互动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J].数学教研,2009,(12).
[2]张志.关于高中数学师生互动教学的思考及实践[J].现代阅读,2011,(12).
[3]闫瑾.高中新课程数学教学方式的优化策略[J].中国农村教育,2008,(11).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互动教学;师生关系
所谓互动教学,就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相互探讨,注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探究,师生各施其力,共同参与教学活动的一个互动过程。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和体会,具体探讨高中数学课堂中互动教学的实施意义和策略。
一、高中数学互动教学的实施意义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整个过程都是由教师主导和安排,学生被动接受,这样不仅使师生之间缺乏良性互动,教师无法了解学生的学习心态、掌握学习情况,也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阻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新课改之后,高中数学的难度增加,知识点之间的逻辑性更紧密,推理性特征更明显,给教学带来一定挑战。所以,在新的要求下实施互动教学,通过师生之间对等交流,引领学生更好地合作、探究、创新就显得十分迫切了。
通过师生互动,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进行有效的沟通。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问题所在,采取积极的措施对症下药、差异辅导;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严师,而是学生的良师益友,这有利于轻松、和谐课堂气氛的营造。学生也更能够理解教师的思维,跟上教师的步伐。通过生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既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又培养了互相合作意识与精神。互动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实施,对于促进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学生独立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提升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二、高中数学互动教学的实施策略
1.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变
实施互动教学,首先教师与学生的角色都有所转变。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人,而变成教学的组织者、协调者、引导者与促进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要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其主体的学习地位,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学习之中。
例如,学习高中数学教材中“函数的概念”这一课时,教师不要再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给学生滔滔不绝地讲解理论、概念、定义;相反,教师退居幕后,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学生通过自学,了解什么是自变量、函数值,什么是定义域、值域,构成函数的三要素是什么,等等。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将不懂的地方标注出来。教师则针对个别学生不懂的问题做个别指导或点拨;对于大多数学生都有疑问的地方,则进行共同讲解和分析。教师通过观察,与学生互动交流,了解学生对函数概念的掌握程度,最后对本小节的重点、难点及疑点知识进行总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学生的引导者,而学生则成为学习的主人,占据课堂的中心位置。教师与学生密切配合、高效互动,既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2.师生平等互动关系的建立
实施互动教学的第二个要点,就是要建立起平等的师生互动关系。教师一直板着脸,会让学生产生一种距离感和畏惧感,不愿意主动与教师交流学习心得,这是不利于教学的。相反,教师若能放下架子与学生打成一片,走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那么师生之间的距离就会瞬间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以一种平等心态共同面对学习,交流教学中争议性较大的问题。
例如,在教学高中立体几何时,师生以一种平等交流的关系进行教与学。观察认识球体、圆柱体、圆锥体、棱柱体等空间立体几何的结构和特征时,教师可以先听听学生们的想法。这时学生就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描述他们心目中的这些几何物体的特点,有的学生与生活中的实物进行对比来观察,有的学生干脆直接将这些图形画出来。通过这样的互动,教师不仅可以了解到学生的知识基础,还可以发现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之后教师再顺理成章地引出球体、圆柱体的概念、表面积计算公式、体积计算公式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发言权,让学生尽情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适时加以引导。师生之间平等互动关系的建立,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实施,有利于学生自主思考、独立创新能力的培养。
3.合作探究式学习的运用
互动教学除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之外,还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教学实践证明,合作学习对于学生学习成绩具有很大影响。换句话说,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重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学习,对于提高学生数学成绩、提升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是大有裨益的。
例如,教学“概率统计”这一章节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学习。首先,教师将本章节的学习目标和重点知识列出:一要掌握随机事件概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二要掌握独立事件与互斥事件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三要正确理解正态分布和线性回归。然后,学生们进行分组学习、讨论、探究。最后,小组总结出各组成员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学习到的解题思想和方法等。
参考文献:
[1]成卫东.互动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J].数学教研,2009,(12).
[2]张志.关于高中数学师生互动教学的思考及实践[J].现代阅读,2011,(12).
[3]闫瑾.高中新课程数学教学方式的优化策略[J].中国农村教育,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