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走进“治愈系”

来源 :优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xi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生种种“失血”的时刻,总还有一种声音、一句话、一个人,把我们从地上拉起来,擦干脸上的泪,护住胸口小小的希望,怀着对生命的爱意继续走下去。
  “欢迎来到这颗孤单星球,我叫‘治愈系’,靠近我,温暖你……”
  
  “治愈系”:靠近我,温暖你
  由《失恋 33天》衍生出的新名词是“人人都爱王小贱”。
  2011年冬天,由滕华涛执导,文章、白百何领衔主演的“治愈系”爱情电影《失恋 33天》在公映首周意外登上票房冠军宝座——在这个令人悲伤的光棍节,曾经失恋、正在失恋、未来有可能失恋的全人类,都喜欢上了一个叫王小贱的男人。
  《失恋 33天》之所以“治愈”,亮点就在于王小贱。照书里写的,他就是一朵奇葩:长相清秀,能迷倒扫地大妈;嘴损腹黑,既理智又情绪化。你圆满时他是满肚子坏水的天敌,你不开心时他立刻变成为你两肋插刀的男闺蜜。惨遭男友劈腿、拥有一颗“世上最肮脏的自尊心”的黄小仙,都被王小贱治愈了,更何况是活得没那么极端、没那么戏剧化的你我他?
  甩了黄小仙一个嘴巴的王小贱;帮黄小仙骗前男友出气的王小贱;带黄小仙离开做作客户的王小贱;给黄小仙剪了一个带豁口的刘海儿的王小贱,每一个王小贱都那么地“治愈”——他长得也许不够浓眉大眼,口袋里没有买宝马让你坐里面哭的钱,可他就是既能戳中你的笑点,又能戳中你的泪点,最后还让你即使身处人生的低点,依然觉得生活有可能再萌一点儿——有他在,日子和心都不孤单。
  
  1999~2011,“治愈系”的进化论
  不过,王小贱已经是一个经过进化的“治愈系男子”。
  “治愈系”一词最早来源于日本流行音乐界。1999年,日本音乐家坂本龙一发表了《ウラBTTB》。音乐大获成功,宣传语上点睛的“治愈系”3个字也流行开来,他本人更被誉为“治愈音乐之父”。不久之后,不光是节奏舒缓、能够令人放松心情的音乐被称为“治愈系”,连气质相似的偶像剧、漫画、书籍等也被置于“治愈系”名下。比如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侧耳倾听》,生活平淡无奇的少女在某个暑气弥漫的下午遇到了一只骄傲的胖猫,从此开始一段认知自我、打开未来的奇遇;高桥直子的系列漫画《一个人住》,身高 1.58米的女孩儿一个人在他乡坐地铁、洗澡、搬家、喝啤酒、储钱,在每个城市的陌生人都熟悉的忐忑和挫折中,她学会了享受,并且依旧诚实不粉饰,会欢笑,也会哭。
  渐渐地,出演这类电影的女演员,也被归为“治愈系”,她们不必是超级美女,但气质必须清新干净,表情最好温柔和暖。《我的机器人女友》中的绫濑遥、《恋空》中的新垣结衣、《只是爱着你》中的宫崎葵都是著名的“治愈系女星”。2000年,“治愈系男子”的概念也横空出世,时尚杂志《OGGI》总结他们的特征为“无私而专一,虽然不是恋爱对象,但在一起的时候能使人平静下来,又有点儿可爱。”经过 12年的发展和演变,“治愈系”和王小贱一样,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电影里,都已不再是配角。
  
  让普通人为普通人疗伤
  现在,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好像每个人都需要被治愈。由于社会的急速发展,人们开始寻求与内心情感的联结,渴望回归简单、慢节奏的生活,生命与生活的双重震荡需要我们停下来,温柔地疗一疗伤。
  于是,在东方我们有“治愈系”的电影、电视剧、音乐、漫画等作品;在西方,有逐渐发展壮大的“治愈心理学”,两者都在用艺术而不是科技为我们增添继续前行的力量。
  也许“治愈系”电影最能概括“治愈系”的内涵:它建立了一个和追求戏剧化完全不同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主角们不需要是身患绝症的俊男美女;过程不需要惊天动地、轰轰烈烈;大结局也不一定是一锤定音的功成名就。就和我们自己的生活一样——普通的男人和女人在自己的世界里默默努力,发出微弱的光芒。经历一些事,遇到一些人,跌倒了再爬起来。以后的日子里,虽然乌云还会飘过头顶,但你已经知道如何去发现它的那丝金边,和生活手牵着手走下去。“治愈系”——其实就是用普通人来为普通人疗伤。
  更奇妙的是,“治愈系”不仅仅在用内容来治愈我们,连这 3个字本身都像哈欠一样,具有强大的传染性,当周围的人用充满幸福的声音感叹着“好治愈啊!”的时候,我们自己也会微笑起来。
  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今天的“治愈系”,成为了一个万能的形容词,《幸福终点站》《eat,pray,love》《初恋 50次》等欧美电影可以被我们归为“治愈系”;吉本芭娜娜的小说和奈良美智的画可以被称为“治愈系”;《塔莎奶奶的幸福生活》、提供猫饭的《深夜食堂》是“治愈系”;连萌狗俊介桑、冬天的火锅、游泳衣上可爱的小圆点儿都可以被称为“治愈系”。
  
  其实,远离危险、寻求治愈的渴望是人类的本能,“治愈系”的内涵,早在这 3个字被发明之前就已经存在,只是在 1999年前,我们没有一个名字能将它呐喊出来。
  这一辈子,我们一个人来,又一个人走,生命从本质上说是孤独的,并且很多时候,生活都是一首唱着唱着就有些跑调的歌。但总有那么一些时刻,比如和爱人执手相握,或是被某一个瞬间温暖,我们会觉得,自己其实并不是生活在全然孤单的星球。
  
  TIPS:
  2012 年孤独星球温暖影片指南
  《深夜食堂2》
  制片国家:日本
  在米饭上放一小块黄油,再浇上一点儿酱油,加热,一碗简简单单的猫饭就做好了。《深夜食堂2》里,令人心心念念的就是这样一碗简单的饭,食物本身就有治愈效果,再加上美好的音乐,就好像是洗了一个热水澡,是心底最深处和皮肤最末梢的温情抚触。
  
  《白兔糖》
  制片国家:日本
  大吉的爷爷过世了,却留下6 岁的私生女玲。由于亲戚全无领养她的意思,同情她的大吉便成了自己“姑姑”的监护人。在承担起“爸爸”责任的过程中,大吉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这对奇怪的组合,就这样一起开始了手足无措却温暖满满的生活。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作者:九把刀(中国台湾)
  聪明却不喜欢学习的柯景腾,为了喜欢的女孩儿沈佳仪,努力读书,只为考赢沈佳仪,让她梳上马尾辫。热血成就了他,也让他与她最终错失对方。但那样奋力投入、单纯热血的青春,却永远是最美好而值得铭记的。
  
  《一天》
  制片国家:美国/ 英国
  在大学毕业的那一天,万人迷男生德克斯特与来自普通家庭的聪慧女孩儿艾玛共度了一夜。那天之后,德克斯特经历着事业和婚姻的起落,艾玛品尝着底层人生的辛酸与无奈,但初时不确定的激情却在每年一次坦诚的交流中变成醇厚的爱情。他们共同谱写了一个从来算不上完美,却对彼此来说已经足够感恩的故事。
  
  《萤火之森》
  制片国家:日本
  《萤火之森》讲述了6 岁的女孩儿竹川萤与一位半人半妖的少年每年夏天在森林里相会的故事。时光渐长,情愫暗生,但少年只要与人碰触就会消失。这种遥远而
  绝望的爱情,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有过,《萤火之森》让我们重拾柔软而苦甜相伴的心情。
  
  《31 岁又怎样》
  作者:山本文绪(日本)
  31 个短短的故事,关于31 岁女人的生活。或充满温情,或弥漫寂寥,或尴尬不已,或冲劲十足,为我们提供了31 种可能性与1 个很棒的结论:“你们不觉得30 出头的女人很棒吗?渐渐有了主见,做事也很果断,这样的年纪既可以享受生活,又可以重新站在新起点上。”(摘自《淑媛》)
  
其他文献
职场如战场,身处其中的铿锵玫瑰自然也像战士一样,用尖刺将柔软的花瓣全副武装。但长时间的紧绷会令人不堪重负,你需要一种更轻松的相处方式。    做员工:“老板,我真的扛不住了!”  工作才 1年,23岁的溜溜深感传说中的职场冷酷:“没人教你,也没人帮你,他们只是要准时看到工作成果。”而她的领导小娟却说:“她娇气得像个小孩子,工作不到位,还觉得我应该像妈妈一样安慰她、呵护她。这可能吗?我需要她像成年人
期刊
如果给你 3秒钟,你会用来做什么?倒杯水、伸个懒腰、打开一个网页,抑或只是静静地坐着……你也许会想,3秒钟实在太短暂了,似乎什么也做不了。但是,有一位大学生,他和他的团队走进甘肃贫困农村,用短短3秒钟按下相机快门,将瞬间化为永恒,为那里的老人和孩子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2011年 10月 2日,家住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薛家村的李芬连老人十分高兴。  这是她平生第一次照相。镜头前的李芬连穿上了自己
期刊
前不久,英国媒体评出 30件幸福的事。其中,“在旧牛仔裤的口袋里发现 10英镑”成为最让英国人感到幸福的事。另外,“躺在刚刚洗干净的被窝里”和“看到一对老人手挽手一起散步”也成为让人幸福的事。还有,“坐着晒太阳”“在乡间随便走走”等都被认为是幸福的事。  看过之后我不禁笑了。这些幸福的事就在我们身边,可我们为什么忽略了它的存在?原来,一直以来,我们把幸福的标杆定得太高:住上宽敞的大房子,买到一辆可
期刊
2011 年,著名影人张国立在一则广告中扮演一个含辛茹苦的父亲,让人湿了眼眶。2012 年春节一过,张国立又在现实生活里扮演了一个含辛茹苦的父亲,他与前妻的独子张默因为吸食大麻而被顺义警方拘捕。  随后,张国立发表的道歉声明算是为此事画上了一个极速的结束符,在恳请媒体给迷途年轻人改过自新的机会,理解一个父亲的心情的同时,有一句话让天下为人父母者感同身受:“本人已心力  交瘁。”  细想想张默这几年
期刊
在我开始显示出一切“剩女”经典病征时,有人问,你到底想找个什么样的人啊?我说:我想找一个跟我一起长大的人。  这话当然没错,只是说这话的时候,我已经 30岁了。  我想找一个对新鲜的知识、品格的改进、情感的扩张有胃口的人。我有这样的胃口,所以也想找到一个在这方面野心勃勃的人。  当我一天什么也没干的时候,我就开始焦虑。当我两天什么都没干的时候,我就开始烦躁。当我 3天什么都没干的时候,我就开始抓狂
期刊
她的生命是个罕见的存在,出生仅半年就被发现只有一个心房、一个心室,被医学界称为“半心女孩儿”,也被判定生命的长度不可能超过1年。但她偏不听从命运的摆布。“生命的长度已经确定,我就拉长生命的宽度,扩展生命的面积。”这是她留给世界的宣言。  有限生命的无限选择  2007年,张荥鑫18岁,心的“疼痛”已伴随她18年了。在知道自己的生命随时可能戛然而止后,她向泰安市爱心联盟申请做了一名爱心志愿者,奔走在
期刊
她的《野火集》曾一个月内再版 24次,风靡华语文坛,她在这本书出版时写道:“写这本书要付出的代价是,以后不会有人学而优则仕请我做官了。”可在 1999年,她的预言第一次被打破,她做了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长”。2012年,她不但再次“出仕”,而且官越做越大。她是自认“杂文写得比鲁迅好”的龙应台。2月,在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推出的新一任行政班子名单中,龙应台赫然在列,出任“文化建设委员会”(以下简称“文
期刊
12岁的朱莉亚来自英国东南部的肯特郡,最近3个月她一直在和一个号称 14岁的网友网上聊天。一直以来,她对自己的性取向有些疑问,还在慢慢摸索自己到底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和许多青少年一样,她希望通过互联网来寻求帮助——很快,她便遇见一个自称萨曼莎的热心、善良的网友。  最终她们决定见面。在约定地点等了 1小时后,萨曼莎依然没有出现,于是朱莉亚准备离开。紧接着,一个坐在车里观察了她许久的陌生男子开车追了
期刊
电影《桃姐》是一部有“使命感”的电影,讨论的是香港的老年人问题。2011 年9月,该剧在威尼斯电影节拿下最佳女主角,而后在台湾电影金马奖上包揽多项大奖,同时成为香港电影金像奖的大热电影。    木箱子里的人生记忆  “我从婴儿开始,就由桃姐照顾,后来换我照顾她,就像人生循环。”李恩霖是嘉禾电影公司的制片人。在电影《桃姐》里,作为编剧和制片人,他讲的是自己的故事。  桃姐原是李恩霖母亲家的女佣,自小
期刊
提高脑力是每个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只有充足的脑力,才能让我们在工作、感情与生活中做出更准确的决断。怎样才能提高我们的脑力?美国《新闻周刊》科学专栏作家夏伦·贝格利为我们提供了简单而有趣的小妙招。  动动手来动动脚  2011年秋天,《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通过长达 4年的观察,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认知科学家凯茜·普莱斯发现,即使成年以后,人的智商测试成绩仍可提高 21分,也可下降 18分。  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