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专业,我5点就起床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342016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虑到自己的爱好和实际分数的限制,我决定报考齐齐哈尔大学的历史和哲学专业。但是,父母坚决反对,他们的理由很简单,历史和哲学专业就业前景不好,而且就业面窄,毕业了如果不继续深造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保送落榜已经让我对父母心存内疚,我再反驳父母只会让他们伤心。经过和父母多次商讨后,我选择了自己认为感兴趣,父母又满意的专业——新闻学。
  从小我就很喜欢文学,在我看来,新闻学算是文学类专业,毕业以后,我即使不在新闻领域发展,也可以继续文字工作,可以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历史方面的知识。
  到大学报到时,我是满腔热情。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经过入学一个多月的学习,我发现自己无论是性格还是兴趣方面都不适合学习新闻学。我是属于偏内向的,从小就喜欢钻进书本里不问世事。然而搞新闻是动态的,要求新闻工作者不仅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还要有很大的活力,要不断去发现和挖掘新闻,然后将事件以文字的形式展现出来。我内向的性格只适合转换文字,不适合挖掘新闻。因此,在学习新闻学的日子,每次老师留的作业我都不能按时完成,甚至经常抄袭网上的新闻来应付。我的专业课成绩直线下降,我失去了高中被老师重视的感觉。作为一个大学生,只有爱上自己所学的专业,才能更好地学习它。然而我对所学专业从接纳到排斥最后达到厌恶的程度。这样,我不得不考虑转专业的问题,于是我进入校园网查询了有关转专业的规定,并且向导员和教务办的老师咨询了有关问题。
  看到学校一条又一条的硬性规定,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于是回家和父母商量。父母对我的想法很惊讶,他们强调:“当初是你自己选择的专业,现在又要换,你把大学当什么了?换来换去的,别学不好就找其他理由躲避!”“我就是因为要对自己的未来负责所以才要转专业的。”这次我丝毫没有退让的意思,人最大的悲哀就是生活中缺少选择的机会。我想在我还有能力选择之时为自己做一次决定,这次我决定在中文与法学这两个专业中选择。
  法学是我从来没有涉及过的领域,于是我找法学院的同学了解情况,跟他们聊了许多,我得知法学专业就业前景还是比较好的,作为文科报考专业的热门,教学资源比其他专业丰富。随着国家法律的不断完善和法制社会的不断推进,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未来的社会中,无论你从事何种行业,都要对法律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我最终决定申请转到法学院进行学习。
  对我这样的大学新人来说,转专业是个大项目,我很快行动起来。我需要了解尽可能多的关于转专业的实际问题和如何应对,我在已经成功从新闻学专业转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长那里获得了不少有用的建议。学长说当初他也是因为性格偏内向而放弃新闻专业的,但是,在放弃新闻学之前要先学好新闻学,因为转专业最重要的要求就是学习成绩。由于我对新闻学专业的抵触,大一前期我经常逃课,从来不参加班级的社会实践和有关的新闻采访,我只能从头开始。突如其来紧张的学习任务,开始时让我很不适应。每天,图书馆开门前,我就站在了门口排队的队伍中,晚上回到寝室会复习到深夜,周末都会出去实践来补之前老师留的实践作业。那时,为了在转到法学专业以后减小和同学们的差距,我不仅要学习新闻学的课程,还要去法学院蹭课,每天比准备考研的同学还要忙。
  室友和辅导员都劝过我,这么累,要不就放弃吧!可是我坚定地告诉他们:“不!”期末成绩出来后,我的学分绩点是4.6(满分5.0),导员给我开具了思想品德考察合格证明。在向学校递交了申请书后的一个星期,学校给父母下发了确认单,他们很痛快地签了字,这让我很触动,同时也给了我学好法学的决心。
  自从转入法学专业,我抛弃了以前的颓废,不再逃课,每天认真听课、背法律条文。都说学法学最难的就是背条文,因此我每天早上五点就起床来背书,这个习惯一直坚持到现在。
  这次选择真的改变了我。现在我对法学专业有了更深的理解,法学专业毕业生虽然社会需求比较高,但是随着近年来报考人数的增多,就业压力变大了。因为了解,所以淡定,我现在想的就是好好学习。
  在未来三年的大学生活里我的第一目标就是通过司法考试。我不能说自己对法律有多热爱,但是我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用法律去帮助别人。
  我发现,在大学中真正有勇气转专业的人其实不多,可以说很少。“生命之灯因热情而点燃,生命之舟因拼搏而前行。”这是我刻在高三课桌上的名言,这句话会一直陪伴着我。
其他文献
为什么晚上总是睡不好?个中缘由在于,你可能从一开始就没弄懂到底是什么在催你入眠。  不管实际感觉如何,睡眠可不是什么能靠你的意志力随意启动的玩意。  其实环境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在细胞水平上操纵着你体内的睡眠开关。  睡眠有个神奇的特点,那就是我们大多数人总是在每天晚上相同的时间感受到来自睡魔的召唤。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睡眠的启动部分依赖于你大脑内的一个时钟,这个时钟能够追踪记录地球的昼夜更替,而这
“同学你好,发现你上个月餐饮消费较少。不知是否有经济困难?如有困难,可电话、短信或邮件我。”2013年6月,华东师范大学一名女生因减肥,5月饭卡餐饮消费较少,结果收到校方一条关怀备至的短信,在网上引发热议。  这条短信来自华东师大的“生活预警系统”——通过了解学生一卡通消费情况,来寻找有经济困难的学生,从而进行一对一的“隐形”资助。同学表示赞赏:“这样的预警系统让冰冷的数据有了人性之美。”  秘密
临震预报做不到啊  Q:网上有时看到有人质疑地震学科,你怎么看?  A:地震预报是一个非常严谨的工作,科学的研究是基于大量的数据处理的,不能仅凭几张简单的图,几个数字就得出结论。地震带就那几条,有的人今天画几个圈儿,明天画几个圈儿,三四天就画个遍。然后,即使发震时间和预报时间差了十多天,震中差了几百公里,震级差了将近一级,他们也说是精确预报。这是算命,并不是预报。擅自预报地震是违法的,有些时候是会
我把自己看成是一个不中不西、不文不武的“四不像”。我在美国住了40年,今年已经78岁了。我学的是资讯科学,但对文学很有兴趣。当我要出书的时候,出版商把我的自我介绍包装成了——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中国读书人。这个目标是我以后努力的方向。  糊里糊涂当上校长  1956年,我大学毕业。梅贻琦校长在(台湾新竹)清华大学成立了原子科学研究所。那个时候,还没有原子科学这一学科。学电机的、物理的、化学的都可以去
在大学里,跟我的交际圈子一道蓬勃发展的,还有朋友圈。  我和尹小姐的友谊就源自于它。  开学那天,我和爸妈拖着箱子抱着纸袋走进寝室时,看到的是一个懒洋洋地伸着长腿看美剧的女孩,那就是尹小姐。看到有人来了,她暂停了视频迅速起身,喊了叔叔阿姨好,笑容却像融到一半的雪糕一样僵硬。  就这么相敬如宾地过了两个月,当校门口的餐厅从卖小龙虾到改卖羊蝎子时,我小心翼翼地问尹小姐,要不出去吃火锅吧。热气腾腾的火锅
2012年春节期间,方舟子和韩寒之战在网络上吵得沸沸扬扬。写这篇文章时,此事还没有结局,我不想评论事情本身,只想结合自己的专业,从逻辑学的角度简单地谈谈方寒事件中,方寒二人在论战中所犯的一些逻辑谬误。这些也常发生在其他论战中。    人身攻击    人身攻击是通过诋毁对方的技能、才智、品格或人格,来否定对方论题。这属于直接人身攻击,也叫因人废言。例如:公共汽车上,大家正排着队伍按先后顺序有秩序地上
家里的房顶掉了漆,报了装修公司来修。上门的是一位35岁左右的师傅,穿戴干净利落,补起漆面像绣花一样仔细,补完后居然看不到一点点修补的痕迹,与之前担心的“补过一定很难看”的想法大相径庭。师傅说:“现在的工作分工很细致,像我们这个工种叫美容师,既然是美容,就不是简单地来刷个白漆能了事儿的。”我问师傅:“现在人工这么贵,你们出手一次一定价格不便宜吧?”师傅说:“现在的工人,都贵着呢,分工又细致,普通技术
专栏作者。忙时卖命,闲时卖萌,业余吐槽,专业做梦。专栏随笔零落于《南方人物周刊》、《三联生活周刊》等。  但小利坚决说他没遇到过我,还说如果不是我在说梦话,就是让兔精给勾去了魂儿。  作为一个写小说的人,如果没有想象力,就像一个没有双腿的人去参加赛跑。我知道这个比喻有点拙劣,可是在想象力这个项目上,我早在六岁那年就达到了人生中的巅峰。  如今已经没人能证明我这个说法,除了那只兔子。  六岁那年第一
对新疆的认识是在姥姥那儿积攒起来的。儿时的记忆里总是抹不去对渺无人烟的戈壁滩的想象,非常向往姥姥故事中的火焰山、天池和那神奇的雪莲……内心尤其敬佩那些生长在沙漠深处的胡杨,更是惊叹胡杨那“生而不死千年,死而不倒千年,倒而不朽千年”的杰出品格。长大后,听着《达坂城的姑娘》、《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更让新疆成为我梦想的地方。  听姥姥说她是当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的一员,在那个火热的年代,哪里是党和人民的
我曾带过管理培训生,发现越是拔尖的学生,越有问题,他们的问题不在IQ(智商)上,而在EQ(情商)上。    过五关斩六将闯进管理培训生之前,同学们的人生道路往往很顺,是家里的宝贝、成绩又好,但在企业,如果不能处理挫折,不会做人,是很难生存的。很多人都会戴着有色眼镜看他们的,心想:“这家伙工资比我们高两三倍,除了英语外,有什么比我们好?”要是他们一张扬,很可能就完蛋了。  曾有位研究生,大家一会儿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