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密使沈诚先生

来源 :老人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yong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偶然的机会,由友人某君夤缘,沈诚先生突然来访,成了我家的座上客。
  沈诚乃蒋经国密使,是在台海两岸穿针引线的神秘人物,他怎么会亲临平头百姓的蜗居来作客呢?说起来总有些不可思议。然而作为香港一家报纸发行人的沈诚,对我这个新闻战线的老兵,进行民间的、私人的、同业的访晤,即使有“王谢堂前燕,飞入百姓家”的感觉,也不足为怪。
  沈诚先生曾拟把他在香港创办的报纸迁到北京来,因而想多听些业内人士的意见,也是顺理成章。我的分析是:以他的身份、关系,申请在京办报,在审批这一关上,大概不成问题,再以我经历过的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长江日报等几家新闻单位,老同事不少,为他推荐一批资深编辑、记者,估计也不至有多大困难。但是,面对当时北京好几家畅销报纸竞争激烈的情况,新创报纸插足其间,可以想见困难是不少的。最终在可行性探讨中作出结论:移师北上并非良策。
  沈诚先生很健谈,他的不平凡经历,听来十分动人。他1921年生于浙江,从黄埔军校毕业后,曾任蒋经国嫡系青年军师长,其后又从台湾的陆军大学参谋班毕业,先后任蒋经国机要秘书、随从参谋、陆军少将,是蒋经国的亲信,与蒋经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退役后,沈诚来到香港创办《新香港时报》,任社长兼总编辑。
  他之所以为两岸和平统一大业奔走,始于来北京参加198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70周年纪念大会”。当时,叶剑英先生以全国人大委员长的身份约见沈诚,邀请他前来参加。沈诚很是受宠若惊,但他当时还是预备役的陆军高级军官,不能自由行动。于是沈诚专程去了一趟台北请示蒋经国,蒋经国面授机宜。1981年9月底,沈诚终于踏上了阔别30多年的故土。叶剑英在接见他时,谈了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并委托沈诚向蒋经国传达中共的诚意。
  从此,沈诚先生风雨兼程,七上京华,三度赴京会晤中共最高领导人,担负起密使重任,开始长达7年的艰辛历程。
  1986年,沈诚写了一份“国事建议备忘录”,分送给邓小平和蒋经国。备忘录中,沈诚分析了两岸两党对当前“国事”在观点上的异同,双方意识形态的差距,经济制度、社会结构的分歧等。他主张国家和平统一,国共第三次合作等。1987年3月,有关部门通过全国政协邀请沈诚到北京再次进行会晤。经过沈诚穿梭奔走,一来一去传递信息,互表诚意后,中央研究决定致函蒋经国,邀请国民党派代表到北京进行和平谈判。
  3月29日,蒋经国接过由沈诚带回去的密信,看后十分满意,高兴地握住沈诚的手说:“则明弟(沈诚别号)你辛苦了!”仅此一语使沈诚深感这7年的努力没有白费,并促成蒋经国下令在国民党中央设立“大陆工作指导小组”,于当年7月宣布废除在台湾实施长达38年的“戒严令”,后来又决定开放两岸民间人员往来,继而陆续向内地实施适度“开放”的措施。同年12月,蒋最后一次约见沈诚,告以即将讨论派赴北京谈判的代表人选,并嘱沈诚准备作好安排。
  然而,就在台湾方面考虑派往北京代表人选的关键时刻,蒋经国于1988年1月13日突然病逝,海峡两岸筹备谈判从而中断。
  蒋经国去世的当晚,国民党紧接着召开临时中常会,宣布李登辉继任“总统”。一星期之后,沈诚突然被台湾“高等法院”以“颠覆政府”的罪名拘捕法办。沈诚入狱,不审不判,关押200多个日夜之后,1988年11月26日,又被宣布无罪释放。一场所谓“叛乱”的闹剧悄然收场。沈诚举办了一次记者招待会,会上他表示中国大陆才是台湾的中国人的根,他会再去大陆。如今,他也早已遂愿。
其他文献
  光催化制氢是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太阳光中约43%为可见光,如何有效的利用太阳光,开发高效的可见光催化剂是光催化制氢实现工业化的必经之路。
  光伏行为在有机薄膜和有机/无机杂化体系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限于基础研究,在有机太阳能电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等应用领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了提高光的吸收效
  近年来,噻吩螺烯化合物的合成与其特殊的光电性质引起了人们的关注[1,2],我们课题组以二噻吩并[2,3-b∶3,2-d]噻吩为原料,通过烷基化、羰基化、McMurry 反应等步骤制备了
  理解Zn2GeO4和CO2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发展其在光催化还原CO2中的作用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完美Zn2GeO4表面和氧缺陷Zn2GeO4表面CO2的吸
  本文应用第一性原理的方法,研究了C、N和F分别单掺杂与两两共掺杂ZnWO4体系的几何结构、电子结构及光活性。我们同时考察了C、N和F分别位于取代位和间隙位的掺杂。
历史的PK台总是把话语权交给笑到最后的人。二十年前,在深圳火车站和一群年轻的民工一起,扛上150斤的玉米包搬来摔去的那个33岁的“不像民工模样”的人,今天把他开心的笑容印在一本大32开本的传记封面上。  他就是王石。就连当年被在住地楼下电器修理店顺口叫上跟他去搬运玉米的那个18岁的农村少年,也早已经跟王石混得有头有脸的了。    被天上掉下的馅饼砸中    1983年,王石32岁了。  他还在彷徨
筋囊器是中国紫砂壶艺术中的经典款式,兼有自然美与现代美,尤其擅长模仿自然花卉.“菱花提梁”以菱花为主题,是典型的筋纹器作品,且菱花亦是紫砂壶设计中的常见主题,具有经典
哈罗德·品脱的语言哲学集中体现为:语言和艺术经过二十世纪以德里达为代表的后结构主义解构之后,两者的关系已经发生转变,语言最终确立了自己的主体地位,从表现艺术的工具变
  镉离子对人和自然界存在巨大危害,荧光传感器能够方便地监测镉离子的含量,也为揭示镉离子在细胞中的毒理作用提供重要信息.本文基于BODIPY发色团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具有
  光催化氧化技术以其高效节能、无二次污染、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在染料废水处理中表现出很好的应用前景。钙钛矿型SrSnO3 以它特有的结构和性能已成为光催化领域关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