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篇

来源 :当代工人·精品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itor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中国成长的每一步里,在中国工业70年的征途中,中国工会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辽宁的工会工作始终与中国工会共情共振,曾几何时,来自全国各地的工会人聚集于此,离开时带走的经验,种子般飘向四方、落地生根,完成了中国工会史上一次次的“辽宁制造”“辽工印记”。
  01职工技术协作 鞍钢宪法   世纪创举
  职工技术协作是职工群众开展的技术互助、协作的群众性活动,是指企业、行业、地区之间围绕新产品的开发、技术攻关、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技术引进及技术改造等问题,进行的一种劳动协作活动。
  1961年10月24日,沈阳气体压缩机厂工人吴家柱和工友发起建立了我国最早的职工技协组织——“沈阳市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厂际经验交流技术协作委员会”。到1963年底,辽宁省已建立了一支拥有8.4万名技术骨干的职工技协队伍。新中国成立70年来,职工技协硕果累累,“鞍钢宪法”是其中翘楚。
  “一五”期间,鞍钢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两革一化”(技术革命、技术革新和合理化建议)活动不断深入,年平均提合理化建议19246件,创造价值939.5万元。实践证明了鞍钢管理经验和群众性“两革一化”活动的正确性,鞍钢上上下下备受鼓舞。
  鞍钢经验引起了辽宁省委高度重视。经过几个月调研,形成调研报告,报送辽宁省委并由省委转报中央。1960年3月,毛泽东同志高度评价鞍钢在技术革新和企业管理的探索,并把这种经验称为“鞍钢宪法”。“鞍钢宪法”不仅是中国企业管理的经典之作,也被国外企业研究借鉴,在世界企业管理史上留下重彩一笔。
  辽宁省各级职工技协组织紧紧围绕困扰企业发展的技术难题和发展瓶颈,充分挖掘职工的智慧和创造力,深入推进合理化建议、技术攻关、技术革新活动,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成为中国工会薪火相传的创举。
  02 职工互助 由一位女工发起的互济制度
  1958年,辽宁丹东丝绸一厂丝绸车间乙班捻头小组的先进生产者、女工委员邓玉芝,率先发起并组织盛瑞华、原淑香、杨福兰、韩淑英等工友,自愿成立了“姐妹互助组”,利用业余时间帮助子女多、家务负担重的女工拆洗缝补、买煤买粮,并做一些生活上的其他琐事。随着互助活动项目的不断增加和男职工的加入,“姐妹互助组”改名为“生活互助组”,在此基础上工厂成立了生活互助委员会。
  1963年11月1日,辽宁省委批转了题为《闪耀着共产主义思想光辉的生活互助活动》的调查报告,对生活互助活动给予充分肯定。1965年,丹东市总工会群众生活互助委员会成立,生活互助活动被正式纳入有组织、有领导的工会工作之中。1965年底,丹东市工业、财贸、文教系统90个单位中,已有67个单位开展了生活互助活动,9500多名职工参与其中。1994年4月,丹东市总工会秉承职工互助互济理念,建立职工温暖工程基金和丹东市温暖工程基金管理委员会。
  在丹东的引领下,职工互助活动在辽宁遍地开花。2014年,沈阳市五里河地区成立了沈阳市首个职工群众爱心互助会,是在工会主导下汇聚辖区里一切资源成立的地区职工群众爱心互助平台,项目涵盖维权、就业、帮扶等多个领域。2015年12月,由大连市总工会组织倡导,职工自愿参加,自筹资金、自我管理、自我保障的非营利性互助互济活动——职工医疗互助活动正式启动,并成立了专门的管理部门——大连市职工医疗互助中心。
  03 合理化建议 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民主实践
  合理化建议是企业职工群众为搞好生产和改进工作,围绕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或生活福利等提出建设性意见,包括如何更有效地利用现有设备、原料,如何改进企业经营管理的措施等。
  大连是职工合理化建议活动的发源地。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大连机车厂、水泥厂、大连港等企业的职工,围绕恢复生产、增加产量开展献计献策活动,提出了300多条合理化建议。1947年下半年,大连工人开展了以改变旧的劳动态度,克服技术上、材料上各种困难为内容的运动。中共旅大地委对此大力宣传和推广,引导工人从单纯拼体力和延长劳动时间增加产量,转向开动脑筋,以发明创造推动生产发展。
  1948年,大連职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达1426条,创造价值达6.1亿元关东币。到新中国成立时,大连共涌现出劳动模范26789人,半数以上在合理化建议活动中有突出贡献。党和政府对大连职工合理化建议活动极为重视,在1949年“五一”节之后,逐步把大连职工合理化建议活动经验,推广到东北解放区各工业城市。1949年9月18日至11月31日,北京、上海、天津及东北、华北等地区的181个代表团共4000余人,参观了“大连工业展览会”展出的合理化建议成果。1950年“五一”节前后,群众性合理化建议活动已在全国许多城市开展起来。同年8月11日,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建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通过《关于奖励有关生产发明、技术改进及合理化建议的决定》,并于8月16日颁布实施。中国职工合理化建议活动就这样从大连发展到全国。
  04 基层工会主席直选 创新基层工会组织建设
  2012年7月,抚顺市总工会率先在辽宁省开展基层工会主席直选工作,直选在抚顺经济开发区拉开帷幕。
  2013年,抚顺市总工会直选工作被评为辽宁省工会创新工作,并获得全国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创新成果二等奖。抚顺市总工会的直选经验,在《中国工运》2013年第四期进行了经验交流。抚顺市总工会与抚顺市委组织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基层工会组织中推行直接民主选举工会主席工作的意见》和《抚顺市直接民主选举基层工会主席暂行办法》。《意见》的出台是辽宁省第一家,《办法》的出台则是全国第一家。
  2014年7月,辽宁省总工会印发《辽宁省基层工会直接选举工会主席暂行办法》,大力推行直选制度。2017年8月再次印发新《办法》。《办法》规定,基层工会主席直选应在新建、工会委员会换届、工会主席任职期满和工会主席变动的非公企业工会、国有企业工会分(支)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会中开展。近年来,沈阳、大连、抚顺等14个市进行了非公企业工会主席直选试点,沈阳还在国有企业集中的国防及省直企业工会大力推行分会(支会)主席直选。2017年3月,中华全国总工会到抚顺调研,对直选工作取得的经验给予充分肯定。   中华全国总工会正在总结各地在工会主席直选方面的经验,准备出台相应的条例,对直选程序、范围等事项做出具体规定。
  05 职工之家 中国工会的另一个响亮名字
  1983年,为贯彻落实中国工会十大精神,辽宁省锦州市总工会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争创‘职工之家’、争当‘工人之友’”的双争竞赛活动,并制订了16项120条建家方案。双争竞赛活动得到了全市各级工会组织的积极响应,一时间,工会在生产一线建起的小食堂、小休息室、小活动室、小阅览室、小卫生间等设施,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实实在在地改善了职工的厂休条件,让职工上班如到家。“职工之家”这一新生事物,从理念快速变成了现实,深受广大职工的认可和喜爱。
  锦州市总工会的成功经验,引起了中华全国总工会的高度重视。时任全总副主席尉健行审阅了材料,指出锦州市工会的思路与做法,对于全国工会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1984年春,锦州市总工会声名鹊起,一股向锦州市总工会学习的浪潮席卷全国,各地工会干部从四面八方拥向锦州,“职工之家”叫响中国。
  1998年,锦州市总工会在创建“职工之家”的基础上,开展了“创建下岗职工之家”活动,免费开展各种技能培训班,以此增强下岗职工的再就業能力,并对那些缺乏再就业能力的职工给予救助和帮扶。创建“下岗职工之家”的有益尝试,搭建了发挥基层工会组织作用的新平台,为“职工之家”增添了新内容。现在,中国工会与“职工之家”已是一体两面,有效凝聚了中国的几亿劳动者。
  06 送温暖工程 辽宁第一步,工会大工程
  1991年,辽宁省总工会率先在全国开展了以走访慰问为主要形式的“送温暖”活动。第二年,全国各级工会广泛开展了“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难、暖万家心”的送温暖活动。辽宁工会以“服务于大局”的角色定位,将“党政所需、职工所急、工会所能”作为工作方针,不断拓展帮扶下岗职工送温暖活动的内涵和外延。
  2000年底,中华全国总工会十三届三次执委会议提出,把送温暖工程从帮扶特困职工,向维护困难职工群体权益方面延伸。2001年,辽宁省总工会开始在各地筹建困难职工帮扶中心。2002年4月,沈阳市困难职工帮扶中心首先挂牌成立。
  从送温暖活动到帮扶困难职工,从内容到形式,工会组织在开展生活救助的同时,还开展就业服务、医疗救助、助学帮扶,不仅送岗位、送技能,还送保险、送文化。进入21世纪,还针对农民工群体,开展了一系列帮扶专项行动。内涵多元化、形式多样化的格局,使得送温暖工程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成为中国工会服务职能中的重要项目。
  07 厂务公开 阳光管理先行者
  厂务公开就是把企业重大决策,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问题,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以及与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密切相关的问题,根据有关法规和制度,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厂务公开栏等多种形式,向企业广大职工公开,使职工及时了解厂情,更好地参与企业决策、管理和监督。
  20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一些企业在经营管理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同时,企业的改革发展同广大职工切身利益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广大职工了解企业改革进展情况、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为顺应这一时代发展要求,抚顺特殊钢厂等国有企业率先实行厂务公开,随后在全国推广。厂务公开作为国有企业普遍实行、非公有制企业逐渐推行、职工群众广泛参与的基层民主实践活动,成为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重要环节,被誉为发自基层企业和职工群众民主实践的伟大创举。
  自1998年开始,辽宁省相继出台了《辽宁省企业厂务公开规定》《辽宁省职工代表大会规定》《辽宁省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条例》等,把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作为促进企业科学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全面推广,促进了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稳定。
  ? 2018年,在纪念厂务公开工作20周年座谈会上,辽宁省总工会做经验介绍。
  纪念,是为了更好地前行。站在新的起点上,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前景。
其他文献
期刊
在这里,人生一目了然。  9月的清晨,66岁的张维站在724文化宫前,这里被长长的围挡遮起,几个月前,文化宫开始被修缮或改造,具体归为何路,没人能说得清,如今从一侧一瞥露出一角的屋顶来看,起码它还在。  秋风掠过,张维站在原地,文化宫旁高大的杨树簌簌作响,几片泛黄的树叶迎风飘落。张维拾起一片树叶,再仰望那棵杨树,喃喃自语:“当初,它还没我高呢。”  沈阳的724,狭义是指一座兵工厂,广义则指环抱工
期刊
美国和日本正在意大利进行这样的实验,现在他们要联合设在中国的第四套名叫PandaX的装置(见“暗物质和深度”插图).这套装置安装在世界上最深的实验室中,即在四川省锦屏的大
2014年8月23日至27日,由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主办,《中国文化报·美术文化周刊》、中国美术传媒网承办的“回望傅山——十二家书法展”在位于北京国粹苑的中国书法院展览馆开幕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通过数学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者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其实际的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实践中,我们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背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操作、实践探索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感受到数学的趣
创意思维在商业插画设计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其主要原理是利用创意思维对具体事物进行分析,将选择的设计元素合理地用于商业插画设计中,同时根据所要表达的情感合理选择信息传达方式,运用创意思维,增添商业插画的艺术形象与艺术生命力,提高商业插画的艺术价值以及商业价值。笔者根据自身工作经验和文献资料,从创意思维基本概念入手,系统阐述商业插画中应用的创意思维。创意思维在商业插画中的应用将直接影响其经济性,有助于其
期刊
秋高气爽,稻熟蟹肥。  辽河油田欢喜嶺采油厂的集市上,清一色的河蟹档口,都标记着“野生”二字,蟹笼里的河蟹仿佛都在睡午觉,一动不动。  “哪里是野生的,都是养殖的。”李锦华补充道,说野生也没错,野外生长,人工养殖。现在的欢喜岭,想吃到地道的野生蟹比较难,倒回至40多年前,这里的野生蟹管饱。  1976年,欢喜岭采油厂正式建厂,这片荒凉的盐碱沼泽和芦苇荡迎来了全国各地奔赴至此的石油工人,他们扎起了帐
期刊
性灵是人的精神意趣的综合反映。人的性灵表现推动了艺术的创造与发展。中国画因其能够表现作者的“性灵”而具有观赏与审美价值。在技法纯熟的前提下,作品优劣的决定因素则
至诚镇政府沿河道倾倒未分类生活垃圾rn通江县检察院提起公益诉讼法院判决镇政府治理和修复生态环境rn通江县将在三年内筹资2.5亿元,拟在全县分片区修建垃圾热裂解处理场28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