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国家级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园区的策略与方法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h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坚定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是社会主义中国特有的命题。国家先后分七批次批准建立了32个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各省也在抓紧建设地方军民融合基地。军民融合产业还能带动和加速国民经济转型,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因而具有重大且深远的意义。基于此,以绵阳市为例,探讨创建国家级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园区的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军民融合;绵阳;创新示范园区
  中图分类号:E2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06-0109-04
  一、创建国家级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园区的重大意义
  国家级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园区意义在于促进军民要素双向流动,利用军工企业在装备制造领域的科技力量带动民企发展,让民营企业能够站在更高的视角去规划企业战略,抓住世界发展方向。当下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国家发展和国防建设,有助于实现强国兴军的大计。同时推动着企业经济发展创新驱动,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的创新能力受融资的约束,而创新技术的发生和发展则主要集中于资金实力雄厚的大规模企业。军民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当地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当地产业机构优化升级。
  二、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园区作用及园区新阶段
  军民融合,最终要落在产业发展上。创新示范园区是进一步推动军民融合进程的“试验田”,总结和解决制度下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等,以制度创新为重点任务,秉承“融合、创新、协同”的理念,让军用技术服务于社会大众,同时让民用技术服务于国防建设,打造全链条式的军民融合产业生态体系,构建国内一流的“军转民”“民参军”“军民融合”发展的大平台,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实现经济效益、国防效益、社会效益最大化。
  创建国家级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园区新阶段:目前军民双方的融合,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结合,而是国家战略层次制度的结合,因此首先应完善军民融合示范园区开展的计划、体制机制、法规政策、技术标准体系的融合。其次在范围上由于国防和军队领域的科研院所和经济领域的科研院所都比较密集,应拓宽国防科技工业领域,从而带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各个方面,引进高端科研院所和高层次人才,建立和完善军民融合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人才培养和国防动员体系。重庆正在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等行动计划,奋力打造西部创新中心,发挥重庆自身优势,推动军民融合实现更大发展,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三、创建国家级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园区的模式
  第一,需要发挥国家主导作用,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推动各项改革,增加顶层设计,制定军民融合发展的总体规划和重要领域的专项规划;第二,在运作方面需要注重市场运作,运用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应扩大竞争性采购比重、大量引入民用的成熟技术、鼓励采用民用标准、让军民紧密结合,创新连体,营造公平透明的市场竞争环境;第三,注重法制保障,构建军民融合法规体系,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建立完善不同层面、不同领域的法律法规体系,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全方位的制度保障。
  1.军事需求引领型。在中央军民融合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根据区域特点推进各要素和资源聚集共享,促进区域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兼容发展,大力畅通“军转民”和“民转军”渠道,促进“军转民”“民参军”工作,使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园成为助推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落地的改革抓手、引领军民融合发展创新示范和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发展模式的实践探索。具有不同军事需求的区域,军民融合的要求也不尽相同。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从装备生产、军需等方面,重点整合项目优化军需资源,通过引进高质量高要求的专业人才,促进“军转民”“民参军”工作发展。
  2.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型。加强核心能力建设,提升武器装备研发制造水平,引导社会资源进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领域,利用绵阳作为国家科技城、西部重要军工基地的优势和地理环境,调整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新格局,规划其发展战略和规划,立足国家工业基础,坚持军品优先,精干军工主体、扩大协作配套范围。引导社会资源进入军品能力建设领域,进一步放开一般能力,改进军品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
  3.优势民营企业引入型。许多民营企业迅速崛起,掌握了一大批先进技术、人才和成果,其中有一些都是国防科技工业迫切需要的。一些民营企業在微小型、无人系统和微纳米等前沿关键技术领域逐步发挥重要作用。国防和军队建设可以从经济社会发展中获得更加深厚的物质支撑和发展后劲,经济建设也能从国防和军队建设中获得更加有力的安全保障和科技支持。
  4.产业园区示范型。以特色产业园区为参考,打造具有军民融合的特色的产业园区,强化园区品牌形象,吸引拥有军事科研技术以及优势企业落户园区,通过优势互补、增强综合实力带动园区的整体规划发展,推动建设产业群以及示范新区。
  5.军民协同创新型。在“军”和“民”两大创新体系之间建立一个双向开放系统,统筹政府、军队、公众以及军民双方的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创新支撑保障部门等多个主体,整合军民双方的人才、资金、科技基础、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创新氛围等各类要素,形成以富国强军为战略指向的国家一体化创新体系。
  6.两用技术转移转化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学科门类越来越多,民营企业专业化人才越来越多,军工企业发展的方向也趋于市场化,结合双方优势,通过双方科技成果共享,打造两用技术转移。建立优势化平台,学科知识的普及,根据重点科研方向推出适合现阶段时代需求的新兴产业成果,例如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等前瞻性的科技方向。
  四、创建国家级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园区的方法   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要以制度创新为重点任务,以解决和完善制约军民融合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为主攻方向开展新示范园区军民融合。随着第一批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名单公布,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工作踏入实质性推进阶段。创建国家级军民融合示范区建设有“共建共享基础设施+设施周边产业集聚”“军工主机系统集成+配套民营企业”“军民颠覆性技术创新”“军工科技园区+孵化转化”和“驻军重镇保障社会化”等5种模式,需要解决和完善军地工作协调机制不畅、降低资源整合难度、发挥公共服务建设优势、释放示范区活力及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等问题。
  1.“共建共享基础设施+设施周边产业集聚”模式。近年来,绵阳高新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为不少民营企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和科技支撑,加上绵阳的独特地理位置,地处我国对外军事斗争前沿,同时集聚以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三大支柱产业为基础的创新能力,加快了绵阳自身强大的经济发展力。其次,绵阳示范区在保障国防建设的同时,成了全省第三个圆满完成“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建设工作的园区。截至试点结束,绵阳市累计申请专利10 309项,其中申请发明专利3 718项,获得专利授权5 986项,试点期间专利申请总量增长80.23%。企业拥有商标总数达2 298件,试点期间年均增长24.5%。拥有长虹、丰谷、光友、铁骑力士等中国驰名商标,三阳塑胶、灵通电讯、龙华薄膜等省著名商标,此项突出的成果在为企业科技创新保驾护航的同时,也为全面推进创新示范园区提供了强劲动能。
  2.“军工主机系统集成+配套民营企业”模式。在创建国家级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园建设中,对模式的采用和推广工作,一般会选择我国历史上地处“三线建设”等的地区。因为该区域具有整机和核心分系统军工单位,其中往往会聚集大量的具有“民参军”科研生产资质的单位,便于开展“民参军”民和军相互融合渗透的合作方式,从而体现和形成较强的军民融合企业。其中,绵阳市就能使用该模式,成都、德阳、绵阳三市地,成德绵拥有科技领先、发达的第三产业,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同时分布了11大军工集团,以及拥有者中国空气动力研究和等多个中央直属国防科研单位。值得一提的是,成德绵还拥有能够独立生产武器装备科研许可证的单位约200家,其规模和生产力约占全国的20%。
  3.“军民颠覆性技术创新”模式。这一模式的运用需要有较强的自生性技术研究和研发能力。利用自身的优势能够快速打造军民两用技术研发创新高地,适用于经济发展较前的地区,这些地区创新机构密集,更利于创新模式的推荐和开展。
  4.“军工科技园区+孵化转化”模式。“军工科技园区+孵化转化”模式下的示范区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沿海地区域产业经济基础好,军工企业较少,示范区可以依靠沿海地区良好的经济环境和产业基础进行军工技术的产业转化。以绵阳市游仙区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为例,游仙区通过不断地尝试军民融合协调发展,优化军民融合环境,为军民融合示范区提供相当大的政策支持,通过提供4 000平方米的办公楼来推动军民融合专业孵化器建设,为军民融合企业“筑巢”。目前,军民融合孵化器已入驻企业十余家,极大程度上保留了军工科技资源。游仙区建设的军民融合示范园,其园区主要体现以军转民产业为主、集高新技术开发与国防科技资源集聚与转化、军民两用技术成果展示与交易、军转民创新创业人才集聚与培养等功能为一体的特点,首期核心启动区达3 000亩。
  5.军重镇保障社会化模式。这一模式适用于区域背后有较强的部队作为保障支撑,同时依托自身的经济产业的特色与产业基础,能为当地驻扎的军用企业提供多方位、多层次的后勤保障工作,即此项模式适合我们驻军分布和设置较密集的地区。
  五、以绵阳市为例,创建国家级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园区
  1.绵阳市示范基地现状。绵阳作为我国重要的国防军工科研生产基地,绵阳拥有军工科研生产单位18家,规模较大的民用军品配套单位50余家,同时,拥有12所以西南科技大学为代表的高等院校,聚集了大量的高层次科技领域人才。2010年12月,绵阳科技城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为第二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1 000亿元,年均增长11%,科技型中小企业达1 669家,位居全市第一。
  2.主导产业。科技明显优势绵阳的另一大特点,绵阳高新区着力实施科技服务品牌培育工程,重点培育科技服务模式创新、市场化水平高、自我发展能力强、服务成效显著的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创建转化平台和机制,把军事技术向民用产品、民用产业转变,形成一批具有优势技术的产业,这些主要源于绵阳拥有实力强的国防科研院所,能培养和输送科技人才的高等院校及大中型经济民营企业。
  3.深化绵阳科技城军民融合发展方法。第一,积累了雄厚的科技、人才基础。经过几十年的积淀,绵阳已集聚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等18家国家级科研院所,西南科技大学等14所高等院校,长虹、九州、攀长钢、富临等50多家大中型骨干企业,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25人,各类专业技术人才21.7万人,科教人才资源和科技创新能力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为科技城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技术基础。建立和完善院地相关业务的实施交流机制,完善体制,开展定期、不定期的互相交流机制,在绵阳市委市政府和国防科研院所以及军民融合型企业相关单位,积极开展并组织参与相关的联席会议和军民融合的相关专题活动、会议,对绵阳军民融合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及具体的实施方案开展研讨,加快军民融合科技项目的进一步完善与实施。第二,支持军民融合型小微企业做大做强。开展军民融合型小微企业税收免优问题研究工作;鼓励和倡导民营企业全方位的融合参与到军工单位的改革创新制度的重组中,正确引导企业迅速稳定地跨入到军品相关的科研生产中。同时加大科技城的相关建设以及优惠政策的宣传工作,强化要素保障服务,支持其尽快做大做强。在全市统筹、分类指导的基础上,各部门每年必须培养或支持3—5个科技型军民融合小微企业,并纳入各部门目标考核指标体系中。推行军民融合的科技成果在提高各个企业收益的同时,采用完善的股权激励方式,进一步让科技成果处置和相关收益权得到改革,或以股权形式入股军民融合型企业。壮大和辅助持续发展的军民融合产业,对影响和推进军民融合型企业加以扶持,以相互參股、职工持股、控股,或采用企业整体或部分收购、吸引外资等多种形式,让试点企业所参与的投资主体多元化。第三,举办绵阳科技城军民融合国际性论坛。利用已成功举办三届的“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这一品牌性平台,依托科技园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等,举办高新技术交易会暨军民两用技术博览会,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架起便捷通达的桥梁。   4.对地方经济的影响。军民融合的发展,不仅吸引了大批人才,推动区域创新,同时相关技术的转化也带动了绵阳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在创新聚焦效应成果上,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绵阳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军民融合,绵阳率先在全国开展军民融合企业认定试点工作,共认定军民融合企业321户。2017年,全市军民融合企业实现产值1 530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50%,推动了地方创新,聚集了大量创新创业人才,在军民融合企业围绕京东方、诺思、360网络安全及长虹、九州、中物院、29基地、624所、电子9所、58所等军民融合重点单位和重大项目开展服务配套,力争到2020年在绵军工单位本地配套率达到30%。同时,一大批创新成果得以应用,联动结合效应,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园区以鲜明的军民融合特色,打造形成高技术产业集群,发挥科研院所创新优势结合军民融合企业的产业优势,使新型显示、核技术应用、航空发动机与燃机、智能制造、北斗导航、信息安全、磁性材料、精细化工、空管系统、新型元器件等形成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集群,为绵阳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筑牢产业支撑。
  5.未来规划。绵阳一直致力于整合军地两种资源,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打通“军转民”“民参军”双向互动通道。长期以来,军民融合的一大难点在于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规划在2020年整年,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强劲带动下,争取在科技城地区各项融合项目上让生产总值在2010年基础上翻两番。同时,让示范基地军民结合的产业在2020年增加值达到900亿元。未来希望在全国范围内,一提到军民融合、科技成果转化,就会首先想到绵阳。
  结语
  从军民融合的概念提出以来,国家在近几年先后分七批次批准建立32个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全国各省也根据本土的特色和融合推进点,紧锣密鼓地有序建设地方军民融合基地,把国防建设和军队现代化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当中。这项举措不仅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资源和可持续发展,同时,军民融合产业进一步带动和加速了国民经济转型,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军民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是实现以军带民、以民促军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封煜宣,何千烨,周林.浅析军民融合民营企业的党建文化发展——以湖北远安县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20,(14):46-47.
  [2]  丁阁,刘彤,丁昭洋,程简,冯仕云,李宏伟.从总结自身发展经验视角浅谈我国科技军民融合重点专项管理[J].科技传播,2020,(9):17-19.
  [3]  张超汉,蔡亚琦.军民融合战略下我国空域管理体制改革法治化的基本路径[J].法治论坛,2019,(4):244-261.
  [4]  中国建设银行绵阳分行课题组,张德茂,蒋亮.军民融合金融服务创新研究——以绵阳为例[J].西南金融,2019,(2):56-64.
  [5]  朱海嬌,梁爽.产业园区能源规划实践研究——以绵阳市军民融合智能制造产业园为例[J].四川建材,2018,(3):236-237.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物流订单碎片化、小批量的发展趋势,使大票零担物流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行业出现多种模式的专线物流平台和专线网络。基于此,通过分析我国专线行业及聚盟专线网络的发展现状,从网络人员素质结构、系统功能及运营水平三方面提出优化建议,以期为聚盟和我国专线网络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专线网络;聚盟;网络优化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
期刊
摘 要:世界技能大赛是由世界技能组织举办的最高层级的世界性职业技能赛事。世界技能大赛的举办机制类似于奥运会,由世界技能组织成员申请并获批准之后,在世界技能组织的指导下与主办方合作举办,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是世界技能组织成员展示和交流职业技能的重要平台。酒店接待是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的新增项目之一,该项目不仅要求参赛选手能独立完成酒店前台主要岗位的接待任务,更对参赛选手在个人礼仪与酒店形象呈
期刊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崛起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企业内部管理流程也要坚持与时俱进,进行不断的梳理和优化,在引导消费者的消费方式方面也要做出有效调整,由此推进全新的营销和配送模式不断出现。而这些变化也进一步要求零售商要跟上时代发展趋势,具备相应的创新、创业和创造能力,从而在未来的全球化市场竞争环境中谋求生存发展。结合这样的情况,以比较线上线下商业业态为基础,重点探讨和分析电子商务冲击下线下实体店的发
期刊
摘 要:生态畜牧业是指基于生态系统和谐原则,实现物质循环原理与共生原理的相互统一,并最大程度地实现畜牧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高度统一的现代化畜牧业。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规划实施的生态畜牧业发展思路和具体措施可以实现“人—草—畜”的生态平衡,减少因养殖业快速发展而出现的草原退化现象,降低畜牧业发展对环境的破坏,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生态畜牧业;保护草原;生态安全  中图分类
期刊
摘 要:“营改增”的税制改革,进一步调整了相关税种的税率。目前,我国酒店行业的竞争力不断增强,酒店业是税务管理的重要对象。上海锦江国际酒店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锦江酒店,是集住宿、餐饮、娱乐、休闲、健身、商务功能于一体的五星级商务酒店。以上海锦江国际酒店为例,对“营改增”背景下的酒店行业进行税收筹划,以期减轻企業的税收负担,促使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  关键词:“营改增”;税收筹划;税收负担;锦江酒店  
期刊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新时代,企业高质量发展已经被提上日程,而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导向就是尽可能地实现公司价值的最大化。财务管理作为公司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于提升企业价值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与此同时,企业需要在合乎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税收筹划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实现高质量发展。所以,基于税收筹划的角度对“HX水泥”通过财务管理
期刊
摘 要:消费类直播是集各种性能、电子商务于一体的一种现代化的新型购买消费模式。在消费直播情境下,直播所带来的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使其与消费者的冲动性购买行为具有更紧密的关系。基于学者对互动、购买力等因素的研究,在情境理论视角下,以淘宝直播为例,分析购买力因素对消费者冲动性消费行为的影响,希望研究结论对电子商务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情境理论视角;消费者;冲动性购买行为  中图分类号:F01
期刊
摘 要:以某铁路沿线施工企业建设资金的审核数据为基础,揭示当前基建项目施工企业建设资金管理存在的两大突出问题,并进一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进而从构建资金反馈机制、加强劳务专项资金监管等方面提出强化基建项目施工企业建设资金管理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基建项目;施工企业;建设资金管理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06-0084-03  随着我
期刊
摘 要:实现税前利润最大化需要一个好的经营策略,要实现税后利润最大化则还需要一个好的纳税筹划策略,在这方面有两个方向,即降低税额绝对值和推迟纳税期。前者是企业的通常做法,而后者却往往被忽视。事实上,递延纳税筹划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递延纳税可以减少当期纳税额,降低企业当期的资金负担。虽然这笔税款只是延期缴纳,是隐性负债,这笔负债没有利息,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获取货币时间价值。少占用的这部分资金可以投
期刊
摘 要:三峡库区既是移民安稳致富的核心区,也是国家扶贫攻坚的重点区,其经济发展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误差修正模型,深入分析基础设施投资对库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1997—2017年的21年间,库区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且库首、库腹和库尾不同库区段域内的推动作用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从基础设施投资短期波动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来看,库首>库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