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分泌性中耳炎诊断方法比较

来源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jingmonk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耳内镜、颞骨高分辨率CT、鼓室声导抗及纯音测听等检查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7例(414耳)腺样体肥大患儿分别行耳内镜、鼓室声导抗、纯音测听及颞骨高分辨率CT检查,以颞骨CT检查结果作为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断标准,分别计算耳内镜、声导抗及纯音测听诊断分泌性中耳炎的准确度。结果 207例414耳中,CT诊断SOM(中耳积液)125耳(30.19%,125/414),其中116耳(92.80%,116/125)鼓膜穿刺证实有中耳积液;与颞骨CT结果比较,耳内镜(诊断中耳积液128耳,其中CT检查阴性4耳)、鼓室声导抗(B型导抗图133耳,其中CT检查阴性8耳)、纯音测听(0.5~4kHz气骨导差≥15dB 81耳,其中CT检查阴性2耳)三种检查诊断SOM的敏感性分别为99.20%(124/125)、100%(125/125)、63.20%(79/125),特异性分别为98.62%(285/289)、97.23%(281/289)、99.31%(287/289),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8.79%(409/414)、98.07%(406/414)、88.41%(366/414)。耳内镜下见鼓室积液联合B型鼓室导抗图诊断SOM的符合率(99.52%)高于任一种单项检查和其他任何两种联合检查。结论以耳内镜下见鼓室积液联合B型鼓室导抗图诊断分泌性中耳炎准确、安全。
其他文献
回顾性总结135例后段玻璃体切割手术患者的护理配合,总结出手术过程中容易发生的问题,通过一系列的配合技巧,防止或减少术中并发症的发生,对术后视网膜复位成功有重要的意义
好政治的底蕴包含着一线伦理和二线伦理的价值维度,不仅需要对基本权利的尊重、维护与坚守的一线伦理,而且也需要对不确定事物的审慎、宽容与协调的二线伦理,两线伦理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