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息肉的发病特征分析

来源 :诊断病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dao_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近5年鼻息肉的发病特征,增强对鼻息肉的认识。方法收集2012-01-01—2016-12-31期间北京同仁医院病理科鼻息肉病例2561例,行组织学观察并就其发病数量、性别构成、年龄分布、发病部位、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浸润及发生出血坏死性鼻息肉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鼻息肉患者发病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鼻息肉患者以男性为主,男女患者发病年龄相近。鼻息肉多为双侧同时发生,左侧单发次之,右侧单发最少。发生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病例数量和所占比呈现先降低后升高,之后又出现一定幅度回落的变化过程。男性鼻息肉患者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病例数量多于女性患者,浸润比例也同样逐渐高于女性。进一步分析表明,在浸润病例数量方面,男女患者均是双侧同时浸润的最多,其次为单发左侧浸润,单发右侧浸润最少。在浸润比例方面,无论男性患者还是女性患者,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比例最高的是双侧同时浸润在鼻息肉双侧发病患者中的所占比,之后有所不同,男性患者中右侧单发鼻息肉中存在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比例高于左侧单发鼻息肉中的浸润比例,而女性则相反。出血坏死性鼻息肉病例较少,主要发生在上颌窦和鼻腔,其他部位少见。结论了解近年来鼻息肉的发病特征对鼻息肉的预防和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心脏康复护理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后心脏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分
目的子宫肌瘤患者在护理过程中通过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进行护理干预,对患者的护理应用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到医院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采取随机对照
用大片吸虫分泌排泄(ES)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 2/0骨髓瘤细胞融合,经筛选和3次克隆化培养后获得2株分泌抗大片吸虫ES抗原单抗的杂交瘤细胞(F5,F9).经传代、冻存
通过给出奇合数的分解公式,揭示了奇合数与奇素数的构成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寻求素数分布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新筛法。
针对雷达目标在军事打击的重要战略地位,提出了一种有罩雷达目标表面温度场求解方法。首先,对雷达目标的结构特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将有罩雷达目标简化为椭球目标;其次,对
在高等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不同层次的高等院校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生源状况、地域特点等,其人才培养目标各有所侧重,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不同需求。独立学院作为
从进口美国大豆中挑选具有典型斑驳症状的种子,在隔离温室内种植。出苗后,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DAS-ELISA)进行菜豆荚斑驳病毒(bean pod mottle virus,BPMV)的血清学检
目的分析三踝骨折两种手术方式的优缺点,对比两种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及预后相关参数差异。方法选取48例三踝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且分别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