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肚”与喝啤酒有关吗

来源 :家庭科学·新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ily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啤酒肚”成了反面教材
  刚到而立之年的小艾,肚子已经像孕妇一样滚圆。
  因为一直以来都把啤酒当成饮料喝,小艾早早地挺起了“啤酒肚”,在同事和朋友眼中也成了“反面教材”。因此,聚餐的时候,谁要是啤酒喝得多了,总会被劝诫“少喝点啤酒,肚子会大的”、“喝红酒吧,这个不会有啤酒肚”等等。
  酒精度数越高热量越高
  “啤酒肚”其实是腹部肥胖的俗名,它由内脏脂肪积累造成。有人因此猜测“啤酒肚”是啤酒里的热量导致。
  有研究显示,相比白酒,啤酒和葡萄酒营养更丰富。除了酒精之外,还含有一定量的糖、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等物质。这是否意味着啤酒和葡萄酒的热量更高呢?实际上,酒精饮品中热量主要来源于酒精本身,通常度数越高,热量就越高。
  一份中国营养学会分别对100毫升啤酒、葡萄酒、黄酒、白酒所含热量检测显示,啤酒中所含热量是最低的,仅为38卡,38度、52度、56度白酒每百克所含热量则分别高达222卡、311卡、338卡。
  美国农业部也有一份类似的检测数据,将啤酒和可乐、牛奶、橙汁、苹果汁等饮料热量进行比较发现,啤酒所含热量与一般的饮料相差无几。
  酒精也搞不大肚子
  近几年又有欧洲科学家的研究,结果更为有趣:在饮酒量相同的情况下,喜欢偶尔豪饮的人,比喜欢少量多次喝酒的人更容易发生腹部肥胖。之后他们又做进一步研究,发现腹部肥胖人数反而随着喝酒频率提高而下降,与喝酒总量以及酒的种类关系不大。
  他们分析可能原因有两个:
  1.偶尔喝酒和长期喝酒的人群,对酒精的代谢方式不完全相同,后者在代谢过程中耗能更多,能量积累就减少了。
  2.长期喝酒的人每次量通常不大,因此每次喝酒产生的能量会被快速地消耗掉。
  【特别提醒】
  虽然高频率喝酒可能让“啤酒肚”变小,但长期过量饮酒容易引起高血压、脂肪肝等疾病,可不要以此为理由放纵自己喝酒。
  “啤酒肚”影响的不仅仅是外观
  事实上,很多研究都表明“啤酒肚”的产生,与基因、不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等有密切关系。
  德国联邦营养医学会最新研究表明,“啤酒肚”与男性的遗传基因有关。不过因为每个人的基因不同,引发“啤酒肚”的可能原因也会有所区别。一般来说,青少年有“啤酒肚”,往往是因为营养过剩;对于中年人而言,睡眠质量是主因。
  此外,很多白领,特别是中年人往往长时间坐着办公,平时又不注重锻炼。有时工作压力大了,还会饮食过量,作息不规律。这些不健康的工作行为和生活习惯非常容易导致体重超标。
  大部分人可能认为“啤酒肚”只是影响外观而已,并无大碍。但是,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腹部肥胖很可能成为危险的健康杀手。
  目前已证明有15种以上导致死亡的疾病与腹部肥胖有直接关系,其中包括冠心病、心肌梗塞、脑栓塞、乳腺癌、肝肾衰竭等。
  那么,如何“抹平”肚子呢?专家建议,除了保证一天规律的三餐,拒绝垃圾食品,适当控制饮食外,平时还要多参加运动,多喝水;保证规律作息时间,提高睡眠质量。
其他文献
二战后,英国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女小说家,素有“文坛老祖母”和“文坛常青树”之称的多丽丝·莱辛(DorisLessing,1919-)是其中的佼佼者。作为二十世纪经典作家之一,莱辛作品涉
学位
伊格尔顿(Terry·Eagleton,1943——),是一位热情饱满、机智诙谐、擅于论战风格写作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家和学者。在当代文艺理论界,他以其独特的学术个性和卓越的学术建树赢
在当今的古代小说研究领域中,学界对于古代文言小说的研究十分繁荣,但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涉及作品大多集中于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与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如张稔穰先生的《聊
白米太“精”,纤维没了  研究表明,每周至少吃5顿白米饭的人,患上Ⅱ型糖尿病的概率,比每周最多吃一顿白米饭的人高17%;亚洲人每天每多摄入3两精白米,糖尿病患病率即增加11%;在中国与日本进行的研究发现,精白米摄取量最多的人患Ⅱ型糖尿病的概率,比摄取量最少的人高55%。  研究还发现,如果每天把三分之一的白米换成糙米,就可将患Ⅱ型糖尿病的风险降低16%;如果用大麦、全麦等取代白米,就可使人们患糖尿
预设是逻辑学和语言学共同关注的话题。语言学中,学者们对汉语单句预设的研究和对汉语复句预设的研究是不平衡的,多数关于预设的研究,讨论的都是单句的预设,而较少关注复句的预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