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价值研究

来源 :大东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wang4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从理论层面来看,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支撑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从实践层面来看,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有助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国际地位。
  关键词:生态文明;理论价值;实践价值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国内外重要会议、调研考察期间,针对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新论断、新观点,其内容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研究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对于坚定不移地在实际工作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理论价值
  (一)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科学的方法论、世界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上发表讲话并谈到,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因此,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也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形成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是在资本主义背景下,运用唯物辩证的方法,分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人能作用于自然,自然也能反作用于人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以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为指导,从面临的生态问题国情出发,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建设、美化和改造自然的观点,提出要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的观点;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人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的观点,提出进行了“五位一体”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同样重要的位置,并要以推进绿色发展、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等手段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因此,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创造性的发展。
  (二)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解决了中国各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不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便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在总结历代领导人环境治理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自己的生态建设思想。例如,他在认真分析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基础之上,充分认识到二者并不矛盾,认为要将生态环境建设的效应转化到经济发展中去,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著名论断。这些生态文明建设思想都是新时期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宝贵经验,极大的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三)支撑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全面小康社会,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全面协调发展的小康,是更高水平的小康。习近平总书记曾在2014年参加全国人大贵州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因此,当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时,经济社会无法得到高质量发展,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无法获得,全面小康社会也无法实现。
  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形势从整体上而言有所好转,但仍应看到,资源枯竭、土地荒漠化、雾霾天气等环境问题依然严重,阻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了解决这些难题,确保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一套全面、系统的思想理论来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只有在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指导下,才能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正确方向,从根本上改变当前生态环境形势,确保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全面协调发展,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实践价值
  (一)有助于轉变发展模式,促进可持续发展
  实施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经济总量长期保持快速增长,依靠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但带来的是一些列生态环境破坏、资源浪费问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在探索着适合中国的发展模式。
  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坚持把绿色、循环、低碳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遵循。绿色发展模式,即要抛弃过去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坚守保护生态环境这一底线;循环发展模式,是基于循环经济这一概念,倡导的资源的再利用,再发展,再创造,以高效、节约、循环为原则,实现“自然——经济——社会”这一内部的良性循环,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低碳发展模式,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做到做到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实现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共赢的目的。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有助于转变我国发展模式,促进经济从量的增长到质的突破。
  (二)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美好生活向往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良好的空气质量、干净的生活用水,优美的居住环境是当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迫切要求。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为了解决这一主要矛盾,改善民生,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平总书记将人民群众利益与保护生态环境紧密结合起来,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党在新时期进行伟大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把过去的“四位一体”变成了“五位一体”。这一变化,让人民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了我们党正在为生态文明建设而不断努力,正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不断努力,正在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断努力。
  (三)有助于提高国际地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当今世界,生态环境问题不仅仅是影响某个国家,而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难题。国际社会也越来越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不单单是哪一个国家能独立完成的,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人类的命运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负责的大国,必然会主动参与到全球的生态文明建设之中,承担自己应尽的义务。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在国际重要场合表示,中国愿意在全球生态环境保护中,加强与各国合作;愿意为解决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建言献策。此举得到了全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和赞许。因此,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有助于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进一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参考文献
  [1]焦其波.习近平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新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18-04-10.
  (作者单位:中共重庆市南岸区委党校)
其他文献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传承下来的精华部分,是值得保护的精神财富,它体现了一个民族的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十堰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十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总存量达2950项,截至目前,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的有10项,但由于大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通过口授的方式传承,所以它也是“活”文化传统中极其脆弱的存在,要想好好保护十堰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是核心,同时坚持保
期刊
摘 要:据“2017年社会保障统计”显示,韩国社会中单人家庭数量高达540万(占家庭总数的25%),已经成为韩国社会一种普遍的家庭形态。根据2018年4月进行的问卷调查(以1000名19岁到59岁的韩国成年男女为研究对象),日常生活中一个人进行多样活动的现象正成为普遍化的趋势。人们在各自忙碌的不同生活模式中,对人际关系逐渐产生“疲劳感”,这是导致该现象普遍化的最主要原因。尤其是年轻人,对职场中形式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在“送文化”的大背景下,文化下乡成为主流的文化输送方式。但是久而久之,群众的文化需求产生了新的变化,不再满足于老节目、老面孔。针对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新需求,平原县探索出“文化手拉手”发展模式,实现了由“送文化”到“种文化”的转变。通过开展多层次、多类别、多样化的基层文化活动,最大限度地盘活基层文化资源,最大程度地激发基层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城乡文化良性发展。  关键词:“文
期刊
摘 要: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家庭、家风建设的重要性,本文联系实际,以安庆地区家族家风为例重点阐述领导干部要做家风建设的表率。  关键词:家风建设;新时代家风  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家庭、家风建设的重要性,明确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期刊
摘 要:新闻宣传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不仅对企业的生产经验和对外宣传及推介起到至关重要的发声作用,还为企业树立优质形象、建设企业文化凝聚力、团结企业内部核心价值造成重要价值。企业文化作为企业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对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而新闻宣传工作正是为企业提供宣传和传播的重要载体。本文以新闻宣传工作为切入点,将新闻宣传工作在企业文化中的具有的意义、实践效果以及相关发展建设提出分析,在内容和
期刊
思想政治工作是实现党的领导,党的执政的重要工作。任何事情的实现都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新世纪、新阶段党对从事政工工作的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把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与当前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怎样开拓创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是摆在我们广大政工人员面前的新课题。作为基层一名普通的政工工作者,工作、学习之余,我对如何做好基层单位思想政治工作有几点思考。  當前,基层单位思想政治工作还很薄弱,
期刊
摘 要:当前,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也促进了企业的长效发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有着基础性的作用,也是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土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实现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化解矛盾、振奋精神的基础工作,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很多,但在干部员工中大力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是最好、也是最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社区作为城市人的聚居地,在推进社会文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立足以人为本的视角,寻找社区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应对措施,以期为社区文化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以人为本;社区;社区文化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
期刊
摘 要:国有企业顺应市场发展的需求更加注重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得团青工作等思想建设的队伍和活动开展愈加艰难。如果无法正常地发挥团青工作的建设,就会存在思想容易受到市场利益的驱动,出现拜金主义等不利的影响。但是因为当下的国有企业中的许多团青工作都被合并到相关部门,负责的人员也多是兼职,影响了团青工作的良好发挥。随着企业竞争力亟待提高等现实原因的推动,企业逐渐意识到基层团青工作的重要性,许多企业也逐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当下新疆铁路企业发展现状,对其文化建设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对应的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建议和措施,以便为相关人士作为参考借鉴。  关键词:铁路企业;文化建设;研究思考  任何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良好企业文化的大力支持,同样,作为我国基础产业结构之一的铁路企业也是如此。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自1958年10月25日正式成立,迄今已逾一个花甲。60年来,新疆铁路不断升级换代、提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