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排坐,分果果

来源 :中学生百科·成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yanzhiji761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刊特约记者姚月发自五湖四海
  虽然每年参加高考的人数依然可以用“千军万马”来形容,但高考的“独木桥时代”已经结束。曾经为了一纸专科录取通知书都要挤破头皮的岁月,可以说是一去不复还了。这对于兜里装着“大学梦”的莘莘学子来说,可谓是天大的喜讯,至少在学习之余不用潜心苦练“铁头功”了。
  当2010年的高考录取工作全面结束之后,人们发现今年全国各地的喜报传得格外频繁,而各省市“招考院”在做总结时,除了重复“圆满落幕”之后,还不约而同地用了“首破”、“创新高”之类的表达。
  甘肃很欣慰,“6个批次共录取考生17.8万名,录取率达61.5%,创历史新高”。云南也不甘落后,“顺利完成了70%的录取目标”。说到录取率,辽宁就乐了,因为该省的录取率“高达87.5%”。安徽也高兴,但仍有些怨言。在录取率首次“破六”之后,他们认为,“和自己比是涨了,但和兄弟省份比差很多,甚至不及全国平均水平,还需‘向上’”。
  对于那些立志于上本科的同学来说,数据也给我们带来了好消息。2010年,河北省本科录取率近10年首破30%,湖南省本科录取率达38.5% ,创历年之最。不过最幸福的还是北京人,因为他们的本科录取率居然高达54.9%。而山东,虽然39%的录取率不那么耀眼,但作为传统的高考大省,当仁不让地给24万考生派发了“本科船票”。
   有关人士介绍说,高考的“高峰七年”(2003年至2009年)已经走过,报考人数持续走低已是不争事实。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排排坐,分果果”的时代,考大学就像是足球高手射点球,正常情况下,射偏要比射正难得多。同学们,加油!
  非小道消息
   学历姐
   据楚天都市报报道,湖北荆门人王丽,16年前中专毕业后分配到一所小学任教,结果她感觉知识非常不够用,于是开始参加自学考试。在16年时间里,她先后拿到了3个专科文凭、3个本科文凭和一个硕士文凭。而现在,她仍然没有停下“拿文凭”的脚步,正在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攻读课程与教育论的硕士学位。她被称为是史上最牛、当之无愧的“学历姐”。至于为什么“考不停”,她说是太喜欢当学生的感觉,舍不得离开校园。
   晒证女
   据北京晨报报道,一个自称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女孩,在网上晒出自己所考取的大大小小几十种证件,图片旁边还有文字说明,称:“炒房不如考证,拜金不如拜知。”晒证女说:“姐不仅大二就过了英语六级、计算机二级,毕业后又连续攻取了律师证、会计证、思科 CCNP、CCIE、国际CFAA、CFAI等好多好多的证书。”不幸的是,有网友指出,晒证女的故事“水分”十足,因为她连自己所获证书的名字有些都是瞎编的。
  非名人名言
  “你有本事!我就不信我们两个更年期管不了你这个青春期!”
  ——上中学的女儿和父母闹别扭,一整天不吭声,母亲一怒之下如是说。
  “一个过分强调感恩的文化是不可能孕育出民主的,因为无法在人与人之间建立起平等的关系。”
  ——重庆市万州区一中学的1000多名高三学生在毕业典礼上齐齐下跪“谢师恩”,有评家引述黑格尔这句话加以评论。
  “读中学时羡慕大学生只要及格了就行,上了大学却羡慕中学生不及格也行。”
  ——科学网网友在一篇题为《我记忆中的幸福生活》的文章中谈到自己“幸福的烦恼”。
   编辑/梁宇清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