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教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来源 :教育与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m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理解能力是指人们从书面语言材料中获取信息、汲取知识(包括语言知识与社会知识)的一种技能。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就需要教师根据国家英语课程标准中语言技能的分级要求,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技能训练的方法上下功夫,通过改进阅读教学的任务设计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下面谈谈如何立足教材,科学地设计好阅读任务和活动,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进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一、阅读前的导入环节
  即阅读前的热身(warming-up),目的是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增加学生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为阅读活动做好铺垫。因此,这个阶段应尽量选择学生熟悉的、了解的或感兴趣的内容,同时要有利于阅读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另外,在此阶段要适当地加入阅读材料中的相关词汇,以减轻学生的阅读困难。我们每个模块的Reading前面都有Warming-up部分,我们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部分内容,同时也可以上网搜索相关相近的内容,让学生在阅读Reading之前能对本单元相关的话题有充分的背景知识。
  二、阅读中的环节
  阅读环节可分为略读、研读两个环节。
  1、略读
  该部分要求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整体理解所读语篇的主旨大意和篇章结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培养在阅读中快速捕捉相关信息并找出文章主题、理解文章情节、根据上下文线索推理并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的能力。教师要先提出略读目标,要求学生带着任务在3—5分钟内完成阅读,迅速捕捉目标,并在此阅读过程中达到对阅读材料的表层理解。
  通常对文章可以进行以下要求:
  (1)找出文章的主旨大意。指导学生运用略读的方法,把握文章的主题。通常问题的形式有:
  ①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②What’s the passage mainly about?
  ③What’s does the passage tell us?
  ④ What’s the best title of this passage?
  (2)找出每个自然段的主题句。指导学生发现每个自然段的主题句,并注意它们在段落中的位置。
  ①What’s the topic sentence of each paragraph?
  ②Find out the topic sentence of each paragraph?
  (3)段落的划分和篇章结构的分析。让学生整体理解文章的大意,并能够正确地划分段落,知晓文章的谋篇布局是怎样的,有利于学生在自己构思文章时借鉴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2、研读
  在学生大体理解文章大意后,这一环节主要是指导学生对语言形式和内容进一步演习和理解,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句的意思及运用,理解阅读材料中不同的观点和态度以及作者意图,并在阅读中不断验证和修改已做出的决定和猜测,从而扩大对阅读材料理解的范围,达到深层理解的程度。具体做法有:
  (1)猜测词、词组、句子在语境中的意义。根据上下文、构词法、句子结构和语境猜测词句含义,是阅读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技能,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主要手段。同一单词往往因语境不同而产生词义变化,教师要教给学生猜测词义的方法,如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同义词、反义词、插入语、破折号后的内容以及相关的构词法知识,对阅读中遇到的词句进行猜测。
  (2)探究式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阅读自主地进行探究式学习,主动发现问题,划出文章中自己不能理解的词语、句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然后让学生查字典,翻阅参考书或课后注释,或与同学共同探讨研究,解决在阅读中所遇到的难点;让学生真正地在自我阅读中提高能力。
  (3)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长难句,解决阅读中的难点,掌握重点。长难句的分析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掌握句型、进一步了解英汉两种语言在句子结构上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便于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的迁移。对于文章中出现的经典句型,教师不妨要求学生在赏析的基础之上进行背诵,丰富积累语言素材,提高英语文化素养。
  (4)对作者的写作意图或文章寓意的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文章中的事实或细节、作者的语气、态度、观点,来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的深层含义,学会逻辑推理,从文章中跳出来,揣摩作者的意图。可以这样进行提问:
  ①What can you infer from the passage?
  ②The author implies that…
  ③Judging from the passage,we can see the author…
  以上问题也经常是高考阅读理解题中推理判断题的提问方式,在日常的教学中与高考难度拉近,便于提高学生的能力。阅读教学的设计要按照英语课程标准,做到科学合理、有效,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从语法分析到语篇分析,从表层理解到深层理解,从点到面,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极主动探索学习、吸收知识、开动脑筋,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掌握阅读的技能和方法。
其他文献
冬去春来,鸟语花香,新的一学期又已开始了,学校各项工作也已正常运转。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班级的和谐发展,借此班主任经验交流机会,我将自己从事班主任工作的一些浅见与大家商讨,敬请指正。  一、班主任的定位。在我看来,班主任是一只养在动物园的最温顺的老虎,游客可以和它亲近,可以和它合影留念,甚至可以抚摩它,然而它依然有它的威严,是令人敬畏的!班主任,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是可以亲近的;在学生有烦恼的
期刊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比较抽象枯燥的科目,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显得尤其重要。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前提条件,也是对学生实行素质教育的关键。作为一名长期从事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教师,为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我重点抓了以下几方面:  一、建立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课堂上,教师应十分注意使自己保持乐观的情绪、积极的态度,要把微笑带进课堂,使学生感到老师
期刊
俗话说:“十年种树,百年育人。”可见育人之难。小学教育是人的一生中接受正规教育的初始阶段,是从无知到有知的一个转折。怎样把一个处于蒙昧阶段的孩子纳入正规教育的轨道,引导他们走进知识领域,从简单的形象思维到学会一些抽象思维,显得尤其艰难和至关重要。因此,在整个小学教育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容易片面化地强调智育,却忽略了另一个重要方面——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教育是一个综合概念,它不是单纯地教授知识,
期刊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教育者和组织者,要与学生交流思想、沟通情感、加深理解,要亲近学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因此,班主任的语言显得尤其重要,班主任与学生的谈话可以成为萌发学生思维的春风,也可以成为凋零思维的秋霜。班主任与学生的每一句谈话乃至每一个词都要“字斟句酌”、反复推敲,不仅要加大“含金量”,而且要增多“糖分”,亲切自然,为学生接受和领会。  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语言负载丰富的情感。“感人心者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阐明了运用心理技能训练在足球教学与训练中的意义,及对足球水平的影响。针对高校足球教学与训练的实际情况,应积极推广心理技能训练方法,以便训练的心理状态适应训练和比赛的要求,从而达到最佳的竞技状态。  关键词:心理技能训练 心理技能训练方法 足球运动员 足球水平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应,它是认识、情感、意志、感知觉和思维等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能影响人的行为。有研究
期刊
语言学习是复杂的心理过程,外语学习的心理过程比本族语言学习的心理过程更为复杂,因此,从学习心理的角度探究中学英语教学的基本规律是中学英语教改中很有意义的课题。本文就初中英语教学中汉语对英语教学的迁移和学生思维发展对英语学习兴趣发展的影响两个方面,对中学生英语学习的一般心理表现及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究。  一、在英语学习中,我国中学生受到汉语的迁移作用相当明显,特别在初学阶段,汉语给他们造成的负迁移是大
期刊
生活中有一种大智慧叫做欣赏,学会欣赏是一种美德,学校中层干部最高尚的情操之一就是会欣赏。  欣赏是一种乐观,在上班途中可以欣赏公交车外的青山绿水,在农村学校可以欣赏“桃花流水自然去”的世外风光;欣赏是一种悦纳,面对自己不够出色的外貌、体型,我们可以坦然接受,对于不尽人意的出生环境、生活条件,我们可以把它当作磨砺人生的机会;欣赏是一种从容,滤尽了一切外在的金钱名利,更关注自己内心的充实。欣赏是一种情
期刊
思想品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各种思潮与不同的生活习惯通过各种渠道向学生渗透着,学生接受的新事物、新思想越来越多,其思想意识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性,而且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缺陷。因此,我们深刻地意识到:学校教育若只是一味停留于给学生灌输学科知识的层面,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那就将远远达不到现代教育对培养高质素人才的要求。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认为:要让学生有较好的素质
期刊
摘 要:当今世界正处于历史的转折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被世界各国所重视。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应该根据英语教学的具体实际,开展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借助电影电视,校园绿化美化,学生自己动手,渗透环保知识教育,联系实际加强环保行为教育。  关键词:观看电影 了解低碳 学科比赛 环保标语     人类与自然界有一种好朋友似的亲密无间的关系,然而,人类在不断进步的同时,却发现生存的环境越来越恶劣,所
期刊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喜欢学语文、学会学语文,甚至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语文教学中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就显得非常关键。笔者认为增强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应着眼于激发情趣、民主创新和以人为本。  一、激发学生学习情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精心导入。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导入过程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丑小鸭》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课文,上课伊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