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设计与后现代文化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lijix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商品从最开始就有后现代主义特征,而广告设计则通过经营以及谋划视觉形象从而进行商品传播,所以在廣告设计方面,则有后现代主义的渗入。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部分可以发现,后现代主义来自国外,现在已经逐渐本土化。面对当前瞬息万变的视觉改革,后现代主义的融入不断将视觉片段剪切与重置,呈现完全不同的视觉形象。
  【关键词】:广告设计;后现代文化;设计
  一、广告设计中的后现代特征
  “后现代”的概念来自于西方,但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距离已经越来越近,被卷入到了世界文化共同体之中。后现代作为一种世界性文化现象,从而呈现出了多民族、反权威、无中心等一些特点。于是,在现实各种常见的传播活动和生活方式中,我们都能够看到“后现代主义”的踪迹。在广告设计中,可以把“后现代”看作是一种风景,其表现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形象化体现出了后现代特点,而且是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过渡的标志。我们可以说,无论是过去还是当今的设计界,都非常重注重作品在受众眼中的形象。因而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很难驻足停留去用心欣赏一幅作品,所以只有那些精美的画面才能够瞬间吸引人,留下很深的印象。否则,都将被湮没在视觉盛宴中。鉴于此,在广告设计中,这种手法经常被拿来进行绘画技巧、夸张的造型等方面。
  荒诞化也体现出了后现代的特点。当前,有许多广告设计者把这种荒诞表现手法用到了最高层次,他们可以采用剪切、拼贴等方式把界限和差别抹掉,把鸿沟填平,从而把世界的蕴含于理性之中和理性之外的特征表现出来。也就是说,在经过前面几十年现代主义、冷漠主义盛行的时期,当代的广告很多都有调侃和嘲讽的色彩。
  个性化被视作是当代审美情趣的基本法则。个性化是对传统的叛逆,也是打破常规的表现,它的存在使审美选择的法则都能被每一个人遵守,进一步肯定文化价值。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崇尚个性和崇尚自由的时代,所以在审美标准下没有所谓的法则,也没有好坏之分,都会被人们认同。那行比较独特的设计产品,反而能够吸引更多的追随者。因此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标新立异的广告语,从而使自己的个性进一步得到确认。总而言之,人们很容易审美疲劳,“个性化”往往是吸引人们兴趣的口号,这些打上个性化烙印的广告通常都被学者称之为后现代广告帽。
  二、后现代广告中的文化意涵
  如前文所述,后现代主义对原创性和权威性并不尊崇,而是一直在常使用混杂的、反讽的风格来调侃现代主义。这些有个性、标新立异的思想都被广泛的应用到了广告设计中,而且还赋予了其新的涵义。我们都知道,在进入到后现代主义阶段之后,所谓的高雅文化的尊崇地位就被丢掉了,而主体的刺激、沉浸和愉快逐渐就取代了传统的审美范式。所以,在后现代的广告中,值得我们首先关注文化重点的转变,也就是从文本文化转向了视觉文化。
  实际上,由于受到技术和工艺的限制,传统广告的设计多是以文字说明为主,起主导作用的是文本。到現如今,图像已经成为完全的物质力量,已经成为了人们了解和沟通世界的工具。 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出,图像带给人们的感官刺激相对于话语来说跟家有效和直观,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和消费。因此,在广告设计中,里面的图像通常是被作为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还有就是一些电视的广告从头至尾都没有画外音,但整个广告中则有鲜艳的图片和轻快的音乐,直到最后才以一句广告语结束,这种广告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你的效果。随着人们越来越执着于图像,后现代的广告给了人们更多的视觉享受。这样可以让人们在接受信息的时候能够得到各种消遣和享受。在这种广告中,许多后现代广告采用美女、帅哥甚至是性来博取更多人的眼球,因此而折射的两性文化也是不容忽视的。
  长期以来,女性在各个领域都是难以与男性平等的,因而其媒介形象逐渐被边缘化。同样的,在传统广告设计中,女性多是被冠以贤妻良母和性感女生的角色,而男性多是以酷和帅的形象出现,更显成功男士形象。站在女性批判主义角度,这无疑是男权中心意识流的具体体现。但是,女性地位在不断上升,已经于女性的地位平等了,所以在后现代广告中已经颠覆了这一传统,广告中不仅凸显了女性的强势形象,还让男性成为了人们欣赏和凝视的对象。
  三、后现代文化中的消费逻辑
  我们如果把当代社会看作是生产社会,那么后现代社会就是消费社会。在生产时代,经常会出现炫耀性消费。而在消费社会里,则是以符号消费为特征,因而成为寻求认同、显示身份的标志。也就是说,人们在消费的过程中关注更多的是赋予商品的意义和差异,并不是使用价值。那么,对于生产者来说,怎么样劝说消费者购买无关需求的商品,很明显,后现代广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根据前文的论述可以知道,利用颠覆性的手法,后现代广告呈现了个性和叛逆的符号。在消费社会里,符号并不代表真实的内容,没有真实互动,只是进行内部交换。因此,它们更多是指向了人们的欲望,而并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和效用。因而它们是可以受到操控的,由此可见,后现代的广告中有更多的符号,就是为了呈现商品的社会意义,从而满足人们的内心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受后现代广告影响的最主要的群体是80后你和90后。这些认识从校园走入职场的年青一代,为什么他们会成为主流消费群体了?很显然,后现代广告作了很大的贡献,扮演了不同寻常的角色。仔细研究可以发现,后现代广告深受这些群体的喜爱,主要是两者之间有高度吻合的特质。
  参考文献:
  [1][法]让·鲍德里亚著.刘成富,全志刚译.消费社会[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刘福森,蓝海.消费主义文化价值观的后现代解读[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9) .
其他文献
【摘要】:近几年,随着声乐艺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钢琴艺术指导对声乐艺术的重要性。钢琴艺术指导是一门被广泛运用的钢琴表演艺术,本文论述钢琴艺术指导与声乐演唱的合作如何做到和谐统一,使二者成为鱼水共存,和协统一的整体。  【关键词】:钢琴艺术指导;声乐演唱;和谐统一  钢琴艺术指导与声乐演唱者二者是相互配合、相互辅助对方的,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由于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二者在进行合作的时候,艺术
期刊
【摘要】:拉斐尔前派这一青年艺术团体诞生于十九世纪中叶那个变革中的维多利亚社会,那时的英国正处于工业革命鼎盛时期,随着科学理念的深入,上帝的存在和宗教的可信度受到前所未有的质疑、各种宗教派别纷争不断、社会价值观日趋混乱。于是这个年轻的画派把目光投向虔诚的中世纪去寻求正确的宗教理念。  【关键词】:拉斐尔前派;中世纪;宗教信仰;维多利亚社会  中世纪的宗教气息对拉斐尔前派的画风有着深远影响,其中最明
期刊
【摘要】:产品设计,具体地说是设计师基于自身的本土文化底蕴,运用已有的工具和工艺,根据美学要求,用创造性的手法將材料加工成具有一定造型艺术的实体,使之成为具有使用价值和欣赏价值合一的产品。产品的艺术造型是否成功取决于消费者的购买,其中最关键的是产品的造型设计是否立足于本土文化。  【关键词】:本土化;民族元素;文化底蕴  尽管人人都说模仿是设计创新的天敌,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模仿却又是中国不少企业根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注重对艺术的追求,学习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的学生也日益增多。但是很多人都不清楚二者之間的相同之处,以及差异,不能够清楚认知二者演唱的特色。本文从共鸣技术的介绍出发,进一步分析出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在共鸣技术上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加深大家对声乐艺术的理解和兴趣。  【关键词】:民族唱法;美声唱法;共鸣技术;对比  前言:  随着近年来我国声乐艺术的发展和完善
期刊
【摘要】:作为以人体自身为表现方式的舞蹈艺术,因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群。舞蹈的魅力重在“美”,这个“美”是多方面综合形成的,其中有动作之间的“衔接”,即“衔接美”,便是表演中不可忽视的一面。  【关键词】:舞蹈;美;衔接  一、舞蹈之美  现如今,舞蹈呈现出越来越受大众喜爱的趋势,除去专业院校的学习,无论是少年儿童的艺术培训,还是中老年人的业余生活,舞蹈课程都在火热开展。能强身健体、又能
期刊
【摘要】:美术课大都是在教室完成的,也可以在让学生进行室外写生,室外美术教学能给学生带来真切的感受,让学生在接触自然接触生活的场景下发现美感受美,本文对室外美术教学的作用进行研究,希望美术课堂能来到室外,丰富学生的体验。  【关键词】:室外美术教学;创新;感悟  美来源于生活,感悟也来源于生活。新的课程标准对美术教育的目标和内容都做了很大的调整,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国美术教学大多是采用传统的
期刊
【摘要】:《康巴方式》是江洋才让的一部长篇小说,入围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小说以“我”斡玛的视角讲述了康巴人日常生活中的生命奥秘和神秘想象,体现了康巴人的生活哲学和灵魂深度。我的成长历程和心得,哥哥的爱情与责任,南卡婆婆的慈祥和执着等等人物性格都在小说中被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作者摆脱了他者的眼光,从自身作为康巴人的视角描写了康巴人真实的生活。作品中独特的叙事结构,松玛日恰的想象,意象的象征性及现实与
期刊
【摘要】:所谓招贴,即为张贴,英文名为“poster”,是传达某种事件、相关信息和产品的功能。设计师在创意和表现的过程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可创作出丰富多彩、并具有深厚民族底蕴的招贴设计作品。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五千年浩瀚的历史长河并孕育生成,传统是发展的,古人为我们今人传递传统,今人则为后人创造传统,研究和探讨传统文化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现在和未来,更好地用现代的设计理念和表现手法推进我国现代招贴
期刊
【摘要】:《野火春风斗古城》是我国近代一部重要的民族歌剧,也是在人民军队诞辰80周年时,在北京舞台上唯一一部纪念建军军事方面的歌剧作品。其中歌剧唱段《胜利时再闻花儿香》是剧中女主角在牺牲前所唱的最后一句咏叹调,这首作品结合了河北戏曲讲述了在抗日背景下金环从一个弱女子变成一位机智勇敢的革命战士的故事。本文主要就是分析《胜利时再闻花儿香》这首咏叹调的演唱技巧,感情技巧,舞台表演,以及金环这个人物对作品
期刊
【摘要】:近年来,拉丁舞的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势头,受到了越来越多舞蹈爱好者的青睐。民族舞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艺术形式,是我国劳动人民用智慧创造的一种财富,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然而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不是单独存在的,在舞蹈大融合的背景下,创编民族拉丁舞也成为了是时代的发展趋势。本文主要阐释了民族拉丁舞的特点,分析了民族舞与拉丁舞融合的必然性,最后详细的探讨了舞蹈大融合背景下民族拉丁舞创编的主要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