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走出高职语文教学的困境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ng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高职语文教学存在着“学生不愿学、教师不愿教”的困境,学生学习效果很差,效率很低。如何扭转这种局面,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这是从事高职语文教学工作的一线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教育 语文教学 自主学习 探究性学习
  
  当前,高职教育因其重技能的培养而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但与此同时,包括语文在内的基础文化课程却因其性质而被边缘化,因此,高职语文处于一种“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的尴尬境地。甚至,一些高职院校的领导及一线的语文教师也认为专业课才是重要的,只要学好一项专业技能,以后就不愁没饭吃,其他的基础课程只要过关就行。基于此,高职语文教学的处境就可想而知了。殊不知,语文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的课程,它能激发学生想象,锻炼创造性思维能力。高职语文教学承载着培养有内涵、有修养的适应社会需要的综合性技术人才的使命。
  如何扭转高职语文教学的不良现状,使之向着“教师乐教,学生爱学”的方向发展,这是每一位从事高职语文教师一线教师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明确职业教育目标,更新教育观念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语文学习是其他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其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学习语文,不仅仅局限在能多认识几个字,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一门人文学科的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存。扎实的语文功底囊括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观察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它会对专业技能的学习、领悟产生积极的作用。可以这么来理解,职业技能是技术,是物质性的;人文思想则是精神层面的。物质重要,精神也不可缺少,高职语文教学就是要给学生奠定精神的基石。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应用型技能性人才。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职业技术的培养,绝不仅仅是专业技术的培训。职业技术的培养是建立在对大量的基础学科学习的基础上的,以提高受教育者综合素质为宗旨。而单纯的专业技术的培训只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走捷径的做法,这种教育追求对技术的掌握要立竿见影,但缺乏扎实的长效的支持,一般无法经受住时间和社会发展、进步的考验。
  因此,高职院校一线语文教师在新生开学之初,就要让他们认识到这一点,让他们明白学好语文对以后生存、发展的重大意义,使之树立起“学好语文”的决心,自觉承担起学好语文的责任,这一点无疑会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与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也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这些都给我们语文教学活动提供很好的启示。一旦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被激发出来,学生就会对语文产生一种学习的热情,促使其去主动学习、钻研、创造,而这些活动又必然会反过来促进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大发明家爱迪生仅受了三个月的正式教育,是他母亲的引导和他自己对一些不解之谜的浓厚兴趣吸引他,最后成就了1000多项新发明。种种事实说明只有兴趣才能提供不竭的、强大的学习动力。语文教学亦是如此,当代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在学生入校伊始就要求学生写日记,并规定题为《学习是一种乐趣》,这种日记学生要从之一写到之九十九。其目的无疑是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发掘学习的乐趣,从而自然而然地激发起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并使之能够保持下去。多年的事实证明魏书生取得了成功,其辉煌的教学成果全国瞩目。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才能提高教学的效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通过引导启发、设置情境、集体讨论、辩论,还可关注一些热点文化现象,启发思考,搜集资料,实现真正的探究性学习。
  三、在“放手”中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孩子的全部奥秘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是教育成功的最好证明。长期以来,教师精心备课,把课文从背景、字词句、段落、中心思想按照标准套路解析得明明白白,学生囫囵吞枣,被迫接受。由此,其思考权、尝试权必然会被无情地剥夺。教育不应该剥夺学生的这些权利,也不应向学生强加什么,而应该为其提供广阔的自由发展、翱翔的空间。教师要经常鼓励他们多读、多看、多想、多写,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思考。教师要变传授知识为激励思考,可以让学生复述故事概况、试讲某些段落、讨论某个问题、留时间给学生查阅工具书、上网搜集相关资料、写读书笔记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能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使其减少对教师的依赖性,增强自学、自悟的能力,真正改变长期以来“教师主宰课堂——满堂灌”的不良现象。
  四、在语文教学中倡导适量的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自己首先要有广泛的阅读情趣,比学生先行一步,才能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指导。教师在开学初,可以给学生列出阅读书目,推荐有代表性的名家、名著,乃至时下报刊的精品杂文。无论教师对课文讲解多么精细、幽默、风趣,但是,光靠教师在课上喂一些“细粮”,对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让学生课外吃点“粗粮”,纯粹的课内“细粮”会导致“发育迟缓,营养不良”。缺乏课外阅读这一源头活水,那么,他们的词汇、语言、思想仍会近于枯竭,自学能力、表达能力仍会低下。相反,阅读广泛的学生,一般接受能力、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都比较强,他们反应敏捷。在作文时,他们就不会语尽词穷,而往往能够拓宽思路,有感而发,写出情真意切的好文章。教师应该对课外阅读提出较宽松的建议。要求不可太精细,只要有真情实感,让学生把他的领悟经由口头、书面的形式与同学分享,展开讨论。独立思考是学习的灵魂,表达主体才会是学生自己。
  总之,要扭转高职语文教学的不良局面绝不是一朝一夕的容易事。它需要一线语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坚持与时俱进,本着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综合性技能型人才的目标,积极探索,不断总结。希望此文能给高职一线语文教师一点小启示、小帮助。
  参考文献:
  1.[日]佐藤正夫著(钟启泉译).教学论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张华.《经验课程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
  作者单位: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张家港学院
其他文献
圣女贞德是法国的民族英雄。  1412年,贞德出生在法国的一个小村庄。那时正好是英法百年战争时期,硝烟让法国民不聊生。善良的贞德为身边无辜百姓的命运叹息,但是身为一个弱女孩,她除了躲进教堂日夜祈祷又能做些什么呢?她祈祷不是为了自己的美丽,更不是为了财富,她反复念叨的只有“和平”两个字!  战火并没有因为善良少女的祈祷,延缓它的步伐。终于,战火烧到了贞德的家乡。姐姐把贞德藏进了衣柜里,才让贞德幸免于
1910年9月,日本柔道会会长率十余名技击高手与精武体育会会长霍元甲比武,败在霍的手下,半个月后的9月14日,霍元甲去世,终年42岁,这之后霍元甲的故事被一次次的搬上了银幕,而
康德曾经说过:“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仰望头上的星空,你
随着我国加入WTO,一直是石化产业中“老大”的中石化也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竞争对手的强烈冲击,其行业领先地位岌岌可危。中石化也意识到了当下必须转变观念,从品牌入手,有所行
中小学生应该具备的媒介素养包括媒介操作使用能力、信息辨别能力与借助媒介发展自我的能力。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拥有以下四种媒介素养。一是媒体批判素养。媒体批判素养
文章介绍一种采用DSP芯片D6305A设计的高性能、大容量、全数字电话答录机。着重介绍了D6305A的功能和结构,答录机的硬件实现和软件设计。 The article introduces a DSP chip D6305A design
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拟合情况直接影响着职业院校教育和社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本文从化工技能型人才的有效供给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专业课程设置与当地化工企业人才
RF-1800智能型编程器=编程器+测试器+32路逻辑仿真器+解(加)密器……内置高速处理器,集编程、测试、解密、特殊加密、逻辑仿真于一体。1。RF-1800有什么主要功能?RF-1800可对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