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全国20所大中专院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高校普通体育队训练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高校普体育队 训练 管理
前言:
高校普通运动队是由一些在某一体育项目上有所特长的学生组成,这些学生在专职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课余时间在保证正常学习,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的前提下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发展身体素质和进行专项运动基本技术训练。如何更好组织高校普通训练队管理普通训练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全国二十所大中专院校的普通运动队
1.2、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归纳总结法。
2高校普通运动队训练与管理的一般情况:
通过问卷我们了解到目前高校普通运动队总的数量较前几年有明显减少:2002年这二十所院校有普通运动队108个而现在有77个,减少了30.4%。其中规模小的学校这种情况更为突出。同时出现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2.1为了应付比赛许多高校对普通运动队采用临时组队,突击训练的方式而没有完整的训练计划。
2.2一些教师从事业余训练热情不高,甚至不愿担任训练工作。
2.3有不少教师认为如今的普通运动队学生训练热情不高,运动竞技水平下降,他们普遍对运动队的现状感到担忧。
2.4高校高水平运功队,对普通运动队的冲击太大,影响普通运动队的建队、训练及管理方面的工作。
3影响高校普通运动队训练馆里的主要因素:
3.1教师方面的因素
教师是普通运动队的组织者,一个运动队能否组织起来,组织的好与坏,关键在于教师,这是一个教师的事业心、责任心、专业理论知识、训练手段等方面都密切相关。
3.2由于近几年经济的发展,教师的价值观也发生着变化,他们希望自己的劳动在的得到社会认可的同时也得到相应的经济报酬。
3.3教师工作量大。据调查,一般教师每周授课10到18学时,另加上课外辅导、达标、体育合格标准测试、群众体育竞赛工作,已超负荷工作。再加上普通运动队的训练工作,负担相当沉重。
3.4教师带队补贴相对较低,当自己训练出来的运动员取得较好成绩后,所得奖金很少,有时还不能兑现。这极大地影响了广大体育教师的积极性,更主要的是他们还要承受一定的心理压力,而且训练工作与晋升职称关系不大,是他们的积极性受到挫伤。
3.5教师进修学习机会少。由于信息方面闭塞,资料缺乏,对日新月异的体育科技了解甚少,又得不到进修学习的机会。为此,大多数教练还是凭老经验办事,训练方法和手段陈旧落后,这样队员运动成绩得不到提高。
3.2学生自身的因素
3.2.1由于高校普通运动队队员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而不是训练因此,他们自然会偶把学习放在首位。在取得优异成绩的前提保证下,才有精力投入到训练中来。在业余时间里,他们则喜欢参加一些在时间上能自己支配的有兴趣的体育活动。对费时间耗体力枯燥的训练自然不愿问津。这就使运动队的队员来源受到了限制。
3.2.2不少院校由于在训练时间和训练场地上安排不合理,导致了学生训练情绪受到影响。就是那些自愿到运动队的学生他们也因学习任务繁重和物质待遇低下等情况,使得训练积极性不高。
3.2.3体育运动比一般活动的运动量大,学生更加疲劳,训练结束后洗澡、吃饭都受到一定影响,因此许都学生不愿吃这些苦,而采取消极对待的态度。以至于出现目前这种教练求学生训练、比赛的怪现象。
3.3高水平运动队的影响
高水平运动队在高校涌现,这些运动员大都来自专业运动队和专业体校,有着多年的运动训练经历,他们的身体条件,身体素质,技术水平和比赛经验都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普通运动员是无法与之相比的。因此也就谈不上相互竞争的可能性。但是在高校竞赛中仍有不少高水平运动员参加普通大学生之间的竞赛。是普通运动员参赛的积极性受挫,丧失获胜的信心,以至于最终放弃训练。
3.4体育经费和场地设施的因素
3.4.1 调查了解,各院校经费支出差距相当大。有的院校一年用于训练、比赛经费只有几千元。这何从叹气系统训练。训练经费的来源80%的运动队由学校负担支出,为数不多的院校取得了社会的赞助和体委的支持。
3.4.2有相当一部分普通高校无室内活动场馆和配套设备。有的院校虽有场馆但面积太小无法进行正常的训练。还有学校利用场馆进行经济实体的经营,这种体育场的和器材设施不健全严重的影响运功训练的质量和训练时间的分配,导致了训练项目的局限性和运动水平的差距。
4改善高校普通运动队管理工作的措施
4.1健全和完善组织管理机构,提高经费的投入。
高校要在体育部成立专门机构,负责管理普通运动队的日常管理,协调各方关系,为普通运动队创造良好环境。同时要加的经费投入,给教练员合理酬劳,给运动员适当补助。
4.2建立必要的奖惩制度。奖惩是运动队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关系到在训练中提倡什么、反对什么、鼓励什么、限制什么。他可充分调动运动员的积极性,为激励队员刻苦努力,提高成绩,在比赛中取得好名次,应具不同层次的比赛对所取得的好成绩和参与队员给予奖励。对品质不好,学习不努力,训练不重视的队员要在教育的同时给予惩罚,要将奖励和惩罚制度化,使之有章可循,奖励兑现,惩罚严明。
4.3教练员要以身作则,在管理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队队员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甚至有些教练员是队员崇拜的偶像。队员除了会模仿练习教练员的好动作外,还会对教练员的言行举止进行模仿。这就给教练与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实际的训练和管理中,要从点滴做起,要以身作则,为队员树立模范榜样。
4.4严管与关心体贴相结合,加强队员之间的凝聚力,树立良好的对风。
运动队是一个集体,教练除了对每一个队员关心之外,还要协调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她们似兄弟姐妹版相处,相互了解,相互关心。要培养这种凝聚力教练可在日常生活和训练中进行。如是党组织周末聚会、周末郊游等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加强队员之间的感情促进了解,增进友谊。在这种凝聚力下队员士气高涨团结拼搏,在比赛中相互鼓励一定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4.5协调好高水平运动队和普通运动队的关系,训练中适当的把普通队员和高水平运动员融合在一块,有利于普通队员的提高水平,同时在校际比赛中进行分级比赛,也同样可提高普通运动队员积极性。
结束语:
通过以上探讨,建立高校普通运动队可挖的潜能很大,它不僅对高校的体育事业,以至于将来全社会的群众体育事业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只有持之以恒的办好普通运动队才能更好地推动群众体育的更好开展。
关键词: 高校普体育队 训练 管理
前言:
高校普通运动队是由一些在某一体育项目上有所特长的学生组成,这些学生在专职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课余时间在保证正常学习,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的前提下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发展身体素质和进行专项运动基本技术训练。如何更好组织高校普通训练队管理普通训练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全国二十所大中专院校的普通运动队
1.2、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归纳总结法。
2高校普通运动队训练与管理的一般情况:
通过问卷我们了解到目前高校普通运动队总的数量较前几年有明显减少:2002年这二十所院校有普通运动队108个而现在有77个,减少了30.4%。其中规模小的学校这种情况更为突出。同时出现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2.1为了应付比赛许多高校对普通运动队采用临时组队,突击训练的方式而没有完整的训练计划。
2.2一些教师从事业余训练热情不高,甚至不愿担任训练工作。
2.3有不少教师认为如今的普通运动队学生训练热情不高,运动竞技水平下降,他们普遍对运动队的现状感到担忧。
2.4高校高水平运功队,对普通运动队的冲击太大,影响普通运动队的建队、训练及管理方面的工作。
3影响高校普通运动队训练馆里的主要因素:
3.1教师方面的因素
教师是普通运动队的组织者,一个运动队能否组织起来,组织的好与坏,关键在于教师,这是一个教师的事业心、责任心、专业理论知识、训练手段等方面都密切相关。
3.2由于近几年经济的发展,教师的价值观也发生着变化,他们希望自己的劳动在的得到社会认可的同时也得到相应的经济报酬。
3.3教师工作量大。据调查,一般教师每周授课10到18学时,另加上课外辅导、达标、体育合格标准测试、群众体育竞赛工作,已超负荷工作。再加上普通运动队的训练工作,负担相当沉重。
3.4教师带队补贴相对较低,当自己训练出来的运动员取得较好成绩后,所得奖金很少,有时还不能兑现。这极大地影响了广大体育教师的积极性,更主要的是他们还要承受一定的心理压力,而且训练工作与晋升职称关系不大,是他们的积极性受到挫伤。
3.5教师进修学习机会少。由于信息方面闭塞,资料缺乏,对日新月异的体育科技了解甚少,又得不到进修学习的机会。为此,大多数教练还是凭老经验办事,训练方法和手段陈旧落后,这样队员运动成绩得不到提高。
3.2学生自身的因素
3.2.1由于高校普通运动队队员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而不是训练因此,他们自然会偶把学习放在首位。在取得优异成绩的前提保证下,才有精力投入到训练中来。在业余时间里,他们则喜欢参加一些在时间上能自己支配的有兴趣的体育活动。对费时间耗体力枯燥的训练自然不愿问津。这就使运动队的队员来源受到了限制。
3.2.2不少院校由于在训练时间和训练场地上安排不合理,导致了学生训练情绪受到影响。就是那些自愿到运动队的学生他们也因学习任务繁重和物质待遇低下等情况,使得训练积极性不高。
3.2.3体育运动比一般活动的运动量大,学生更加疲劳,训练结束后洗澡、吃饭都受到一定影响,因此许都学生不愿吃这些苦,而采取消极对待的态度。以至于出现目前这种教练求学生训练、比赛的怪现象。
3.3高水平运动队的影响
高水平运动队在高校涌现,这些运动员大都来自专业运动队和专业体校,有着多年的运动训练经历,他们的身体条件,身体素质,技术水平和比赛经验都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普通运动员是无法与之相比的。因此也就谈不上相互竞争的可能性。但是在高校竞赛中仍有不少高水平运动员参加普通大学生之间的竞赛。是普通运动员参赛的积极性受挫,丧失获胜的信心,以至于最终放弃训练。
3.4体育经费和场地设施的因素
3.4.1 调查了解,各院校经费支出差距相当大。有的院校一年用于训练、比赛经费只有几千元。这何从叹气系统训练。训练经费的来源80%的运动队由学校负担支出,为数不多的院校取得了社会的赞助和体委的支持。
3.4.2有相当一部分普通高校无室内活动场馆和配套设备。有的院校虽有场馆但面积太小无法进行正常的训练。还有学校利用场馆进行经济实体的经营,这种体育场的和器材设施不健全严重的影响运功训练的质量和训练时间的分配,导致了训练项目的局限性和运动水平的差距。
4改善高校普通运动队管理工作的措施
4.1健全和完善组织管理机构,提高经费的投入。
高校要在体育部成立专门机构,负责管理普通运动队的日常管理,协调各方关系,为普通运动队创造良好环境。同时要加的经费投入,给教练员合理酬劳,给运动员适当补助。
4.2建立必要的奖惩制度。奖惩是运动队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关系到在训练中提倡什么、反对什么、鼓励什么、限制什么。他可充分调动运动员的积极性,为激励队员刻苦努力,提高成绩,在比赛中取得好名次,应具不同层次的比赛对所取得的好成绩和参与队员给予奖励。对品质不好,学习不努力,训练不重视的队员要在教育的同时给予惩罚,要将奖励和惩罚制度化,使之有章可循,奖励兑现,惩罚严明。
4.3教练员要以身作则,在管理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队队员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甚至有些教练员是队员崇拜的偶像。队员除了会模仿练习教练员的好动作外,还会对教练员的言行举止进行模仿。这就给教练与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实际的训练和管理中,要从点滴做起,要以身作则,为队员树立模范榜样。
4.4严管与关心体贴相结合,加强队员之间的凝聚力,树立良好的对风。
运动队是一个集体,教练除了对每一个队员关心之外,还要协调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她们似兄弟姐妹版相处,相互了解,相互关心。要培养这种凝聚力教练可在日常生活和训练中进行。如是党组织周末聚会、周末郊游等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加强队员之间的感情促进了解,增进友谊。在这种凝聚力下队员士气高涨团结拼搏,在比赛中相互鼓励一定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4.5协调好高水平运动队和普通运动队的关系,训练中适当的把普通队员和高水平运动员融合在一块,有利于普通队员的提高水平,同时在校际比赛中进行分级比赛,也同样可提高普通运动队员积极性。
结束语:
通过以上探讨,建立高校普通运动队可挖的潜能很大,它不僅对高校的体育事业,以至于将来全社会的群众体育事业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只有持之以恒的办好普通运动队才能更好地推动群众体育的更好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