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瓜种子醇溶蛋白的反相HPLC分析鉴定

来源 :作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love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目前国内甜瓜的主栽品种K96-8×6-1、T-5×red1-28和94×8-1的自交系及杂交种种子醇溶贮藏蛋白进行反相HPLC法分离。结果表明,其色谱图明显不同,可以用于该品种(系)的鉴定,认为RP-HPLC技术是一种快速、准确、可信的甜瓜品种鉴定手段。
其他文献
为了从理论上区分土壤因子和空间因子的作用,试验采用框栽的方法控制土壤面积,研究了增大空间因子对生长在不同土壤面积上的大豆植株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豆有效营养面积范围内
采用芸芥(Eruca sativa Mill.)与芸薹属3个油用种(Brassica napus,Brassica,Brassica、rapa)进行杂交,共授粉15990朵花,获得l257个角果,711粒杂交种子,结角率为7.86%,亲和指数0.045。经
利用37对多态性SSR引物和15个表型性状对155份棉属种间杂交基因渐渗系及其10份陆地棉亲本进行了聚类分析。用37对SSR引物共扩增出108条带,多态性条带占85.2%。种质间成对相似系
利用同源四倍体水稻台中65—4x及其携带花粉不育基因的四倍体近等基因系组配的花粉不育基因座位互作的四倍体杂种,对其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间染色体行为及生殖特性进行研究。
以38份未经线虫病常规鉴定的甘蔗种质资源为供试材料,根据番茄抗根结线虫病基因和甜菜抗胞囊线虫病基因的保守序列区域,分别设计了2条上游引物、2条下游引物,对设计的引物进
利用cDNA芯片技术分析陆地棉显性单基因突变的李氏超短纤维突变体(Liilii)和其野生型(1iilii)纤维发育4DPA(day post anthesis)的基因差异表达情况。RT—PCR验证4DPA芯片结果,得到15
根边缘细胞是由根冠游离并大量积累在根尖上的一群细胞,具有保护根尖免受生物和非生物的胁迫的作用。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大豆(8157毛豆)根边缘细胞(BC)游离发育的启动与初生根发
对成恢448(CH448)与Basmati370的BC2F5株系及其与5个不育系配制的杂种F1,CH448和5个保持系的12个米质性状进行了多元偏相关、通径分析、对应分析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1)CH448和保
对ZZ4完成了4轮MS1-HS和MS1选择。结果表明,经4轮选择的群体,两种方法均有效地保留了各主要性状的遗传方差。MS1-HS选择的群体遗传方差下降速率更慢,C4群体的单株籽粒产量的遗传
通过^14C-示踪方法,研究了在籽粒发育前期饲喂果穗叶后^14C-同化物在植株及果穗不同部位的分布。结果表明,果穗是灌浆期的主要库器官;^14C-同化物在果穗不同部位的分布不均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