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高年级复习课的有效策略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so579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高年级的复习课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在整个小学阶段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小学阶段的数学内容容量大,逻辑性强、系统性强,根据教材特点和小学生心理特点,复习课是不可或缺的。然而现今的高段复习课逐渐被演化成练习课,过多的关注于知识本身,而忽略孩子的能力培养,复习课的效果不佳。探索一种高效的高段数学复习课教学迫在眉睫。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可尝试一些创新,激发学生复习兴趣,提高复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复习课;策略
  一、梳理知识体系   厘清知识脉络
  复习应该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一个系统性的回顾,要在复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确所学知识前后知识的联系(求同)和区别(求异),进一步厘清其内涵和外延、各个阶段的呈现形式、各种变式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再将点连成线,由线构成面,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学生的脑海里有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图,提取信息会更有效,做起题目来会更得心应手。复习了之后,要让学生比复习之前有所提高。就像全国特级教师俞正强说的“复习课要基于课时,又要高于课时。” 复习不是炒冷饭,不管怎样总要加点调料,哪怕是炒成蛋炒饭也好,复习不是重复,而是要把所学的局部的,分散的,零碎的知识,纵横联系,使之系统化,调理化。就像笔者前面讲的那题一样,在复习前,我们应先知道要“复习什么”。“复习什么”往往比“怎么复习”更重要。老师心中应该先有一个知识网,不能讲一题,一个知识点,应将知识点连成串,这样学生就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做题,复习前学生思维是很乱的,通过系统梳理,学生的思维有条理了,对知识的掌握也就更清晰了,就不会题目稍微一改,就不会了,不是死记硬背,而是活学活用。以下是和学生共同整理完成的知識网络图(以数的认识为例)。
  二、培养复习能力  学会自主复习
  自主学习是我要学,是学生基于内在的需求而产生的对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它来自学生主体,是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手段,一种愉快的体验。在诱导期,学生是跟着学;到了成长期,学生和老师并肩走,甚至成为合作伙伴;而在成熟期或者创新期,教师就要自觉地退出相当大的活动空间,让给学生,只是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根据学生的请求而参与探究。
  小学五年级和六年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数学能力,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等有了很大的提高,学习行为的目的性、自控性明显增强,因此,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学自主复习能力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在课堂上,每周安排一节课,给孩子自己主宰。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任何抱着功利性目标的尝试都是不可能成功的。只有秉承“为了孩子学习的自由,一直在路上”的思想,我们才会不断地总结、完善、创新和提高。
  三、优化习题设计   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因此,复习课中对练习的设计尤为重要。练习的设计除了考虑量,更应考虑质,从而使学生进一步从整体上掌握知识间的纵横联系,从而达到深化所复习知识的目的。复习课对于学生来说本来就是枯燥、乏味的,怎样可以让练习不枯燥、乏味呢?又怎样可以让学生通过练习各项能力都有所提高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设计练习的时候,优中选优。
  不知不觉中,孩子们完成了练习。因为有挑战,极大的激发了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还学会了融会贯通的运用所复习的知识。练习的新,除了题目新,呈现的结果新,还可以有许多新的地方,只要让孩子觉得复习课也和新授课一样,让人有所期待,那么复习的效果就会大大提高。
  总之,小学数学复习课要正真上好并不简单,需要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在实际中摸索。作为教师的我们在精心设计的同时,把准目标。还应更多的关注学生这头,适时复习、适度训练,每一次复习课都要让学生经历经知识梳理与结构化的过程,突出能力,尽量留给学生自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达到高效复习。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梁宁建.心理学导论 [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3]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 窦春梅.小学数学复习课的基本策略[J].新课程研究,2010。
  [5] 管珏琪,苏小兵,郭毅. 电子书包环境下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模式的设计. 《中国电化教育》. 2015,(3)。
  [6] 梅志华. 小学数学复习,不仅仅是重复.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2。
  (作者单位:浙江省金华市东苑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改实施的不断推广和升入,数学教学成为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学是小学教育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提问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有效的课堂提问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强化学生的思维运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在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哪些有效的提问形式?提问中应当注意哪些问题?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浅谈了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技巧及其有效策略。鉴于我们的知识和能力,只能从现有的条件和基
期刊
摘要:当今小学教学中的数学教育尤为重要,数学的学习可以帮助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活动,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提升逻辑思考能力,小学数学教育我们需要从数学教学根本性,关键性的目标出发,从而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而小学数学的数学除了教育学生计算方法外,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审题能力。本文揭示了小学数学培养审题能力的重要性,阐述一些小学数学审题方法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年级学生;审题能力;培养方法 
期刊
中学生作文时,怕的因素比较多,其中打不开思路,不知如何谋篇布局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而一篇文章要写得精彩,巧妙的构思,新颖的形式是至关重要的。就高考《考试说明》中对作文的分项要求来看,在“发展等级”的“有创新”条目中,就明确地提出了“构思新巧”的目标,对作文的构思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既要“新颖”,又要“巧妙”。下面谈几点作文结构谋篇的方法。  一、选择好角度。客观事物千千万万,任何事物又总是多方面体现的
期刊
摘要:音乐新标准在课程目标的设置上,专门对教学过程与方法提出了明确要求,倡导体验、模仿、探究、合作及综合式的学习,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创设便于师生交流的教学环境,建立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这一切,旨在改变过去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启发学生在亲身体验或实际模仿的过程中,怀着探究的兴趣,主动学习。  关键词:新课标;体验模仿;探究合作  所谓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互助活动中为了有效
期刊
摘要:在小学阶段,英语阅读是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重要方式,随着新课标的深入发展,给予核心素养对开展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不仅充分发挥出了学生主体地位,同时还对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发展产生良好的效果。因此,本文通过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思考对学生综合能力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英语;核心素养;阅读教学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对知识的不断积累,以及学习素质不断的提高基础上而产生一种优
期刊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评判新型人才的有效标准。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目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在日常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系统的阐述了核心素养的内涵及作用,并结合初中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提出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期刊
摘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不断改革创新,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未来一定会对人才的有更大的需求。为此,对于青少年的教育就显得特别重要。而且,教育问题本来就是广大人民群众比较关心的问题,学生从小学升到初中属于义务教育范畴,相对轻松,但是从初中升往高中就是比较难了。升入一个比较优秀的高中不仅关系着学生未来的大学选择,而且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方面影响甚大。本文将针对
期刊
摘要:伴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个性化教学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广泛重视,在小学语文阅读课程的教学中,如果教师依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具有针对性的展开个性化阅读教学,就必然能够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小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基于此,本文旨在研究小学语文教育中个性化阅读教学活动开展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个性化阅读;策略  引言  所谓的个性化阅读教学,其实质就是在进行阅读教学的实际过程中,由
期刊
摘要:当前的高中物理教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应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项目教学法是以真实情境为学习环境,以具体问题为探究中心的教学模式,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设计合理的学习计划,并采取探究、合作等方式发现与解决问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知识综合能力、学以致用及创新实践的能力。本文主要对项目教学法在高中
期刊
《中等专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对中职学生在“阅读与欣赏”能力方面,要求“注重对文章整体感知和领会,理解重要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和作用,能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中心意思和写作特点”;在“写作”能力方面,要求“语段写作能围绕中心,条理清楚,正确地遣词造句”。大部分中职学生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阅读理解与写作能力普遍较低。这是一个长期困扰一线中职语文老师的矛盾。笔者根据自己三十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虽然随着信息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