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

来源 :临床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56ur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16例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0~37个月。末次随访时ASES评分为64~94(89.1±4.5)分;Constant评分为53~95(85.7±7.2)分;VAS评分为0~5(2.7±0.6)。肩关节活动度前屈上举为90°~150°(128.1°±8.4°),外展为50°~120°(85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9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根据Harris评分和X线评估临床疗效。结果29例均获随访,时
2011年5月~2014年1月,我科应用闭合复位经胫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13例后踝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 本组13例,男8例,女5例,年龄20~70岁。后
目的:观察前后路联合固定治疗尺骨冠状突O′Driscoll ⅢB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尺骨冠状突O′Driscoll ⅢB型骨折患者采用前后路联合固定方式治疗,末次随访时采用Mayo
作行调取新西兰国家关节登记系统2006~2012年数据,分析了9054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资料。采用牛津膝关节问卷评价术后6个月和5年的治疗结果,通过多变量分析,发现导航组与非导航组
目的探讨双极电凝器在脊柱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及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230例脊柱疾病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100例,常规止血)及电凝组(130例,双极电凝器止血),比较两组术后恢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