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河发展杭菊的生态适应性及栽培技术

来源 :湖北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xue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70年代初,麻城市福田河镇从浙江引种抗菊获得成功。近年来该镇菊花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也大幅度上升。1992年全镇菊花种植面积达533hm~2,总产达800t,一跃为闻名省内外的菊花之乡。然而,该镇菊花生产因受栽培管理、采摘蒸晒、品种复壮技术制约,生产很不平衡,公顷产量750~3000kg,价格4~40元/kg,变幅很大。为了促进平衡生产,笔者就福田河菊花生产的生态环境及主要栽培技术作初步分析。
其他文献
<正> “六&#183;五”以来,我市油菜生产虽有突破性的发展,但同先进县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全省有5个县市油菜种植面积在1.33万hm~2以上,单产均在150kg(666.7m~2)以上。而我
<正> 崇阳县地处鄂东南低山丘陵地区,温光水资源丰富。全县旱地面积0.67万hm~2,常年以“麦薯”、“豆薯”等两熟制为主。玉米种植面积0.13万hm~2左右,但多分布在山区和部分丘
<正> 耕牛在农事季节,常肩负着繁重而紧张的劳役。有时因使役不当,役后不吃不喝、不反刍,身体困倦和嗜睡,严重者在役中倒地不起,甚至死亡。为引起重视,笔者报告一例耕牛急性
<正> 自1983年以来,我市推广营养钵育苗移栽的面积逐年扩大,目前已占棉田面积90%以上。但推广棉苗移栽后,僵苗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影响棉花早发,为了摸清僵苗的成因,探讨
优质、高产、高效的棉花抗病新品系“62—1”丁俊麟,熊浩,胡兴宜,胡国祥(湖北省沙洋农场农科所434560)80年代以来,我省棉花抗病育种和抗病品种的推广应用发展较快。首次育成的“5601”和“6062”新品系
<正> 一、高标准建栗园 1.山地建园 大别山区建栗园以水平梯田为主,通常采用沿等高线挖水平定植槽,亦可采用等高撩壕。一般要求槽的深宽各1m,于夏秋季挖好,经冬季冻融过程使
<正> 紧凑型杂交玉米掖单号于1987年引入我场。1988年开始先后引进“8112”、“478”等自交系。1989年配掖单4号2亩,亩产215kg;1990年制掖单5号5亩,亩产196kg,制掖单4号350亩
<正> 生物钾肥近几年在水稻、棉花、玉米、小麦、花生、芝麻、大豆、油菜、甘薯、马铃薯等作物上施用,均获得9.0%~26.7%的显著增产效果。国内外市场畅销的魔芋,是鄂西南山区重要
近年湖北养禽业产值已达11.26亿元,占畜牧业总产值的32%,是我省畜牧业中仅次于养猪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它在我省大农业中,比林业产值多4.4亿元,比水产业产值多2.9亿元。但与
<正> 一头奶牛年需0.13~0.2hm~2(2~3亩)地提供青饲料,但武汉地区每头奶牛仅占饲料地0.06hm~2(1亩)左右,饲料品种单一,生产周期长,每公顷青饲料产量历年徘徊在5.25~6.00万kg(亩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