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冠华魂归何处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mlivefor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年有篇文章说外交部原部长乔冠华同志之所以安葬于苏州,是因为与苏州有些特殊渊源。文章是善意的揣测,但决非事实。2008年,将是毛主席称之为“乔老爷”的乔冠华诞辰95周年。我想把此事的来龙去脉说个明白,以告慰乔冠华在天之灵。
  事情要追溯到1983年初。乔在告别人世前,习仲勋、陈丕显等同志曾到病榻前慰问他并说明中央对他是清楚的。他是含笑而逝,并祈求魂归江苏盐城建湖县的故里东崔庄。
  遵循乔的遗愿,他夫人章含之奉骨灰冒严寒到了盐城。此时盐城地委向省委办公厅请示。
  盐城地委领导问:章含之同志捧乔老部长的骨灰来到盐城,请示如何接待?
  省委办公厅一负责同志答:“热情接待,但规格不要过高。”
  又问:“骨灰问题如何处理?”
  又答:“你们看着办吧。”
  于是乎盐城地委随即召开常委会讨论。开始是沉默冷场良久。后来一位副书记发言说,乔的问题恐怕搞不清楚。“四人帮”在台上时,他当外交部长,现在回来安葬恐不大适宜。随后没有人表示什么意见,就以“暂不同意”定案。(当时虽已进入八十年代,但人们还未从“文革”阴影中解脱出来,因此也不足为奇。)
  章含之同志含着热泪,冒着风雪回北京。
  此时,江苏吴县(现吴中区、相城区)县委书记管正获悉此事,心中大为不平。他义愤地说,乔部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部长,在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等折冲中有大功。即使有什么错也不能死无葬身之地。他的故乡不要,我看中国哪里都可葬这么一位功臣。盐城不要我们要。太湖之滨,洞庭山上,他夫人愿葬什么地方就葬什么地方。
  真是绝处逢生。章含之十分激动地接受管正邀请,到苏州并选定洞庭东山避风向阳三南坡,为乔找到了安魂之处。
  因此,乔葬苏州,非因其他“渊源”,实乃不得已而为之。
  斗转星移。历史纠葛逐步清晰,人们的心态也在改变。盐城二乔(另一乔为胡乔木)毕竟是著名的人文资产。盐城市委、市政府在盐城闹市命名了“冠华大街”,建湖县在东崔庄乔诗冠华故里兴修红色旅游纪念地,并提出“魂归故里”安葬的要求,故乡人民也欢迎“三爷”归葬。
  我因为在江苏省政协做统战工作,又与乔家乡的一些同志和章含之同志熟悉。盐城和建湖的负责同志找我“协调”此事。我专程到苏州与市委、市府主要领导商议。他们十分热情,找民政局等有关部门开会,并以苏州市人民政府名义给我发了专函,表示当时由于特定情况乔墓落在苏州。现在家乡人民要求魂归故里是合情合理的,应予以支持。但因乔墓在苏已多年,国内外年年有人来瞻仰、扫墓,迁坟后可立一碑并保留部分遗物,署明某年月日至某年月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原部长乔冠华同志,曾安葬于此。我即将苏州函件交给盐城同志,算是完成了这次协调任务。后面的工作,就是故乡党政同志与乔的亲属商处了。
  时间跨入了二十一世纪。上海福寿园搜集中国名人搞安魂雕塑群,从曹荻秋等政要到阮玲玉等名伶,均有雕塑,蔚为大观。乔冠华也在被征集之列。经老雕塑家钱绍武先生大手笔,以乔在联合国会上哈哈大笑这张获普利策奖的摄影原作为基础,塑了一座乔安祥地坐在藤椅上的全身像。2003年乔九十诞辰,一批中外友人在福寿园参与塑像落成典礼。乔夫人章含之提了个要求:今天不要悲悲切切,大家看老乔笑得那么开心,我们也要开心地与他交谈。
  黄苗子和郁风夫妇年长,黄与乔同年。因此他第一个走到乔像前直呼乔的小名:“狗蛋,老朋友苗了和郁风来看你来了……”一下子把气氛活跃了起来。接着资深外交家冀朝铸也对乔说:“小冀来向你报到,往事是多么难忘呀!”中外来宾纷纷发言,苗子还挥毫“江南春雨”等,记此盛事。乔的女儿乔松都也参加了典礼。典礼成为一个阴阳无间的谈心会,别有一番风味。
  在乔的雕像下,也安放着乔的部份骨灰。
  一代文才和外交奇才,总算有了安魂处。中国人民是不会忘记这位“乔老爷”的。人们期盼着社会和谐,世界和谐。
  (作者为江苏省政协原秘书长)
其他文献
20世纪80年代,我在英国工作期间(驻英国大使馆担任文化参赞)曾收到时任中央戏剧学院院长金山的屡次来信或托他人传信委托办理一些对外文化交流事项。他曾托人带信给我,特别提到长期生活在海外的京剧大师周信芳的女儿周采芹女士,并附来曹禺、英若诚的推荐材料,希望我能帮助了解情况并提出意见,当由我们在国内外配合促成她及早返回祖国从事表演艺术和教学工作。我在接受金山的重托后,历经曲折,终于找到周采芹姐弟的下落,
赵朴初先生生于1907年,到今年整整一百年。一百年为一个世纪,《世纪》是中央文史研究馆、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共同主办的文史纪实类期刊,在以“世纪”命名的刊物上写一篇纪念他一百年诞辰的文章自有特别的意义。  佛经中有这样的内容,在释迦牟尼涅架前,弟子阿难问:“佛陀在世时,佛陀的言教,大家易生信解,佛陀涅架后经典的结集,如何才能叫人起信呢?”释迦牟尼回答:“应在一切经首安‘如是我闻’。”根据这一点,我想《
历史上多见文人“投笔从戎”、成就抗敌英雄的佳话,但也有将军“投枪从文”、同样为抗敌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诗人将军陈孝威,就是范例。    辛亥革命的宿将    陈孝威(1893~1974),字向元,生于福建闽侯县(今属福州市)南通镇文山村,曾就读福州武备学堂,1914年保定陆军学校炮科笫二期毕业,同期同学后成为著名将军的有刘峙、熊式辉、刘文辉、陶峙岳等。陈孝威曾参与辛亥革命的镇江起义,北伐期间指挥兰封
盾构在软土深部地层进行主动开挖时,开挖所采取的地层损失率差异,会使得深部地层土体产生不同的位移以及应力变化,从而对软土深部地层的主动土拱效应产生差异影响。通过调整
作为旧知识分子的我,在反右运动、十年浩劫期间,应是在劫逃难。然而我却有惊无险,毫发无损地安然度过了。说来真有点戏剧性。  反右的前奏曲是大鸣大放帮助党整风,后来把这叫做“引蛇出洞”。当时我却懵然不知,把真实想法合盘托出了。情况是这样:  鸣放开始,解放日报社长兼总编辑杨永直率领领导班子出席,召开编辑、记者鸣放大会。我在会上发言提了两点意见:一、毛主席提出“双百”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很好,
目的 了解加强职业防护对减少血透室工作人员职业伤害的影响情况.方法 对80例血透室工作人员进行职业防护知识强化培训,在培训前后各进行一次问卷调查.结果 在防护观念和行为方面:标准预防与普遍预防、戴口罩及防护目镜习惯、医疗垃圾分类盛放及时倾倒、包纱布折安培、针头分离等10项内容有统计学意义,P<0.01;职业伤害方面:针刺伤、胃炎、神经衰弱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加强职业防护知识培
蒋经国来上海“打虎”,却用“打虎”之力,拍了林王公司这只“苍蝇”。当时律师杜镜吾为林王公司代理诉讼,没想到自己会陷入这场可怕的四处是陷阱的案子中。在这宗扑朔迷离的案件调查过程中他似被人操纵,于迷魂阵里失去方向,不得不走向失败的终局……    从绘画转向从业律师    1931年,我父亲杜镜吾(考祥)从上海美专毕业后,因为成绩突出,经黄宾虹向刘海粟校长推荐,被聘为上海美专国画系教授。可是当了两三年教